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FSLin:請教一下,你喝過的號級茶只有"溫潤順口"嗎?還是有其他表現 02/17 23:01
→ FSLin:號級茶跟印級茶差距大嗎? 02/17 23:02
其實你會發現我兩篇對於茶的茶香 陳韻 等
介紹得很少 多半是簡略帶過
一方面這兩篇的目的是以介紹何謂真普洱和如何區別為主
另一方面就像我說的曲高和寡
而品過號級茶的版友們 大概也不需要我多加贅述
印級茶我接觸得實在是太少
而且喝起來我認為陳期都不夠
前一陣子有品過一些印級茶 不過我猜並不是太好
喝起來多半茶韻偏青韻不夠陳 味道也偏澀水 帶有泥味
為一好處是稍會回甘 兩頰生津
所以難和我喝過的號級茶比較
家中存放的紅帶七子餅 卻又捨不得喝
家中存放較多的是同興號圓茶
也是目前比較常沖泡的
茶韻屬陳韻 味道微甜 茶湯厚滑
茶香這部分因為我資歷尚淺 品過的茶種不夠廣泛
我比較品不出來 感覺像是淡荷香
至於年代再久遠一點的同慶號老圓茶
茶韻一樣屬於陳韻 味道微甜 茶湯就較無後滑感
大概是樹種的關係 喝起來比同興號甘潤舒服
剩下的我可能要再實際品過 再分享給你
推 lwei781:73厚跟勐海也沒啥關係 現在勐海夯不會讓茶自己換出生地 02/18 02:34
1973年渥堆技術引進勐海茶廠 首先製造的第一批普洱熟茶磚
就是73厚磚呀
我手邊有早期的資料可以證明
茶樹是大葉種灌木 茶山也的確是勐海茶區的
請問您認為73厚磚應該來自於何處茶山呢?
反倒是我現在甚少關心普洱茶的現況與流行
因為我認為現在的新樹茶園與工廠量化生產 大概產不出什麼好茶
倒是不知道現在勐海茶區夯這一回事
一些品茗界前輩 則是公認易武茶山是第一首選
→ fffink1689:整篇偏離正常太多啦...你先附茶餅圖上來再來講 02/18 05:05
對我來說 這些茶 才是"正常"的 =)
家父偏愛同興號茶餅 是小葉喬木種
壓成鐵餅是其特色
圖為喝過的內飛保留下來的 旁邊有寫我的ID 證明是我自己拍的
(注意都是正體字)
http://ppt.cc/7Tn0
http://ppt.cc/ejgc
http://ppt.cc/29NB
將要沖泡的茶餅先剝開存放一陣子 以前會標記區分 現在是都隨便裝了
上面寫的易武山大葉喬木野生種 應該不會是同興號的
民國86年存放 當時陳期40年 所以到現在是陳期約60年
是哪一個莊號所製的的 可能要問家父一下
http://ppt.cc/L7Wi
http://ppt.cc/0yEZ
茶湯呈現栗紅色
http://ppt.cc/W33-
葉底呈現深栗色偏黑 因為曾經入過濕倉
不過後來又長期乾倉陳化
http://ppt.cc/iIRj
可以看到茶餅中間有塊顏色比較不同的地方 也比周遭平整
那是以前內飛壓著的地方
早期茶葉要進來台灣 內飛必須挖掉 因為這些是"匪貨"
http://ppt.cc/wysx
茶餠葉多枝少 應是大葉種沒錯
但是由於內飛不見 不知道是哪個莊號的茶
可能要問一下家父
用手機拍攝的 實際上看起來比較油面一點
http://ppt.cc/1jRo
http://ppt.cc/atFQ
這些都是臨時用手機拍的 照片頗有失真 請將就一下
家中存放只有一點點 都是差不多要拿來沖泡了的茶
其它主要存放在家父公司 包括73熟磚 同興同慶圓鐵紅帶等
改天有機會一定補上
推 FSLin:你認為紅帶七子餅比印級茶好喝?常喝號級但不常喝印級? 02/18 15:21
紅帶七子餅 以前喝過
不過那時候並不懂茶 也不懂品茶
紅帶七子餅其實是綠印 新樹茶種
勐海茶廠所生產的
現在懂了卻不能喝了 因為剩下最後一餅(剝過不成餅了)
存粹是留以保存用 找時間我會拍下證明
因為那些保存在家父公司裡 家中幾乎是放要喝的
沒錯 我們家確實是常喝號級但沒在喝印級
家中這些號級茶喝完就沒了也買不到了
今天剝一餅下去沖泡 世界上就少一餅 也就是說我們都是在喝庫存
以前家父有買不少鴻泰昌號的茶 但都喝光了
我們家並沒有存放印級茶 我喝過的印級茶也都是在外面喝的
家父普遍認為印級茶不論是茶菁 生產過程 普遍不理想
不過最早期的紅印 的確有一些高級品
推 FSLin:感謝附圖,不過你的號級茶跟我認知的號級茶是不一樣的 02/18 17:13
請問您認識的號字輩和我的有何不同呢?
我們不彷趁機討論討論 互相請教
推 lwei781:認知差的有夠多....... 02/18 18:30
我的資料來源主要是鄧時海所著的普洱茶一書 1995年出版的
鄧先生是中國普洱茶學會創會會長
該書為鄧先生實際赴雲南考察多次 也和許多科學資料加以印證
其實大家認為和自己原先對普洱的認知有落差是一定會的
畢竟這些多半是品號字茶前輩所傳承下來的經驗 傳統與工藝
(鄧先生現在已經70多歲了)
現代大家品的幾乎都是中期以後的印級茶
自然對這些聞所未聞的東西易時之間難以接受
對於文章內容如有錯誤之處 也誠心歡迎指教
我們可以彼此切磋 討論 =)
→ bluemkevin:你的內飛比較像是七零年代那一批的? 02/18 19:09
我覺得這些圖有些不合邏輯之處
第一 同興茶莊所使用來自倚邦慢松山 小葉種喬木
比較細嫩的三級茶菁 茶香應該接進青香
基本上不具有比較粗老茶菁的"樟香"
第二 同興號後期內飛是淡紫色 這點有資料足以證明
而且圖中內飛看起來非常新 似無陳舊之感
第三 圖片上茶餠顏色看起來偏深熟
不太像陳期久老的茶餅該有的顏色
第四 七零年代基本上已經不會有號級茶了
應該都是印級茶了
另外"雲南七子餅茶" 是印級茶時期所產生的詞
不應該出現在號級茶上
第五 3800.......
推 naturer:雖然我啥都不懂,有熱鬧的討論就給個推吧 02/18 19:15
→ bluemkevin:我不是很懂號級茶 不過似乎同興號的內飛 最後有分主人 02/18 21:46
→ bluemkevin:向繩武什麼的 看到你提供的內飛不太像 所以才去GOOGLE 02/18 21:48
→ bluemkevin:找跟你類似的 02/18 21:48
其實我這兩偏主要是希望分享一些傳統老普洱的概念
圖存粹是用以證明 我是確實是看過 品過 研究過
→ bluemkevin:我也覺得你很用心 只不過你的看法跟其他板友不太一樣 02/18 22:03
→ bluemkevin:而已 另外 雖然鄧時海先生是普洱界的權威 但他說的也不 02/18 22:05
→ bluemkevin:一定當作聖經來看 就像他去年說未來的明星茶區是昔歸 02/18 22:06
→ bluemkevin:我就納悶了 既然昔歸的茶好 為什麼現在不是明星 非得要 02/18 22:06
→ bluemkevin:等到明年還是後年 02/18 22:07
其實資料來源來有一些片段的資料 還有家父和家父的朋友
會以鄧先生為重 主因一來他是權威
二來他實際赴雲南考察過無數次 訪問過許多老號茶莊主人
謝謝你的建言 =)
推 gladopo:雖然看不太懂也沒在喝,還是推 02/18 23:37
看不懂的地方 我可以盡量解釋 =)
→ FSLin:個人淺見,你貼的那些號級茶並非50年代以前的茶品 02/19 11:57
何以見得 願聞高見?
→ FSLin:如果是正常號級茶,一餅重量有300g以上的話,一片破百沒問題 02/19 11:58
→ FSLin:紅帶七子餅撥不下去,但可以常喝號級茶,這點我是覺得怪怪的 02/19 11:59
有些茶葉是用來收藏的
而有些是用來喝的
我們家現在還有好幾餅同興號的 是以我們可以繼續剝開來喝
紅帶七子餅捨不得剝 並不是因為它好喝 好過號級茶
而是因為那是最後一餅了 沒有了 甚是稀少
世界上也不可能再出現紅帶七子餅了
我相信紅帶七子餅並不會比家中那些號級茶好
但是捨不得剝 存粹是因為其稀有性
包括73厚磚也是一樣
我們只敢偶爾剝一些來沖泡
因為73厚磚是有歷史意義在的
他最特別最特殊的沉香味 是所有熟茶生茶都沒有的
保存它也因為是它稀有 並非高等不高等
小弟感覺您一直想找我言語中的毛病 破綻
我說過了 打那兩篇 存粹是想分享給諸位普洱愛好者
正確的普洱概念 (或者該說早期的普洱概念)
我們家收藏什麼 喝什麼 完全不是重點
我也不是來炫耀的 指是想正明我並非空口白話 而是實際試過
→ FSLin:號級茶也有人一泡一泡賣,一公克1000以上不是問題,如果有 02/19 12:00
→ FSLin:號級茶想賣又自認為品項沒問題的可以跟我聯絡,我有很多朋友 02/19 12:00
→ FSLin:想買,整餅或散塊都可以 02/19 12:01
跟你說 現在號級茶根本沒有收藏家要賣
收藏家們自己要收藏都來不及了
現在市面上流通的號級茶 我根本很懷疑
推 lwei781:注意上面 破百單位是萬nt.... 02/19 12:03
推 uppen10:建議多比對不同本書 鄧先生的書不是不好 但非聖經 02/19 18:26
我參照的還有一些零散的早期資料
還有包括一些收藏家的口述
推 darksign:我比較想知道FSLin大大的朋友們對岩茶有沒有興趣XD 02/19 18:36
→ lwei781:FSLin 大大岩茶很強的 02/19 19:53
→ FSLin:我岩茶不強,但我有認識岩茶"超強"的人 02/19 22:16
推 lwei781:問題不是選書 是解讀啊 書在那邊 解讀有千千萬萬 02/19 23:30
→ bluemkevin:號級茶雖然沒剩下很多 但也沒像你所說的是非賣品 02/19 23:35
→ bluemkevin:上面會說你的同興號並非泛指的號級茶 因為其內飛並非 02/19 23:39
→ bluemkevin:50年代號級茶的 02/19 23:39
→ bluemkevin:50年代前 02/19 23:40
願聞其詳
推 uppen10:還有一本號級古董茶事典你也可以參考看看 02/19 23:49
第一 內飛並不是同一種茶莊 它的內飛就永遠不變
第二 可以請教一下 書上說 那餅茶餅是陳期多久的嗎?
→ bluemkevin:而且早期鐵餅比較有可能是下關茶廠的特產 02/19 23:57
推 FSLin:如果你認為你的號級茶是陳期超過60年,那就這樣吧,多說無益 02/20 00:02
我覺得妳們大家完全放錯我這兩篇想講的重點重點
推 lwei781:說真的夠早的同興號連內飛都沒有啊 02/20 00:03
→ FSLin:另外跟你說一個小方法,你可以用一片號級茶換很多紅帶七子餅 02/20 00:03
→ FSLin:不用用到整餅,用你們家撥過散塊就可以了 02/20 00:04
希望我們說得是同一種紅帶七子餅
推 FSLin:另外對普洱老茶有興趣的話,台灣檯面上有不少商家有做買賣 02/20 00:06
就是看過太多莫名其妙的怪茶居然也可以自居老茶..
→ bluemkevin:清末老妖怪級好像就是連內飛都沒有 02/20 00:07
老妖怪的福元昌號 是有內飛的
同慶老號也是有的
→ FSLin:你可以拿自家茶去他店裡交流,當然不見得要消費,因為你家 02/20 00:07
→ FSLin:茶夠好的話,是他會想跟你買 02/20 00:08
→ FSLin:普洱茶這幾年在大陸的炒作下,資訊已經很透明了 02/20 00:09
→ FSLin:所以東西是不是真的,不是那麼難判斷 02/20 00:09
我覺得你們完全放錯我打這兩篇的重點了
我們家的茶是什麼完全不重要
從頭到尾 我希望帶給大家的資訊
是普洱的傳統
推 lwei781:同興號又不是其他家做的.... 02/20 00:16
第一 早期同興號是有內飛的
沒內飛有一種情況 就是早期運茶來台 內飛必須挖掉
第二 73厚磚是勐海茶廠的 的確不會自己換地方長
※ 編輯: conference 來自: 114.33.81.69 (02/20 00:20)
推 lwei781:你有讀同興號筒票上寫啥嗎??? 02/20 00:23
推 lwei781:還有bluemkevin 有貼的那種內飛上寫的.... 02/20 00:27
我手邊1995年的資料的圖
有一餅同興號陳期70年(+18)圓茶
上面有內飛
然後還有同興號稍為後期的茶餅
上面也有內飛
巧得是這四張全部都長得不一樣
我想說的是 對 也許最最最最最早期同興號上是沒內飛的
我手邊的資料到哪裡 我就說到哪裡 包括前面品茶心得也是一樣
也許沒內飛的茶餅已經全部失傳了
畢竟沒內飛茶餅誰知道他是同興號的?
還有我還是希望大家把重點放在文章上
而不是我家的茶
而且我覺得討論這些 說真的很沒有意義
說不定存脆因為以前的人偷懶或亂來 夾錯內飛之類
結果我們卻在討論誰的是真誰的是假 不是很奇怪嗎?
對了希望bluemkevin大大可以告訴我那餅茶陳期大約多久
存翠好奇而以
推 lwei781:你家茶都沒筒票的???? 02/20 00:52
有沒有我是不知道 這要問問家父
我也不知道筒票實際上有何重大意義與目的
因為我手上的資料並沒有針對筒票多作解釋
願聞高見
請問大大您家中的普洱茶可有筒票?
※ 編輯: conference 來自: 114.33.81.69 (02/20 01:03)
→ bluemkevin:那陳期大概就是你說的 70 + 18 年 02/20 07:49
推 coldshawn:建議你把你家的號字級 賣掉一到兩桶 換桶紅印來喝喝 02/20 11:59
推 coldshawn: BTW 鄧石海在1995年寫普洱茶的時候 內容不完全正確 02/20 12:01
推 uppen10:心血來潮查了一下 你內飛跟這個好像 02/20 16:56
推 foolchicken:挺悲哀的,原PO分享一下被質疑到遍體麟傷... 02/17 13:29
推 lwei781: fool 大: 因為後期的號級茶 和一般叫號級的不是同一種東 03/27 23:30
→ lwei781: 西 03/27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