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ne (天使格格長髮飄飄)》之銘言: : : 即便這個命名法有疑義,之前的建議是給那位日本朋友參考的, : : 既然他也只知道嶢陽的商品名,那還是不要改來改去為妙。 : 以我唸文學的立場來說,必須說嶢陽這回真的把名字取錯了 : 這部分就交給classy去跟王先生討論好了 你誤會了,我沒說嶢陽對,因為我只會喝,不會研究茶經。 我只是說:不要改來改去為妙。 : 很累,而且說真的日本抹茶很苦 所以才要配Wakasi啊,不過禮儀的部份我真的受不了... : :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過老實說,很多茶行不是這麼做生意的,會「讓」客人 : : 用瓷器鑑茶和會「主動」用瓷器泡茶給客人喝,這兩者是有差異的。 : : 也不只台灣茶,大陸茶也最好用白瓷來鑑。 : 台灣茶大都是綠茶中的烏龍茶 ^^^^ 青茶 : 茶湯色澤偏綠 不一定,較重的培火和發酵會把青茶轉成琥珀色 : 所以用白磁最好顯色 : 大陸茶就必須看他是什麼茶種 : 白茶和紅茶、黑查這類的就不太適合 白茶由於茶葉外觀和發水的特性,的確是用玻璃泡比較有意思 但紅茶和黑茶我完全沒研究,不知為何用白磁不好鑑色? : : 其實我覺得湯色在其次,陶壺尤於表面細孔的關係,一來泡茶時會壓抑 : : 高香型茶款的香氣表現,二來會混入該壺的茶氣(養出來的結果),所以 : : 真的會混淆茶味的,說真的,一般家庭不太可能養個五、六把陶壺來因 : : 應不同茶款的。 : 我很懷疑你看過的數量是多少? : 我看過在養壺的人,業餘或是專家都不會一壺二泡(多泡) : 這樣根本不是在養壺 我看得當然不是很多,不過不知為何你一再誤解我的意思? 莫非在唸文學的人眼中,我的post真的不知所云一至於斯? 我的意思是: 一般家庭不太可能養5、6把陶壺。我沒有統計數據,但無論你看過 再多的真正養壺者,也不能代表養壺者的比例很高,更不能否定我這句話吧? : 比較向台灣茶道中的那種老人茶 : 只是單純用紫砂壺當茶具 : 他也不會挑剔茶具,能用就好的阿Q性格 不挑茶具和阿Q何干? 以我粗淺的文學認知,阿Q性格是有「精神式勝利法的」 能用就好還沒達到偉大的精神式勝利的程度吧... : 真正在養壺的 : 手上少說有五把壺以上 : 我是業餘的玩家 : 手上一把正統的紫砂壺茶道老師從大陸帶回來送我的 : 我只泡一種茶葉 : 養壺和隨便喝是差很多的 : 如果你遇到那種隨便用個茶壺就砲一壺茶出來的茶行 : 我想你也應該知道呆怎麼去評價這家店了 我知道,而且就是有這種茶行。我只是想告訴網友有這種茶行,又不是 在否定或曲解「真正的養壺」。 : : 沒錯。不過我討論的是:茶行用養好的壺來推銷次等茶葉。舉例來說: : : 一支用正欉鐵觀音老茶煎煮過的壺來泡色種鐵觀音給客人喝,然 : : 後再把色種當正欉賣... : 同上 : 我大概比較幸運吧 : 跟學長遇到茶葉公會、茶聯會的理事們教我們正統茶道 : 我們認識的茶行也都是很遵循古法傳承的 : 至少我沒看過把色種當正叢賣的 : 我相信有這種店家 : 但是如果自己不懂被唬了就當學個經驗 : 如果自己懂一些還被騙,那就當作做善事好了 你也知道你比較幸運,怎麼人家不懂就該被唬學經驗? 就該當作做善事? 我只是講出這種茶行怪現況,你有多專業、有多少老師,和一般網友何干呢? : 我們在茶改場或是正式場合試茶,都是用評鑑杯組 : 所以出門我們都會隨身攜帶一組杯組 : 這個動作是一個基準 : 儘量把各種茶的後天影響因素減到最少 : 這樣才能品嚐出一款茶的真正特殊的滋味 你到杭州去看看,東西山哪些茶人用茶農你所說的評鑑杯組在泡茶喝茶? 茶道我不怎麼懂,但是我知道華人世界裏沒有真正的標準茶道。 就算有人要硬搞一套,也難以放諸四海以為準。 : 喝茶,其實讓自己喝得高興喝得舒服就是最大的藝術了 你這句話我完全同意,共勉之。 -- 夜半寒意透枕蓆,暖酒展卷對孤燈。 觀人少年成鴻業;憐我有歲無寸名。 濁世浮沉堪一飽,紅塵往來竟半生。 白髮不淡君子志:指日扶搖探天青。 --飲水室主人,年二十九有感 www.allenli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2.1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