看板 Taiwan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部落格版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1531936 前言: 勇士們是去年國防部浩浩蕩蕩地宣稱動用了四千万台幣的軍事偶像劇。 在台灣這幾年幾乎都沒有自拍的大型戰爭劇,而且加上又冠上了建國百年的喧頭 而且還是邊拍邊演的做法,並放在很夯的周五十點檔。 所以我對這作品也有著若干的注目。 可惜這作品不要說超越新兵日記了,我覺得連早些年的大兵日記都比較好看。 這裡引自當時的宣傳詞。 第一單元:光榮時刻 抗日名將 張自忠將軍的故事 以張自忠將軍的生平及抗日戰爭作為故事骨幹,講述軍人忠勇愛國、慷慨赴難的精神! 第二單元:關鍵一役 奮勇小兵 金門裝甲兵的故事 以古寧頭大捷作為故事骨幹,講述軍人在戰爭中的為難、艱險與袍澤之情,其完成使命的 意義不僅關乎一役之勝敗,甚且是左右國際局勢的關鍵! 第三單元:承先啟後 嶄新思維 現代軍官的故事 以陸軍官校學生之養成及畢業後分發至部隊的過程作為故事骨幹,講述現代軍人保家愛民 的情懷及現代化軍事訓練的種種樣貌! 這裡要先聲明,我只有看到第三部的第二集前半就沒再看下去了。原因後面再講。 下面就來分享一些我個人對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感想: 第一單元:光榮時刻 以西北國民軍的將軍-張自忠為主角,描寫他抗日奮戰的一生。 張自忠 吳中天 飾 http://www.ttv.com.tw/drama11/soldier/images/c2.png
(1891- 1940)山東臨清人,臨清的民風強悍,張自小受薰陶,性格剛正不阿,嫉惡如 仇,卻是重情講義,有副悲天憫人的心腸。雖然家境富裕,卻對積弱不振的國家,有著滿 腔的熱血和抱負。於1911年加入同盟會,後加入西北軍,與軍長宋哲元,兩人袍澤情誼深 厚。日本侵略中國形勢惡劣,重新整編的29軍,槍枝武器缺乏,自忠自找上聞名遐邇的杜 家刀鋪,與杜慶之成為莫逆,慶之為29軍特製大刀,重擊日本軍,也打響了29軍的名號。 1940年5月,日軍發動棗宜會戰。 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張自忠,本可不必親自率部隊出擊作戰,但卻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 ,堅持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浴血奮戰後,壯烈成仁,享年49歲,中國爆發戰爭以 來,如此高階將領戰死,此乃第一人…… 以上為官方介紹; 吳中天演張自忠其實我覺得還算挺到位的。大概是因為新兵日記內容比較胡鬧的關係, 讓國防部這次對於委包三立製作的勇士們就有著諸多關愛,所以張自忠的一舉一行都 十分地「生硬」(其它角色也有這問題,而且更嚴重) 其實不是吳中天演技不好。像他在廉靜之死時,那種為父的傷心悲痛感,還有在接受日方 款待時,那種無奈和憤怒感都有演出來。但大概是成本問題還有台灣實在太久沒有拍這類 戰爭劇吧。吳中天每次練兵和調動人馬時,看起來大概只有一營二連兵力不到吧。 因為戰爭場景只能做很小,所以他該彰顯出來的大將之風就看不出來。 人際關係也是,實在是看不出來他和龐炳勛之間有什麼過節。 就戲裡的演出,就是龐自己在那裡不知道在神經質什麼. 第一部的戰爭都是很小場景的演出,但這已經是這部戲用到最多戰爭成本的地方了。 看到後面古寧頭之戰,看到中共那個不到十個人的「人海戰術」 大概還得替第一部動用到這麼多資源拍戰爭場景鼓掌了。 因為史實上張自忠有和日本人虛與委蛇一陣子, 所以張自忠也揹著一集多的漢奸臭名。但是家人和部屬對他的誤會, 通常都可以在五分之內就搞定。 "這一切都是誤會,原來我們都曲解了他的苦心了。" 大概都這個感覺,大家又都明白他的無奈了。因為張自忠是個樣板角色,所以很多地方都 不能有太加料,所以原本預定會有他和玉樹老師的一段情愫,就全砍光光了。然後也沒有 立下個宿敵角色,很康昂地赴死。和妻子鶼鲽情深的幾幕都很到位,以一個〔完人〕的主 角格而言,這樣子算很到位了。 http://www.ttv.com.tw/drama11/soldier/images/c1.png
杜慶之 寇世勳 飾 (1871 -1938),六十歲一個飽經憂患歷練,意志力堅強而睿智的長者。生長在動盪的時 代,在烽煙戰火中討生活,對於內亂和外辱,深惡痛絕。東北戰亂,他唯一的兒子和媳婦 亡於戰火。帶著三個孫子和滿腔悲憤回到關內,靠著他製刀的好手藝,在北平打下家底, 行事低調,只求平安度日。因深謀遠慮,思慮縝密,做生意講誠信,而與張自忠成為忘年 好友。東北形勢險峻,張自忠為了殺敵,絞盡腦汁為部隊設計武器。慶之深受感動,手藝 傾囊而出,打造特製鋼刀免費奉送,並親授對付日軍的必殺刀法。 29軍憑著一把大刀,在喜峰口戰役打敗日軍。盧溝橋事變,自忠因接下北平市長,而被 冠以「漢奸」之名之時,慶之始終亦父亦友陪伴在他身邊。大戰即將爆發,慶之被自忠的 豪邁所感動:找一個戰死的地方……慶之決定鋌而走險,幫助自忠逃出北平。慶之遭不幸 時,交代孫子們,一定要找到張自忠…… 劇中和官網公佈的內容完全不太相符合。 大概可以稱上第一部第二主角的人物。是刀鐵舖的老闆,武功十分地了得。 有二男一女的孫子。而兒子媳婦在關外拯救傷兵時,就被日軍殺害了。 十分地痛恨日本人,得知張自忠要親上第一線抗日時,除了免費捐大刀之外, 還親自傳授刀法給張自忠。在劇中第三集就被日軍捉去,然後被拷問至死。 叫兩個孫子追隨張自忠後,就死去了。完全沒有撐到盧溝橋事變,而且第三集為了要營救 他,讓這部戲瞬間變成了潛入系的武俠劇。原本是應該是東北遊擊隊的頭子,但還沒有講 到這方面的舖筆或伏筆就死了,相關的人員也幾乎全死光光。所以這條看似伏筆的支線, 就一整個斷掉了。同時他也是這作品裡,民初色彩最濃厚的。 http://www.ttv.com.tw/drama11/soldier/images/c7.png
徐玉樹 / 卓文萱 飾 20歲,愛國女學生,秀外慧中,一腔熱血為國除奸,十分景仰張自忠的為人。當張自忠 擔任北平市長,輿論一致指責其為賣國漢奸時,玉樹對張自忠的誤解極深,幾度想趁機暗 殺張自忠,卻更進一步的得知事實的真相……玉樹因此對張自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進而 產生情愫…… 演出就是一個憤青女老師,戲裡還有著女記者的身份。因為闖進營區,而被張自忠痛罵 過。最後還遇上了日本軍官巡視,演出了本作品裡最好笑的段子來。後面在張自忠當北京 巿長時,她因為誤會就拼命地想致張自忠於死地。在憤青和愚昧度這方面的話,她恐怕也 非常地有民初味吧?至於情愫,抱歉我實在是看不到耶... 在廣告後跳回本劇時,是有一幕她從背後抱著張自忠還張竟(自忠副官)的片段,但在劇 中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描寫。在和張自忠化解誤會之後,就沒有再有描寫的戲份了。 個人覺得定位十分地詭異。 http://www.ttv.com.tw/drama11/soldier/images/c15.png
趙登禹 / 那維勳 飾 務農出身,沒念過幾天書,山東老粗,(1899-1937年)出生,但天生臂力超人,可舉數 百斤之大石,孔武有力。13歲時拜師習武。拳術,刀法,都精通。除武藝超群,更兼具武 德,且事親至孝,能行俠仗義,有打虎將軍之稱。後任29軍132師師長,大刀隊中,數他 的刀法最厲害,刀法和槍打並用,渾身是膽,打鬼子以一當百,別人殺十個,他可以殺一 百。喜峰口大捷,曾砍殺日軍千餘名,是918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重大勝利。於四年後的 平津保衛戰壯烈犧牲!…… 大概是我對第一部印像最深的角色吧。除了講話腔調外,個性也十分地豪邁奔放。 第三集營救杜老爺時,他大概比任何人都還要像主角吧。再來多日本兵都殺不了他。 簡直是有著万夫不當之勇。(趙:因為我有歷史之壁呀!) 最後在撤離北平時,被炸斷腿而戰死。 http://truth.bahamut.com.tw/s01/201202/574bf01eb5d750341cdd79379638f983.JPG
村上啟作/加賀美智久 飾 實史上幫張自忠收屍,並厚葬他的人物。和張自忠並不認識,但是在第1集和第5集開頭 都是一副想要打倒宿敵的感覺。都不認識了還敵愾心那麼重,真是叫人費解。 其實做為和張自忠交手的日本陸軍代表,編劇可以更大膽地描寫這個角色。但是勇士們怪 就怪在這種可以讓張自忠變成大刀隊的代表人物(大刀是由張之江所設),加入了有餘堂 的杜家一口人。但就不替張自忠和村上啟作設一層宿敵的關係。像是張自忠在和土肥原賢 二之類的將領打哈哈時,他可以籍機酸個張自忠幾句或來些小衝突。增加2個人在戲劇上 的互動,這樣子也許在最終決戰時會更有張力一些。畢竟「日本鬼子」是個很空泛的形容 詞。做一個主角可以擊倒的目標,不論是勝是敗都可以比較容易讓觀眾了解,現在的目標 就是打敗他。說要殺光全部的日本鬼子,實在是是個無法達成的目標。總之這位應該是宿 敵定位的角色,在和張自忠不認識的情況下,和他展開了本作最激烈的一仗。讓張自忠有 了一個強者的死,替第一部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棒讀) 後記:雖然還有其它好幾個演員角色。但很多都只有樣板台詞,或者是讓我沒什麼印像的 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其實我不太明白現在拍抗日劇的巿場取向在哪個地方。 台灣因為二戰是日本統治,搞不好老一輩的人還比較討厭有空襲轟炸過的美軍。 而且戰爭劇是很講究硬實力的,要講究武器/服裝/背景/時代/人文 等等諸多要素, 這方面中國拍的那些抗日劇或電影。雖然被譏諷為:「手淫強身,意淫治國」 但陸劇有資源/場地,可以給他們拍那些八路軍和新四軍手淫抗日劇。 但勇士們在這方面真的是一整個不行,硬實力完全沒有,那我們來看看軟實力吧。 說偶像劇,第一部的主題是張自忠將軍。已經放入忠烈祠的人物, 怎麼可能會拍到他一些很破格或遜色的地方。因為他是個人格高尚的人物,所以連帶身邊 的人物在一舉一行之間,都出現了一種『放不開』的感覺。 不知道是國防部對民視拍新兵日記,讓人覺得軍隊是個很嬉鬧玩笑的地方還怎樣。 所以勇士們邊播邊拍,大概就一直在糾正一些他們覺得"不好"的地方。結果就是人物講 話都很教條,我覺得比莒光園地的sop短劇還要嚴重。除了寇世勳,那維勳,石班瑜以 外,大多數的人物演出都很僵硬。連日軍第一次開會那裡。感覺就好像一個水果行阿伯, 在向員工發表今年營收多少的感覺。另外第一部的日軍形像也十分地刻格。大概就是我們 在港漫或一些老劇曲會看到的那種奸到出汁的小人形像。事實上人性絕不會那麼單純,這 方面其實可以再下一些功夫。勇士們雖然真的有找日本人來演軍官和特務,但是很刻板的 印像實在也叫人沒什麼好動筆去寫的。整個戲就給人一種悶悶的感覺,講歷史 原創人物 倒很多。很多地方都不考究。也沒有戰爭大場面,真的是很難護航。 但有一個地方不能不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8nfB8JY3oE
這裡的演出真的有打到我的笑穴,中文講得很溜 然後要講得一口破破的日語。 八格耶魯要喊得特別大聲。這種假日本人可以說是我看這類作品,最大的笑點來源之一。 事實上我們生活周遭也可能會有很多假日本人或假外國人。操著一口破破的外國語,瞧不 起自己的故鄉和成長環境。明明就住台灣,但是卻對外國下至超巿營運,上至國會運作都 十分了解。一昧地推崇國外卻不願意正視身旁比國外好的地方。 我姪子有陪我看戲時,我都會告訴他。千万不要像這種人一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到 別人有好的地方當然可以學習或改進,但沒有必要一直貶低自己所擁有的。 但很顯然的,勇士們第一部是個很難叫人開口說他"好看"的戲。至少比起同時段一樣號 稱一集用掉二百万的廉政英雄,我會選擇後者。 總之第一部很可惜地,就這樣子結束了。但是第二部卻意外地有抓到這類戲要的什麼, 人物關連還有感動度之類的地方,劇力一整個上升了起來。 下回予告 第二部:關鍵一役 三個原為良民的台灣囝仔,在因緣際會之下被迫加入日本皇軍去中國大陸打仗。 中間又被迫加入國軍和中共交戰。阿宏、重生、阿輝三個人在語言不通又人生地不熟的中 國,到底能不能平安返鄉,重溫天倫之樂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234.91 ※ 編輯: mi11enia 來自: 59.126.234.91 (02/14 03:25) ※ 編輯: mi11enia 來自: 59.126.234.91 (02/14 03:36)
ckshchen:虎頭是指片頭曲很好聽很紅嗎? 02/14 03:35
mi11enia:OP有很紅喔?我不知道耶 我覺得還不錯聽 虎頭大概是廣告吧 02/14 03:40
sleepsnow:片頭-勢在必行 超好聽的~~~ 02/14 06:31
idxxxx:寫得很好喔 02/14 12:39
bomito:推~ 第一部角色真的太生硬了,吳的張自忠因為有其角色使命 02/14 12:46
bomito:我覺得還好,配角就真的很慘(杜俊:我要報仇xn,記者:打倒漢奸 02/14 12:48
bomito:xn,士兵: 我要暴衝xn...尤其一堆暴衝士兵讓我都搞不清張到 02/14 12:49
bomito:底會不會帶兵orz) 02/14 12:50
但他也沒什麼兵可以帶,劇中的29軍兵數來看他看起來比較像連長  不像將軍 另外玉樹說要暗殺張自忠,攝影師一句:好,那就交給妳了。這也挺冏的 ※ 編輯: mi11enia 來自: 59.126.234.91 (02/14 17:32) ※ 編輯: mi11enia 來自: 59.126.234.91 (02/14 17:32)
NATASLEGNA:期待下一篇心得!說得真好! 02/14 18:52
lc536894:很明顯錢都砸在第一部了 02/14 19:22
emmada:我喜歡第一部 02/15 00:43
cheng520:第一部我只間斷地看了幾集..唯一的感想是... 02/15 14:17
cheng520:張自忠超帥!!!XD另,片頭片尾曲都是陳勢安的歌,都超好聽! 02/15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