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球專題》女教練跑到哪裡去了? 麗台運動報 (本文取材自中國「網球」雜誌) 2008年初,前溫網冠軍馬丁內茲(Conchita Martinez)[註]成為皮爾(Shahar Peer)的兼職 教練時,最高興的莫過於華麗娜‧佛塞利諾維奇(Biljana Veselinovic),因為她終於可以 在WTA教練團裡見到另一張女性臉孔,佛塞利諾維奇說:「網球圈裡的男人都很友好,但是 他們總是喜歡跟男同胞一起閒逛,我想跟女同胞一起共度晚餐或者喝點什麼。」 [註]Conchita Martinez,1994年溫網冠軍(擊敗Martina Navratilova),是至今唯一一位 獲得溫網冠軍的西班牙女將;也曾打進98年澳網與00年法網決賽。生涯最高排名第二,也 是2004年雅典奧運雙打銀牌得主。 WTA女教練 0.06% 母庸置疑,馬丁內茲和佛塞利諾維奇堪稱WTA巡迴賽中最優秀的女教練,到底她們有多優 秀呢?這從女教練的數量就可得知,在WTA排名前400位的球員教練名單中,只有25人是女 教練,其中,有8名是球員的母親,男教練則佔225名。 「我們也希望提高女教練的數量。」WTA副總裁安德魯‧沃克無奈地表示:「但是球員都 是獨立自主的個體,在聘請教練這個問題上,她們有自主選擇權,我想球員們最關心的是 誰能把自己帶出好成績,而不是巡賽中男女教練的比例問題。」 根據最近巡迴賽中教練的聘請與解僱情況,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最優秀的球員聘請的都 是男教練,黃金一代球員伊萬諾維奇、瓦迪索娃、葛洛文都在炒掉原本的男教練後馬上又 找另一位男教練替代,當然皮爾的選擇有些與眾不同,她的團隊裡出現了一位女教練,皮 爾表示:「性別不是根本問題,如果合作比較愉快,沒有人在乎是男教練還是女教練。」 女金剛引領男教練及陪訓員風潮 上世紀70年代末期,比賽獎金開始大幅度提高,球員紛紛代言商業廣告,納芙拉蒂諾娃成 為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典範,1983年她聘請前WTT隊友馬克‧恩斯特本作為自己的教練和陪 ,在接下來的3年時間裡,「女金剛」豪奪10個大滿貫冠軍,很快地,不少職業球員的 團隊裡開始出現教練和男陪訓員的身影。 近十年來,女子網壇開始朝著力量化方向發展,男陪訓員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顯然男子在 力量和速度上具有先天優勢,這也是女球員更願意選擇男陪練的原因,「這看上去和身份 有關。」USTA菁英球員發展項目主任瑞查德說:「當首位球員聘請男陪練後,其他球員自 然也會紛紛倣傚。」 許多女子球員對訓練強度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男陪訓員受到歡迎的重要原因,前USTA女 子網球項目主任,現在擔任加利福尼亞巴爾克網球俱樂部主任的林恩‧羅尼認為:「當你 想在排名榜上不斷攀升時,必須有人給你提供強有力的推動力。」ATP退役球員無疑是提 供這種推動力的最合適人選,不過這也客觀上降低對女教練的需求,譬如,莎拉波娃最近 將自己的陪練、前職業球員邁克爾‧喬伊斯聘請為全職教練。 但是,羅尼同時表示:「聘請女教練和女陪練照樣也會收到不錯的效果。」史雷波尼克 (Katarina Srebotnik)完全同意這種觀點:「女陪練的水準和球路更接近於比賽的實際情 況,如果你的對象是男陪練,他擊出的球往往帶有更多的旋轉,球路也會跟女球員迥然不 ,總之,男子與女子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美國網協教練成員 男遠大於女 絕大多數人認為WTA球員對女教練沒有任何偏見,根據經濟學的需求供給理論,目前問題 並非球員不願選擇女教練,而是女教練的供給明顯不足,在每個水平層次裡,女教練的數 量都遠少於男教練,美國職業網球協會有14,500名成員,其中女性僅佔21%,另外,在美 國網球研究所的教員名冊裡,絕大多數也是男教練,在2005-2006賽季美國高校女子網球 隊中,72%的球隊聘請了男教練,只有28%球隊教練為女性。 這樣的情形會進一步發生連鎖反應,沃克分析說:「由於缺乏女教練成功的榜樣,她們進 行職業選擇時,就很少考慮去成為一名教練。」那麼,哪些人最有可能成為女教練呢?前 WTA職業球員顯然是最佳候選人,但事實上,她們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結婚、建立家 庭,偶爾做些與網球有關的事。USTA女教練、前WTA排名前十球員麥柯內爾(Lori McNeil) 說:「女子球員退役後,她們的最後選擇才是作女教練,也許她們早已厭煩奔波於世界各 地的生活。」 已經與史雷波尼克合作4年的佛塞利諾維奇,在家庭和職業上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佛塞 利諾維奇婚後生了兩個小孩,一個8歲、一個13歲,「很難想像這有多麼艱辛,但是我非 常看重這份工作,家裡也提供巨大支持,我會竭盡全力做得更好。」克萊爾‧波拉德,西 北大學的網球女教練,2008年被評為大學網球聯合會最佳女教練,也是妥善處理家庭和教 練關係的成功典範,她認為:「女教練常常還扮演著母性的角色,我認為這是非常積極的 ,這在孩子們的訓練中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許多冠軍球員,包括康納斯和辛吉斯,都是由母親或者女教練培養出來的,朱迪‧穆雷親 手把穆雷兄弟引上職業球員的道路,還有德約科維奇,他的大滿貫榮耀之路就是從前南斯 拉夫聯合會盃教練耶萊娜‧根契奇那裡開始起步。 如何拉近男女教練差距? WTA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避免男女教練比重失衡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輔導模式,1995 年開始,WTA已經開始實施這種輔導模式:聘請巡迴賽上的退役球員和老兵們,在球員感 到倦怠困惑、寂寞孤獨或面對巨大壓力時,為他們提供無所不及的幫助。 除此之外,女教練們還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征戰WTA巡迴賽的經驗,麥科內爾說 :「和我們當時一樣,獲得大滿貫冠軍是球員們夢寐以求的夢想,我可以把所有的感受和 經驗傳給他們。」同時麥科內爾認為,女教練和女子球員在溝通方面,也具有許多優勢, 史雷波尼克就表示:「持有與別人相同的觀點是非常美好的事情,而我和佛塞利諾維奇就 是這樣。」 已成為教練的馬丁內茲深感自豪,她很高興能在球員大廳裡添加一張女性的面孔,「佛塞 利諾維奇再也不用跟男人們一起外出閒逛了,儘管和男人們閒逛也沒有什麼不好,但顯然 這跟女人們自己在一起有很大的不同。」這也許正是所有女球員們所期望的。 http://www.ltsports.com.tw/main/news.asp?no=80718 覺得這篇探討女教練的文章感到有趣,做個分享~ 有稍微針對文中一些人搜尋資料,不過沒聽過WTA的輔導模式就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8.46
blossomleave:我也覺得和同性閒逛比較好(搞錯重點XD) 10/05 23:50
nicholasJCF:滿值得討論的議題 10/06 01:22
leslielo:和同性閒逛比較有意思+1 10/06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