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談到了80年代的溫布頓男單,下列幾位人物是不可能不加以介紹的,不論悲 或喜,他們都曾在溫布頓輝煌璀璨的歷史中擁有屬於自己的一頁。 「火爆浪子」John McEnroe: McEnroe是發球上網球員當中的佼佼者,他的發球旋轉度夠,截擊技巧純熟、 落點精準、角度之刁鑽都令人不可思議,嘆為觀止,加上他在場上打球時態度認 真執著,勇氣十足,經常為了幾個爭議球當場就在場上跟主審爭執起來,摔球拍 ,因此搏得了「火爆浪子」的稱號。從這點也可看出他是為相當重視比賽的球員 ,他在溫布頓的比賽中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You cannot be serious!」,這 句話現在仍常常可在電視中看到,而在去年所舉行的歷屆冠軍表揚會上,當司儀 介紹John出場時,仍不忘加上這句話來襯托他,可見得他相當受到英國球迷的喜 愛。 而McEnroe是在1977年首度參加溫布頓便一鳴驚人,從會外賽一路殺進準決賽 才敗給Jimmy Connors,是溫布頓至今會外賽選手的紀錄,而在三年後,John挾著 新科US Open冠軍的頭銜前來,殺進決賽挑戰溫布頓已四連霸的冠軍Bjorn Borg, 打出了一場溫布頓決賽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比賽,給予Borg相當大的壓力,且也展 現出堅強的韌性,前三盤雖以1-2落後,第四盤也多次面臨Borg的冠軍點,但是適 時打出的穿越球或是精準的截擊給挽救回來,經過搶七後硬是以18-16拿下第四盤 ,當時的中央球場可說是全場都沸騰了起來,為兩位英勇的鬥士喝采,雖然最終 Borg仍舊憑藉著經驗及冷靜的頭腦以8-6拿下第五盤完成五連霸,但大家都對這位 20歲的小伙子印象深刻,假以時日必成大器。而果真在隔年,更成熟的John重回 決賽,這次他將球技發揮的完美無瑕,以四盤終止了Borg在溫布頓的霸業及41連 勝,成為溫布頓的新冠軍。此後四年,McEnroe共奪下三座男單的冠軍(81、83、 84),是溫布頓80年代初期的王者,也是當時的世界球王。而他與同胞好手Peter Fleming所搭配的雙打更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組合,也多次拿下溫布頓雙打 冠軍,雖然他在80年代後期因一些個人因素而未前往英國參賽,但是他獨特的風 格,輝煌的戰績,絕對是溫布頓80年代令人難忘的紀錄。 ----------------------------------------------------------------------- 「德國金童」Boris Becker: 網球拍在80年代起了重大的改變,不再是木製的球拍,而改用碳纖維製作的 拍子,科技的進步使的球拍彈性變好,結果使得發球的力道跟球速因而加快不少 ,使得球場上所謂的發球大砲多了不少,但真正讓人見識到重砲威力的,卻令人 驚奇,是一位來自西德的17歲少年,一頭的金髮且臉上猶稚氣未脫模樣的Boris Becker。他以非種子的身份,依靠著有如砲彈般的發球,奮不顧身的魚躍式截擊 及年輕充沛的活力,在1985年有如旋風般的席捲溫布頓中央球場,在決賽以6-3, 6-7,7-6,6-4擊敗另一位大砲Kevin Curren,成為溫布頓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 這記錄至今無人能破),震驚網壇,引起網球界爭相報導並且分析他的球路,而 讚嘆他發球之快、狠、準,於是給了他一個「砰砰 Becker」的稱號。而隔年他又 以衛冕者之尊重回故地,再度拿出他的招牌招式,加上有了信心經驗,氣勢磅礡 ,在決賽面對球王Ivan Lendl時,運用強勢發球上網截擊徹底壓制住Lendl,直落 三輕鬆地衛冕成功,讓原先對他尚有存疑的想法都一掃而空,肯定了他在草地球 場的實力。而從1985年起直到1991年之間七年內六度打進決賽,奪下三座冠軍( 85、86、89),是當時在所有現役球員中溫布頓戰績最輝煌的,成為新一代的草 地之王,以當時流傳的話語:「溫布頓中央球場是Becker家的後院」及「要贏溫 布頓必須通過Becker這關」云云,就可得知Becker在草地是多麼受人尊敬的球員 。而他跟同胞西德女將Steffi Graf在當時並稱西德網壇的「金童玉女」,兩人在 1989年都征服了溫布頓,撐起當時的西德網壇。 ----------------------------------------------------------------------- 「網壇紳士」Stefan Edberg: 在80年代中期Becker崛起後,在草地球場能與其爭鋒的球員實在是屈指可數 ,而素有網壇紳士之稱的瑞典名將Stefan Edberg正是其中之一。Edberg是屬於發 球上網型的球員,他發球上網的動作相當優雅,宛如教科書般的姿勢,網前反應 迅速,加上貼網相當近,故相當難以對其做出穿越,而他在球場上跟球場外都保 持著相當好的風度,對球迷相當禮貌,因此搏得了網壇紳士的稱呼,加上他體力 相當好,也都隨時能保持旺盛鬥志,也另有「網壇鐵人」之稱。基於以上種種, 加上他又是兩屆澳網冠軍(當時澳網也是草地球場),故在溫布頓這綠草如茵的 場地是相當適合他發揮實力的地方,果真他的球技在1988年終於達到趨於成熟的 階段,他首度打進溫布頓的決賽,面對兩屆冠軍Becker,打了一場典型發球上網 的決賽,雖然發球不如Becker那麼具威力,但是網前截擊反應快,加上比賽時回 發球表現比對手好的情況下,終場以4-6,7-6,6-4,6-2擊敗Becker,首度贏得溫布 頓冠軍。而也從此刻起,他和Becker展開了連續三年在決賽的對決,雙方互有勝 負(88、90年是Edberg贏;89年是Becker獲勝),是80年代最經典的對決之一, 彼此也因此而惺惺相惜,Edberg也因此成為溫布頓的寵兒,受到當地球迷的推崇 ,而他本人也相當喜愛那裡,甚至在退休後也選擇定居在英國。 ----------------------------------------------------------------------- 「溫布頓的失意人」Ivan Lendl: 之前有專文提過,由於場地的特性,加上近代科技的變革,使得溫布頓一向 對屬於發球上網型的球員比較有利,而前面提到這些80年代名將,均屬於發球上 網的球員,本身即佔有一些優勢,加上自己球技的練習跟發揮,贏得溫布頓的機 會自然比較大。而底線型球員一開始就吃虧,雖然孜孜不倦的練習,希望以勤能 補拙來努力尋求圓夢,但是卻老是功虧一簣,成為草地失意人,而80年代在位最 久的一代球王Ivan Lendl,正是溫布頓的失意人之一。 Lendl也不是沒在溫布頓奪標過,但那是在溫布頓青少年組,而轉入職業後, Lendl憑藉著強勁的正手拍上旋球,及穩定的底線功夫,為他在網壇打出一片天空 在80年代曾三度拿下法網冠軍(84、86、87);連續八年US Open打進決賽(82~ 89)並在85、86、87連三年拿下冠軍;並且也是兩屆澳網冠軍(89、90)。球王 在位270週,這麼輝煌的成績卻沒有一個是在溫布頓所創下的,然而溫布頓偏偏是 Lendl最渴望拿下的金杯,為了打好草地,他在自家後院蓋了一座草地球場,為了 它而放棄許多紅土賽事(甚至法網)而以便多練習草地,這些努力的確有增強他 草地的實力,但結果卻總是叫他失望而歸。86年他首度打進決賽,結果遇到衛冕 者Becker,在他優勢的發球壓制下,加上網前滴水不漏的截擊,0-3慘敗無話可說 ;而最惋惜的是在87年,在Becker提前在第二輪出局之下,加上其又準決賽以四 盤力挫也是草地發球上網好手的Edberg,氣勢大增之下,結果在決賽面對那年才 剛傷勢痊癒的澳洲選手Pat Cash,在決賽中露出底線選手先天上的劣勢,讓Cash 歹到機會就上網主動進攻,加上Cash在自己發球截擊都未犯錯之下,又是以3-0讓 Lendl飲恨,兩次機會都擦身而過,加上往後Becker擋路跟Edberg球技日漸成熟之 下,機會越來越小,直至退休,Lendl都未能拿下溫布頓。傷心之餘,Lendl那句 :「願用三座法網及美網冠軍來換取一座溫布頓金杯」也成為其壯志未酬的最佳 寫照。 ----------------------------------------------------------------------- 另外,網壇長青樹Connors在82年奪標的場景以及87年Cash獲勝後,跳進觀眾 席擁抱家人的那一經典畫面都很令人感動。總歸一句話,80年代的溫布頓的精彩 度一點都不比90年代遜色,那種名將之間的經典對決跟風範都是相當令人回味的 。 -- 我的情人 我的心我的夢我的靈魂 給一個人 我的情人 我愛你我相信我是你的 夢中情人 愛要算好時辰 我來撥快心中幸福的時針 嘿你是個好人 讓我漫步雲層忘了苦惱 La la la la 愛情讓人頭昏 La la la la 思念讓人心疼 不用再問 我心裡確定你是我的 number one 我的情人 我的心我的夢我的靈魂 給一個人 我的情人 我愛你我相信我是你的 夢中情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5.61.62 ※ 編輯: krajicek 來自: 218.165.61.62 (12/18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