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mShu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有財團在河邊計畫蓋一棟27層高的大樓, 屆時從埔頂(小白宮、淡中、真大一帶)看下去的美麗河景將消失。 http://www.chenglinur.com.tw/a1.aspx?id=17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11218372800 2.正在施工修復中的「施合發」商號古厝,突然說有可能要遷走,像一滴水那樣搞。 昨(1/15)召開說明會,會中蔡、鄭戴、呂三名議員表示, 六號道路(由重建街連接到清水祖師廟的高架道)拓寬工程之所以拖延二十多年, 是因為文史工作者的阻撓。 http://goo.gl/EA59M 事實是:「六號道路」所經過的重建街路段, 其中重建街30號為王昶雄故居(產權已轉移);14、16號及施合發古厝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而14號目前開設「香草街屋」使用中,16號目前有人居住。 一旦讓他們把施家古厝從原址移走,接下來的目標勢必放在重建街上。 重建街16號的阿嬤高齡九十多歲了,在重建街住了七十多年, 難道要阿嬤眼看著住了七十多年的老厝被拆遷? 另外,規劃路線的另一邊,是一排產權屬於福佑宮的房子, 這一排房子其實有一半的範圍是蓋在懸崖上。 所以這條路的規劃本身就是有問題。 http://blog.yam.com/tanw/article/28555052 淡水有很多的開發案根本是假議題。 淡海新市鎮一期的入住率是多少?二期卻已經急著動作。 http://goo.gl/3pJVH 另外,這是2009年,淡江大橋橋梁造型的提案: http://pic.pimg.tw/hljluis/49db67473f0d5.jpg
方案1-A 就是淡江大橋預定採用的造型, 看看那精美的「特色」欄是怎麼寫的吧: 「立體造型典雅美觀,係世界首創。」 騙誰啊?斜張橋明明到處都是,你這份提案是民國幾年的資料啊? http://goo.gl/KIoYY 淡北快,臺北市這端過不了,竹圍段那邊土地徵收不到, 那請問是在動什麼工,破什麼土? 《海角七號》有那麼一句話形容墾丁:「山也BOT ,海也BOT 。」 很快,就輪到淡水了。 -- ~~~~~~~~《熙戲犀》~~~~~~趙元任~~~~~~~~~~~~~~~~~~~~~~ 唸你 /\ ψ ~~~~西溪犀,喜嬉戲,席熙夕夕攜犀徙。席熙細細習洗犀。 一可 /|/ | ~~~~~~~~~~~~~~~~~~~~~~~~~~~~~~~~~~~~~~~~~~~~~~~~~~~~ 點以 /◢◢◣\ 非 犀吸溪,戲襲熙。席熙嘻嘻希息戲,惜犀嘶嘶喜襲熙。~~~~ 啊再 \◣ ◢/ 也 ~~~~~~~~~~~~~~~~~~~~~~~~~~~~~~~~~~~~~~~~~~~~~~~~~~~~ !難 凸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247
chewie:是"鑽石型橋塔"斜張橋 才比較算當年的世界首創 01/16 10:05
wanghong:什麼都不要蓋...難道要划船或騎腳踏車去上班? 01/16 11:00
gum2:樓上現在是划船還是騎腳踏車上班呢? 好奇... 01/16 13:02
Dick2621:呵呵 01/16 13:52
wanghong:鞭小力一點呀,我只是在說不要什麼都反啦 01/16 13:54
wanghong:我支持淡江大橋,反對蓋高樓~~ 01/16 13:55
wanghong:如果士林關渡園區做的很OK的話,淡水人口應該會暴炸吧 01/16 13:56
沒有什麼都反呀, 如果大橋改隧道我就支持。 另外,聽說淡江大橋已經兩次環境差異評估沒過, 到現在還沒聽說下一次的訊息。 第二次環境差異評估沒過的原因是,會切過十三行遺址。
Dick2621:其實我覺得蓋了也只是換地方塞而已..看看現在成洲那邊 01/16 14:13
Dick2621:每天一定塞 蓋了淡江大橋一定更塞 好像蓋了都不用配套 01/16 14:15
Dick2621:難怪會變浮橋XD 01/16 14:15
對,「換地方塞」也是個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淡北快得不到臺北市的支持。 ※ 編輯: IamNotyet 來自: 123.192.6.247 (01/16 14:58)
floata:推山也BOT,海也BOT。淡水人口再增加下去,蓋什麼都塞啊~ 01/16 18:36
FunnyGuitar:南部的建設好好落實 緩解北部人口"過多"問題~不是更好 01/16 19:55
monos:推,都沒配套,整天只知道蓋這蓋那... 01/16 21:19
pds1:改隧道與淡水端主要道路的聯絡功能會降低,土方也會大量增加 01/18 00:29
pds1:淡江大橋蓋了會大幅舒緩關渡大橋以及中正東路的車流量 01/18 00:30
pds1:車流分流就不會塞,擠在一條路自然就會塞 01/18 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