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nni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ngelDown (AngelDown)》之銘言: : ※ 引述《AngelDown (AngelDown)》之銘言: : : Andy Roddick是最適合拿來當參考的人 : : 他這種球技有明顯缺陷 : : 完全靠發球和正拍 反拍網前簡直悲劇的人 : : 結果卻能夠在Federer生涯早期不但拿到一座美網 還當到球王 : : 完全可以合理推測現在的big 3強度>>>>Federer生涯初期 : : 重點是他跟其他同期的人不一樣 像是Hewitt Safin等等 : : 他沒有受過大傷 而且生涯都持續在進步 : : 生涯又剛好橫跨Federer以及Nadal Djokovic兩個世代 : : 後來的他碰到Big 4根本就毫無機會 被打好玩的 : : Federer偉大歸偉大 但他生涯初期沒什麼高手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 很多人喜歡拿09年溫網決賽來替Roddick說嘴 : 講的一付有了這場比賽 : 不但球技所有的缺陷都能被忽略 還能跟其他big 4間的經典戰役比肩 : 可不可以請你幫幫忙 有沒有看比賽阿 : 我當初那場可是支持AR的耶 但單純就是希望看到大衛扳倒巨人歌利亞那種情形 : 內心深處根本知道兩人實力差了一個檔次 : 回到比賽 : 那場AR幾乎70%的得分是靠發球來的好嗎 : 尤其是關鍵分 那天ace把握度特別高 : 想必他是真的很想打敗Federer 武器做了充足準備 : 造成兩人一值互保好幾盤都打到搶七 整場比賽才會打那麼久 : 但比賽內容呢? 就是AR發球局ace連發 到了RF發球局拼了幾球好像很精彩 但也始終拿不下 : 經典嗎? 的確蠻經典的 : 就像一個船堅砲厲的英國人跑來打美洲印第安人 印地安人奮力的做困獸之鬥一樣 : 好熱血阿 好像在看阿凡達那美人抵抗地球人一樣 : 但比賽內容如何? 緊張有餘精彩不足阿 : 沒有精彩來回 沒有豪洨救球 沒有驚人腳程 : 就單純是發球蹦蹦蹦 結束這一回合 然後想破發拚了半天 破不了 : 就這樣 : 你要說除了他一向最擅長的發球之外 AR展現了什麼嗎 : 可能有啦 一些球的調動角度比較敢打 策略性比以前強了那麼一點 : 但別說有提升比賽競爭力到什麼程度 要跟big 4比根本還是天差地遠 : 所以我不懂你們拿09年溫網來講到底有什麼意義 : 這場比賽 他所展現的 還是他從一而終的發球阿 : 這不就更呼應了一開始所講的 他的球技就是有缺陷 : 這種缺陷 讓最關鍵的一分截擊失誤 : 這種缺陷 讓盧彥勳有機會跟她糾纏後打贏他 但下一輪碰到Djokovic完全沒有威脅性 : 這種缺陷 證明了Federer生涯早期統治網壇那段期間 根本沒有現在這種等級的高手 : 不要再硬凹了 有夠難看 世界上每一種運動都一直在進步 籃球、棒球、網球、羽球等等 隨著科學的發達以及對人體機能的更多的了解 運動選手的運動能力和過去20~30年相比簡直是天與地的差別 50年代的網球員,棒球員,籃球員到現今來打比賽 一定會被電到體無完膚 但是 這就證明現代的選手比較偉大嗎? 現在國中生都知道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所以古代不知道這三大運動定律的都是白癡嗎?? 當然不是 他們也非常偉大 因為沒有他們的學問累積 牛頓沒有機會提出這些定律 運動也一樣 如果沒有前人累積各種技術 並加以琢磨然後傳給後代 現在的big 4真的能無師自通把網球打得如此精彩嗎? 所以當你說A Rod有多爛有多廢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在他那個時代 有那樣的球技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 對當時的其他選手而言 遇到他的發球局就只能期待他出界或是掛網 也許對現在的big 4而言 威脅性沒有那麼大 但10年後big 4對後起的新秀而言 可能也等同於國中生程度 科學一直進步 運動也是 所以在討論偉大與否 要看的應該是當時的競爭力 而不是拿不同的基礎來相比 小弟我只是一個愛看網球的門外漢 但我也熱愛各種運動 每一個領域總是有人喜歡去否定過去的傳奇人物 有時只是為了彰顯自己支持的球員是多們強大 然而再怎麼偉大的球員 球技都有被超越的一天 所以與其毫無意義的比較 不如好好地看球賽 讓大家好好記起這個時代傳奇 是多們的令人敬佩 帶給球迷那麼多場難以忘懷的精采球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83.187 ※ 編輯: fakelee816 來自: 220.132.83.187 (09/17 19:20)
lyricslee:不到10年差距不太能這樣比 09/17 19:30
10年前你能想像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嗎? 科技的進步是指數型成長 對運動能力的提升也一定有加速的效果
yyhsiu:那要幾年? 09/17 19:32
※ 編輯: fakelee816 來自: 220.132.83.187 (09/17 19:34)
fakelee816:超過五年一定有差別 如果只差兩三年也許沒差 09/17 19:36
fakelee816:但A Rod跟現代球員的年代差距不算太小 所以一定有影響 09/17 19:37
yun67an:有道理 09/17 19:42
hijacker000:差幾年不是很重要 而是有沒有創新的技術或教法 09/17 19:51
hijacker000:如果拿電腦來看...這7,8年之間差異就沒那麼大了 09/17 19:53
因為現在的發展方向已經漸漸轉為平板,智慧型手機 而且你說電腦差異不大 現在電腦隨便記憶體都8GB以上 8年前的記憶體有這麼大嘛? USB3.0,硬碟容量與速度 甚至是SSD硬碟的普及化 都是過去無法相比的
lineage1231:推 09/17 19:56
※ 編輯: fakelee816 來自: 220.132.83.187 (09/17 20:01)
hijacker000:如果以federer那代為界 我覺得差異性很大的就是跑動的 09/17 19:58
hijacker000:速度.. 記得以前大家在說張德培的優點就是很會救 09/17 20:00
hijacker000:可是現在這一代頂尖球員 每一個都很會救球 09/17 20:00
hijacker000: 球 09/17 20:01
fakelee816:同意hi大的講法 其實我不太懂這些專業的 09/17 20:01
fakelee816:但從影片來看確實如此 09/17 20:02
fakelee816:所以在培養過程的差別 才是造就運動員進步的原因 09/17 20:04
hijacker000:如果你拿1995到2005的電腦變化跟2005到現在來比 09/17 20:04
hijacker000:就不會覺得變化很大.. 09/17 20:05
fakelee816:當然啦 這我同意 因為那時代的電腦真的有點悲劇... 09/17 20:05
hotmilk1228:同意 本來就沒必要以現代來論早期選手高低 09/17 20:05
micbrimac:這十年來最大的差距就是鋁拍變碳纖拍 09/17 20:14
magnus1203:極度中懇 09/17 20:25
xxxcristo:正確態度 09/17 21:09
micbrimac:球拍的進步讓救球相對簡單很多 09/17 21:10
f222051618:這篇說的好! 09/17 22:06
san122:超中肯,運動生理學和材料科技的進步也是年年在變,貴今賤 09/17 22:24
san122:古的人很奇怪,畢竟沒法站在同一立足點的比較根本沒意義 09/17 22:26
san122:還有電腦2005之後的轉變是在行動裝置上,桌機或筆電或許沒 09/17 22:28
san122:多少變,手機和平板可是大躍進,2005年nokia還是霸主,現在 09/17 22:29
san122:誰想得到手機快可以取代桌機 09/17 22:31
tco:我想不到十年後的網球還能進步到哪裡去,是目以待吧 09/17 22:36
tco:請不要拿科技的變遷來比擬人類的體質或技巧,後者沒那麼快 09/17 22:37
tco:運動只可能到最後變成更依賴器材,但技巧很難在進步了 09/17 22:37
技巧若是從小以正確培養 並教導正確的觀念 一定比自己摸索還要來的更好更完美 將來搞不好會有更厲害的發球方式或是擊球方法 誰知道呢??
WonderH2O:科技進步這部分是廢話 大家都知道 但運動能力與技巧?? 09/17 22:41
WonderH2O:AR有這麼老嗎?? 這幾年你要跟我說科技幫了運動多少?? 09/17 22:42
WonderH2O:如果是球拍因素 造成AR失勢 邏輯上也跟什麼前人古人無關 09/17 22:44
WonderH2O:這只是打法上的問題而已... 09/17 22:44
對於運動科學的研究也是造成球員進步的一大主因 什麼角度,多少力道,身體的配合 這些都是促成球員進步的原因 以前有儀器可以這麼精密的分析這些技巧嘛? 以前隨便都可以找到良好的訓練中心去鍛鍊體能嘛? 還有戰術的創新 這些都是隨著時代在改變 若是沒有人去研究如何接發球可以接到最好 那AR的發球會因此失去威脅性嘛?
rainy0312:照你的說法 我等著看幾年之後會出現身體素質超越Big 3的 09/17 22:45
rainy0312:的王者 09/17 22:46
※ 編輯: fakelee816 來自: 220.132.83.187 (09/17 22:54)
fakelee816:以前也沒有人認為有人的運動能力可以超越Jordan 09/17 22:56
fakelee816:可是我看big 3應該還可以稱霸超過3年以上吧 09/17 22:58
WonderH2O:難道不能只是大家已經看習慣他的球路了嗎... 09/17 22:58
WonderH2O:你說的那些科技 AR也同時間享受到了啊 為何只有他沒進步 09/17 22:59
WonderH2O:你做的這些假設 難道不覺得有點牽強? 09/17 23:00
習慣球路的原因也一定有 但有誰的球路是摸不透的 一個球員被研究這麼多年 誰能夠依舊用同一招而無堅不摧?
fakelee816:一個在20多歲才開始接觸 一個在青少年時期就接觸 09/17 23:05
fakelee816:誰進步快? 誰根基穩?也許不是沒進步 而是進步幅度小 09/17 23:05
jason5818:兩邊論點都有些不足,應該說AR也有受到球拍科技的幫助 09/17 23:06
fakelee816:在習慣一種模式之後才轉變 一定比一開始就熟悉這種模式 09/17 23:06
jason5818:只是其他人獲益更多 09/17 23:06
fakelee816:的還要辛苦阿 09/17 23:06
fakelee816:就是j大的意思 所以相較之下才看起來沒進步 09/17 23:07
※ 編輯: fakelee816 來自: 220.132.83.187 (09/17 23:09)
jason5818:目前這些新秀還差BIG3蠻多的 要超越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 09/17 23:08
fakelee816:最近新秀真的沒什麼特別 期待出現一個天才世代 09/17 23:10
jason5818:結果你文章出現一句國中生程度.... 09/17 23:13
fakelee816:我說未來可能 有加『可能』啦 09/17 23:15
fakelee816:未來誰知道阿 搞不好會出現一群基因突變人類 09/17 23:16
jason5818:那也要先出現.... 09/17 23:20
s840210:那就只好wait and see了 09/17 23:22
fakelee816:只能等了 感覺不會超過6年 09/17 23:23
micbrimac:對大砲型選手來說,受害比受益大得多... 09/17 23:28
BBMak:關於網球進步的問題,感覺版上4970篇的講法也是另一種道理:) 09/17 23:29
BBMak:網球技術的新與舊 09/17 23:30
WonderH2O:我的意思是說 AR也有因為科技而進步 只是他球路被摸透 09/18 00:34
WonderH2O:另一說球拍 那我先前也說了 這只是打法問題造成的差異 09/18 00:35
WonderH2O:跟他是不是上個世代的人 根本無關 09/18 00:35
moutighe:中肯阿 09/18 00:36
WonderH2O:意思是假若十年前 新球拍就出來了 那AR當時也必將失勢 09/18 00:36
ptttex:中懇推 09/18 00:37
WonderH2O:我說的這些 都只是不同意"這十年內有人運動能力因科技 09/18 00:37
WonderH2O:精進 而大幅精進到能打贏原本打不贏的AR" 09/18 00:38
fakelee816:然而這些都是結果論 09/18 00:41
fakelee816:剛好這個時代就是一個大躍進的時代 09/18 00:41
fakelee816:許多的新技巧在近幾年被開發 09/18 00:42
fakelee816:但是的確 若是沒有這些改變 AR一定能贏big 3嘛? 09/18 00:43
fakelee816:沒有人知道阿 與其爭論無法比較的事情 不如好好看比賽 09/18 00:44
fakelee816:傳奇是一個時代造就的 沒有一個球員能夠永遠高峰 09/18 00:45
ct709:http://tinyurl.com/qbzaxqt 是阿 大師也說很難比較 09/18 00:55
kerbi:科技有摩爾定律 不知道運動有沒有就是了 畢竟牽扯到人體 09/18 07:35
tco:體力與心理素質這種東西,很難因為科技而有多大的提升 09/18 09:52
tco:腳步與救球的能力也跟科技無關,那還真的要些天份與意志力 09/18 09:52
solemnity:不過不同年代所需要的體力 腳步或救球能力也有所不同 09/18 09:54
kyleyu:big4也出現快10年了,也沒看到有威脅的新秀啊! 09/18 10:19
fakelee816:因為他們以前就是新秀啊 09/18 10:48
fakelee816:所以下個天才時代大概還要6年 09/18 10:49
fakelee816:體力一定可以提升 09/18 10:49
fakelee816:像是低壓氧訓練室 09/18 10:49
fakelee816:還有飲食與重訓方式的改變 09/18 10:50
fakelee816:腳步也是從前人的經驗發展出來的啊 09/18 10:50
fakelee816:天份是主因 但是sport science是關鍵要素 09/18 10:53
gordon311052:中肯 09/18 12:11
hanway:大家都在講球拍,場地速度不是也變了嗎? 09/18 12:46
v32767:場地速度變慢 新球拍更有利接發 這都對大安迪很不利 09/18 13:43
v32767:他能撐到後期還維持不錯的成績已經很難得了 況且big3對他也 09/18 13:44
v32767:不到大屠殺的地步 09/18 13:46
GregMaddux:大都是因為他被Federer電太慘了 09/18 13:52
GregMaddux:又打輸過盧彥勳 一副Roddick很弱只會發球 09/18 13:53
beartsubaki:人體是有極限的 不少田徑世界紀錄都1X年沒被人打破了 09/18 14:38
fakelee816:可是今天討論的是網球 09/18 14:52
fakelee816:球類運動技術比體能還重要 09/18 14:53
cruisewu2003:女網也可以用同理可証來看待嗎? 09/18 15:25
lijiahwa:中肯 09/18 15:37
uglyjer:以前蠻常看到球員一直在換球拍,因為線斷了,現在好像沒看過 09/18 17:18
terryporter:you got the point 09/18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