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okusats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mprogress (屍體哥)》之銘言: : 之前就看到日本的AMAZON有在賣哥吉拉的 Blu-ray DVD : 連昭和29年(1954)的黑白哥吉拉都有 : http://ppt.cc/Ik-K : 但是我很好奇 : 花了大錢敗了藍光片 : 會不會畫質跟VCD一樣 : 甚至是錄影帶的畫質?? 基本上這種當年用底片拍攝的片子 只要出版商不要太混,畫質應該都不成問題 就算是掃描拷貝片,畫質可能都比現在的新片要好 我是覺得如果日本人不要擺爛的話都沒問題啦XDDD 底下是我之前在VIDEO板所發的文章,順道轉貼過來 看完應該可以瞭解為何我會說老片畫質會比數位的好XDD 前提當然是底片/拷貝片保存的好摟 ---- 現在已經有2K-4K解析度了,但是有幾個小問題存在 首先要看電影拍攝時是否有到2K以上的解析度 就底片部份來看,基本上35mm底片如果換成數位的解析度,大致上可以到8K沒問題 所以大部分老片只要底片保存的好,基本上要重新SCAN成2K以上不是問題 但是數位部份可能就不是那麼好了 就以最近市場上正夯的兩台數位電影級攝影機來說好了 ARRI ALEXA:RAW 2880x1620、Prores4444 1920x1080 RED EPIC:畫質可以到5K,RAW檔拍攝 EPIC就不用提了,可以拍到5K 但是ALEXA如果不是用Prores4444拍攝的話,原始素材就會只有Full HD的畫質 這樣子的話不管你最後是2K、4K那都是後期算上去的,並不是原生的2K、4K (預算低的片子就會用Prores4444,因為儲存RAW的器材外掛硬碟比ALEXA機身還要貴) 解決完拍攝問題之後,我們要來看後期部份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都是用數位後製吧 所以底片拍攝的需要經過Digital Intermediate(數位中間片、簡稱DI) 也就是將底片SCAN成序列圖檔(一般是用DPX) 剛剛有提到底片的畫質將近為8K,但是還需要看後期SCAN與調光完出檔案的方式 我們就X-Men:First Class來看好了,從IMDB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 Digital Intermediate (2K) (master format)的字樣 http://www.imdb.com/title/tt1270798/technical 那就代表了這部電影SCAN與調光完出的檔案只有2K的解析度 就算最後出4K的DCP拷貝,那也一樣是硬算上去的,只是把圖放大而已 另外還有特效的部份,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後製這個步驟,所有的檔案都是拆成序列圖檔 不管是調光或是特效軟體,說穿了就是比較高級的"可序列處理之Photoshop" 有用過Photoshop的人都知道,開越大的圖處理起來越慢 何況是每秒24格總長度100分鐘以上的片子,那個特效要一格一格加上去 2K跟4K的處理速度是截然不同的喔,更不用說那個EPIC的RAW 5K了.... 這也是為何很多電影最後都選擇只出2K解析度的原因 因為後期是用時間來計價的,4K可能比2K花3倍左右的時間喔 看完了以上一堆胡言亂語(爆),相信大家應該瞭解了部份的電影製作現況 回到正題,老實說未來一定會出2K-4K甚至5K以上的家用影音媒體 但是!!!!!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到,你拍攝時的原生素材就只有2K,那出4K是有任何意義嗎? 再來,說真的,出了2K、4K你真的可以完全分辨出來嗎?? 我只問個問題,日新威秀數位IMAX的解析度只有2K,有很多人覺得畫質很糟的嗎?? 老實說現在BD的問題不在解析度,而是在於AVC、VC-1之類的壓縮 多少還是將一些細節給壓掉了,如果未來容量大到可以直接用無壓縮圖檔來存就好了 (DPX 10bit "HD" 一張圖大約8.2mb,一秒24張,請自行換算容量XDDD) 所以就理論上來說BD並不完美,但是家用而言,很足夠了 除非你家有個試片室,我不是指家庭劇院等級的東西 而是起碼要像西門町福相試片室那種等級的試片室,那樣的話可能就真的會不夠了 -- ╭──────────────────────────────╮ │ 水無月小記http://blog.pixnet.net/minazukiw │ 內容大概就DVD購物日記,瑪奇&電影&nokia6233拍的照片 │ │ 還有一些同人會場遊記與朋友的COS照(更新中) │ │ 更新極度緩慢的網誌....沒更新是正常的 XD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08.63
rockmanx52:Beta影帶真的是強大到跟鬼神一樣啊XD 12/26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