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O7KDu5B ] 作者: peter308 (pete)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問卦] 真正的國際市場大餅是製藥和汽車業? 時間: Sat Nov 5 10:27:00 2016 研究機構Schonfeld & Associates年度研發比例和預算報告指出, 2015年全球研發支出仍以製藥業為最大宗,而福斯汽車(Volkswagen) 則為全球研發支出最高的企業。 研發支出成本排名 1. 福斯 2. 英特爾 3. 羅氏(Roche) 4. 微軟(Microsoft) 5. 谷歌(Google) 6. 嬌生(Johnson & Johnson) 7. 諾華(Novartis) 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很驚訝 原來國際車廠 研發車子的費用,竟然可以高到世界第一 174E 美元 是台積電研發費用的8倍左右 感覺世界上有興趣想研發的東西都很多樣化 也遍布各領域 像前兩名製藥920E 美元 汽車650E美元 再來才是軟體 和電子半導體製造 但台灣就只專注半導體和電子.... 真正的大餅卻不去搶 台灣只會酸生蚵 但放眼世界生蚵人才真的是很搶手 看上述所列研發成本就是證據 未來這個市場大餅也預期會增加 但台灣卻不思改進的辦法 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 跟上別人腳步 還有台灣的裕隆是否真的很不爭氣呢??? 培植了60幾年 連個引擎都沒辦法自製 有沒有八卦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141.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8312824.A.14B.html ※ 轉錄者: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0:55:33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0:56:13
Jack131: 因為台灣的企業家只為了賺錢,而不是讓這個世界更進步 11/05 11:04
Lorekeeper: 鬼島老闆最愛cost down穩賺,研發要燒堆一錢的沒興趣 11/05 11:06
DrTech: 學生文吧,少見多怪。另外各國家人力結構與資源不同,適合 11/05 11:11
DrTech: 發展的產業不同。不是看其他國家發展得起來,然後跟著跑就 11/05 11:11
DrTech: 能賺錢的。 11/05 11:11
pin365: 製藥業需要的是化工與藥師背景,生科生比較少。 11/05 11:12
DrTech: 最後研發成本與薪資不是掛勾的。生物物科技,汽車製造研發 11/05 11:13
DrTech: ,薪水在國外也不是第一階層。 11/05 11:13
DrTech: 生蚵人才搶手?跟其他熱門產業相對來說從來沒發生過。 11/05 11:15
羅氏 諾華 瑞輝 默克 這些大藥廠既然投入那麼多研發成本 自然就需要生科背景的人去消化這些預算 怎麼不會搶手? 你可以去看看國外top的生化實驗室畢業生都去哪邊工作就知道了啊 很多都去上述所列的藥廠工作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1:20:34
DrTech: 你可以到國外top實驗室,看這些人去那些top的公司,不是各 11/05 11:23
DrTech: 產業都一樣嗎。是top的人搶手,而不是製藥搶手。這幾年年 11/05 11:23
DrTech: 輕人才主流都不是往製藥流動,也是事實。 11/05 11:23
2015 全球研發20大 2015 2014 Company Geography Industry R&D Spend ($Bn) 1 1 Volkswagen Germany Automotive 15.3 2 2 Samsung South Korea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s 14.1 3 3 Intel United States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s 11.5 4 4 Microsoft United States Software and internet 11.4 5 5 Roche Switzerland Healthcare 10.8 6 9 Google United States Software and internet 9.8 7 14 Amazon United States Software and internet 9.3 8 7 Toyota 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9.2 9 6 Novartis Switzerland Healthcare 9.1 10 8 Johnson & Johnson United States Healthcare 8.5 11 13 Pfizer United States Healthcare 8.4 12 12 Daimler Germany Automotive 7.6 13 11 GM 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7.4 14 10 Merck United States Healthcare 7.2 15 15 Ford 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6.9 16 16 Sanofi-Aventis France Healthcare 6.4 17 20 Cisco United States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s 6.3 18 32 Apple United States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s 6 19 19 GlaxoSmithKline United Kingdom Healthcare 5.7 20 28 AstraZeneca United Kingdom Healthcare 5.6 我結算一下 Healthcare 8 Automotive 5 CS/EE 4 Software 3 這個趨勢應該很明顯了 未來幾年的產業市場大概就會跟研發支出領域有相關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1:32:00
DrTech: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如果不出國,討論老半天也不能改變台灣 11/05 11:26
DrTech: 產業結構。 11/05 11:26
DrTech: 還是看國外爽賺台灣吃不到而已。 11/05 11:26
台灣只專注在CS/EE 而已 生蚵製藥,汽車,軟體台灣根本可以說已經放棄了 狡兔三窟的道理 我覺得台灣可以選生蚵製藥做一個保險方案 全部投在CS/EE 是有風險的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1:37:02
s0930194: 生科自從被政治插手就... 11/05 11:35
cocokeke1556: 那些藥廠都在國外,台灣一千年也追不上,乖乖輪班吧 11/05 11:36
cocokeke1556: 那些藥廠的規模和研發人才和資金,不是你可以想像 11/05 11:37
cocokeke1556: 的 11/05 11:37
這我知道....應該是很敏感的議題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1:38:05
cocokeke1556: 還有輝瑞和拜耳... 11/05 11:39
cocokeke1556: 都是很大的....但是都是外商 11/05 11:40
babypanda: 製藥產業的核心是醫學界的強大供應鏈,這部分和生技的 11/05 11:44
babypanda: 關連性不高 11/05 11:44
babypanda: 大多數的藥物研究員都有化工、醫學、或是病理實驗的背 11/05 11:46
babypanda: 景 11/05 11:46
babypanda: 只能說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 11/05 11:47
zhi5566: 台灣低新魯蛇太多 包袱太重 11/05 11:47
babypanda: 是產業結構的原因,而不是科系本身 11/05 11:48
babypanda: 科技產業集中的風險其實已經漸漸出現了 11/05 11:54
有時候覺得不知道台灣是真的狀況外還是其實大家是知道但故意不講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1:56:27
babypanda: 很多人心裡有數,但沒辦法說... 11/05 11:59
babypanda: 認同狡兔應該有三窟,但現實阻力太大了 11/05 12:00
venty: 台灣只會掛上生科海撈一筆 人才全去讀醫科跟工科了 11/05 12:01
circlebear: 想研發藥物?看看台灣的醫護狀況,降低成本都來不及了 11/05 12:04
circlebear: 那裡還有錢去搞那些研發… 11/05 12:04
prpure: 蠻好笑的,車子跟生技發展不起來是EE/CS的錯?? 11/05 12:06
duckfly: 資金不敢砸,人才又外流,怎麼搶? 11/05 12:06
babypanda: 產業之間是相互連動的,特別是在醫藥這一塊 11/05 12:08
prpure: 說真的,跟炒地炒房比較有關連,有錢人爽爽賺,誰要投錢研發 11/05 12:08
台灣的醫科是素質最高的一群去念的 而且台灣的醫療產業算是非常蓬勃的 但很奇怪 生科製藥這塊就是做不起來... 理論上台灣應該要有一個類似台積電等級的藥廠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狀況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2:11:10
prpure: 該進步的是制度跟教育,而不是怪EE/CS把錢搶走 11/05 12:10
babypanda: 一個專案的製程是以5-10年為一個單位,用想的就頭皮發 11/05 12:10
babypanda: 麻 11/05 12:10
babypanda: 而且還是在資源豐富的狀況下... 11/05 12:12
很想知道瑞士是怎麼搞出兩個前十大的藥廠 瑞士人口連台灣一半都不到
prpure: 事實上台灣現在是靠EE/CS在拉其他產業的基本薪資 11/05 12:12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2:14:17
WenliYang: 短錢,metoo優先,其它免肖想。 11/05 12:21
ilovenynyny: 你知道瑞士藥廠成立的時候台灣在做啥嗎?抱歉,還在 11/05 12:22
ilovenynyny: 日治時期...請問要比什麼?? 11/05 12:22
所以? 就不投入了? 如果以後這塊大餅增加兩倍呢?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2:24:06
naoomi: 正因為研發費用高,加上風險高時程長台灣才玩不起阿, 連 11/05 12:30
naoomi: 美國生蚵都一堆玩收購賺錢的 ,瑞士很有錢好嗎 11/05 12:30
thewid: 投入 拿啥投入? 11/05 12:30
p23j8a4b9z: 肩膀研發 11/05 12:32
qooisgood: 因為要燒錢投資期程又長 台灣人才不可能投資 11/05 12:35
qooisgood: 台灣在生技業比較有競爭力的只有第三類醫材 11/05 12:35
w3dB: 現在投入這種別人已經高度技術的產業 只是丟一堆錢給別人賺 11/05 12:44
zerox12345: 台灣藥廠的薪水很慘的… 11/05 12:46
w3dB: 專利/設備/市場 台灣都沒有 要切入產業不是y/n按個enter就好 11/05 12:46
w3dB: 反向思考一下tsmc這麼大 以對岸的人力及資金都打不下來 11/05 12:48
ganninian: 要投入可以阿 第一 你開間公司 用高薪請人才 11/05 12:48
w3dB: 今天要台灣去切入別人的tsmc級產業 有這麼簡單嗎 11/05 12:48
ganninian: 第二 請政府出資 但要跟你多收稅 你要哪個? 11/05 12:49
kerorofrog: 重點是錢啊 人家外國藥廠幾百年燒了多少錢才有今天的 11/05 12:52
kerorofrog: 規模 11/05 12:52
kerorofrog: 台灣股東能忍受不賺錢燒錢多久? 11/05 12:52
pttworld: 主力不變但農科可行。 11/05 12:53
jack852: 車子的毛利其實很高... 11/05 12:55
jack852: 而且保養維修又賺一手 11/05 12:55
warm0808: 台灣都搞資源集中 做低階撈一筆就垮 11/05 13:01
babypanda: 走研發的醫學生留下來的真的不多,因為沒辦法發展;國 11/05 13:01
babypanda: 內醫療資源、費用的分配不均、資源無法整合的情況下, 11/05 13:01
babypanda: 只能往國外走 11/05 13:01
Q口Q 這些都是最頂尖的人才啊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3:03:42
babypanda: 財政這個部分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11/05 13:03
似乎有八卦?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3:04:41
oca: 呵呵 11/05 13:05
ice80712: 都有世界第一的台積電還不滿足 11/05 13:08
circlebear: 健保都沒錢了,那有錢研發 11/05 13:08
ice80712: 國外紅什麼就跟著投入什麼,有什麼好跟風的 11/05 13:09
xuptjo: 只看這排名沒啥意義 11/05 13:10
WTF1111: 學生就乖乖準備出國,這些不是你該考慮的事 11/05 13:10
circlebear: 八卦就是環境留不下人才,看看醫院那精美的醫病比 11/05 13:10
circlebear: 想也知道研究員會出走 11/05 13:11
Obama19: 台灣這樣小 想要都吃 最後就是樣樣空 董? 11/05 13:11
circlebear: 沒資源、沒經費、沒得做實驗 11/05 13:13
babypanda: 推文其實都說完了,沒錢真的無法做任何事 11/05 13:15
chouvincent: 這帳號專發廢文 直接無視 11/05 13:17
circlebear: 做一台車太貴了,用買的就好 11/05 13:18
jupitersha: 產業本身沒有所謂的好壞,只要能創新機會是有的。問題 11/05 13:18
jupitersha: 是台灣的條件適合什麼本錢又在哪裡。 11/05 13:18
circlebear: 在台灣投資製藥產業的風險,應該遠大於科技業吧… 11/05 13:26
jupitersha: 另外人才是流動不是綁定背景,今天若把人才分配去觀 11/05 13:27
jupitersha: 光業你也會發現觀光業也能做得不同凡響。 11/05 13:27
circlebear: 專利、法規的遊戲規則是他們在玩,我們只能玩沙 11/05 13:28
badyy: 島國的較勁?! 11/05 13:29
jupitersha: 所以不用對產業本身有偏見,只是適合與否而已 11/05 13:29
jpnldvh: 投入個老木 學生嗎? 不是投自己的錢大家都很會講 11/05 13:30
jpnldvh: 我也知道要研發永續經營啊 老闆會想不到? 這種廢文半個 11/05 13:32
jpnldvh: 月就出現一次 11/05 13:32
veru: 要投錢直接跟百年老店打根本是自殺行為 除非你能改變產業模 11/05 13:39
veru: 式,舉 iphone好了, 前兩隻iphone也是賣得不好, 是iphone4才 11/05 13:40
veru: 開始大賣, 因為那時app store開始紅起來 11/05 13:41
vic2106: 廢文 11/05 13:43
ASUSboy: 這種出一張嘴的文幹嘛回這麼認真 11/05 13:44
angelaeric24: 你以為國外生科薪水就比較高? 呵呵 11/05 14:16
台灣其實是有一些藥廠的 ex: 信東 杏輝 永信 東洋 中化...等等 政府能看出未來機器學習大數據分子製藥商機的話 其實台灣是非常有機會分食這塊大餅的 因為過去40幾年已經有一些基礎在了 並不是推文講的什麼要從零開始...跟歐美的差距100年以上 另外,為什麼歐美都在大量投資研發能量在製藥和汽車? 我覺這是很核心關鍵的問題... ※ 編輯: peter308 (1.162.141.40), 11/05/2016 14:28:40
loveparasite: 提出問題很容易,提出解決辦法很困難。如果想要改 11/05 14:32
loveparasite: 變世界,最好是找點事情做,而不是上ptt問卦。 11/05 14:32
babypanda: 如果說歐美是1,那我們現在的確是0 11/05 14:33
babypanda: 醫材和醫藥還是有差別的 11/05 14:36
babypanda: 在談研發之前,資源的整合的問題可能要先處理好 11/05 14:42
Qcloud: 生科喊了幾十年了 換了多少次政府了 還是沒搞起來 11/05 14:44
babypanda: 技術知識高度密集的產業,強者恆強呀... 11/05 14:50
morichi: 生科是假的 只是選舉產業的跳板口號而已 11/05 15:25
crohns: 生技製藥業如果要走研發路線台灣就真的玩不起來啊XD 11/05 15:30
crohns: 韓國也是三星這種超級大財閥才有辦法做出一點成績 11/05 15:30
circlebear: 可以想像一個配方調好之後,要用坦克車去保護嗎… 11/05 17:01
jason401310: 關鍵問題是沒有錢吧,你出錢燒阿 11/05 17:23
jasterliang: 台灣生技早就被政治利益搞倒了 11/05 17:58
jasterliang: 那些掛生技公司的都不是在做真的有價值的研發 11/05 17:58
hb0922: 號呆風波之後居然還有人相信台灣生技有技術? 那不是炒股 11/05 18:36
hb0922: 用的嗎? 11/05 18:36
Taiwanbiru: 生技就是炒股,臺灣從來沒有好好經營過。因為好炒,幾 11/05 19:44
Taiwanbiru: 乎被政客跟電子業的當話題吸金。 11/05 19:44
Hikkiaholic: peter308不是有名廢文王嗎= = 在認真啥 11/05 19:48
centra: 醫材或電子醫療器材比較有機會 11/05 20:36
s4101845: 頂尖人才往錢走 哪裡都一樣 這不是基本常識嗎? 11/05 20:47
asrun: 政府政策很重要... 怎麼運用資源恰到好處才是關鍵 不是有錢 11/05 21:19
asrun: 就可以發展產業...問題是政府有這種人才嗎? 哈哈哈 11/05 21:19
a9564208: 在台灣顏色不對就掰摟 ( ・s・ 看看享譽國際的三 11/05 22:32
a9564208: 七仔 11/05 22:32
dinway: 你是不是連產業鏈分工都不知道 11/05 22:33
EMU1000: 藥廠開發合成新藥應該是化學系有機組,這些廠商都燒錢燒 11/06 00:49
EMU1000: 多久 台灣沒那個本錢 先想想實際一點的 11/06 00:49
ypc1994: 你是讀生科的吧 11/06 01:11
gsinin: 生科生 是在為自己找理由提高身價? 11/06 08:21
biaw: 半導體至少是台灣優勢產業 在沒這個產業的國家就算砸錢下去 11/06 13:46
biaw: 一樣浪費 我們砸錢下去重工業也要有無法回收的準備 11/06 13:46
v030127454: 台灣做車燈也蠻有名的(笑) 11/07 07:42
firefrank07: 亞洲大藥廠確實沒有 11/07 17:07
rgntxjw: 研發很容易,通路很難,結案 11/08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