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想提起幾個事件,讓大家回想一下。 1992年,英國劍橋大學頒榮譽博士學位給德希達, 結果引發爭議,最後在投票表決下,以336票對204通過, 這說明了英美學界支持德希達的人不下於反對他的人。 (別忘了他還是從美國耶魯紅回來的) 若德希達只會胡言亂語,是不可能獲得學術界過半數的認同, 至少德希達在訪談、授課時,他不是用玄來玄去的語言講話, 不過解構主義後來引起的流行與濫用,導致德希達自己跳出來 反對"解構不是那樣"。 西方哲學有一條不下於分析方法的勢力,就是詮釋學, 現象學就好像在幫詮釋學鋪路打底,為它尋找這工具何以成立的理由, 如果詮釋學不是哲學方法的一種,詮釋學作出來的東西只能算是胡言亂語, 不值得投資,那文學系、藝術系、作美學的,都是在浪費時間,應該早早關門了。 如果英美學界老早就接納了解構的玩意兒,我們在這裡爭執的是什麼呢? 是不是侷限了我們的學術視野? 詮釋學就容許胡亂詮釋嗎?解構就是隨便亂解就行了嗎? 答辯時回不出可說服審查委員的道理,一樣被批個滿頭包啊~ 一下問你這思想從誰那裡來的,一下問這學術名詞用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沒錯,我們都知道解構,但我們都不會是德希達。 再來談另一個頭痛人物,布希亞好了,他的書不會出現在我的引用文獻裡, 但我不會說他的思想沒有價值,因為就是有很多人很屌,可以將他艱澀的文體 轉化成清晰又具有批判性的評論,國內的學者林志明就是這方面的能手, 這些學者能從他們身上挖取自己要的養份,找出思想的價值,且經得起學術的檢驗, 不就是一份成就嘛~這些成就只會屬於找到的人的, 不會屬於像我這類找不到或不想找的人~ ok,至少有些學分哲的板友並不反對歐陸,只是要求用清楚的語言, 那這就更不是問題了,板面上多久沒出現過艱澀難懂的術語了? 歐陸哲學不是總是艱澀難懂,假如都是天書,而且接過天書的人都還是寫出天書, 那歐陸哲學既然溝通功能如此薄弱,在分析哲學的眼裡,應該會越來越蕭條, 怎麼還會發揮強大的影響力?難道喜歡玄學謎宮的人口遠遠剩過喜歡日常語言的人口? 分析哲學的板友們,不妨發揮分析哲學的方法,好好對這個命題分析一下吧? 許多走在歐陸哲學路線上的沿革者,並不是在寫天書啊, 有了解構,不是就把結構丟掉了啊,結構方法與邏輯的合理性, 仍是一套檢視思想形式的學術工具呀~ 至少我自己也秉持用清晰的語言書寫, 許多在板上為歐陸作辯護的板友,對話的語言也非常清晰,不是嗎? 之前在板上有個引發分析與歐陸第一次爭論的板友ssnoww, 或許已被學分哲的板友定為樣板人物了吧:P 看不慣的人要求他解釋每個術語, 另一方的人馬則是即使不太懂他講的話,但抱著同理心支持他的發言權, 於是變成兩派用清楚的語言為"不清楚的語言是否具有正當性"的問題互駁。 這次的事件也可以清楚看到,不管他是學那一門哲學的, 其實絕大部份的板友用的語言都是很清楚可溝通的, 不是寫天書來論戰的。 或許有些人會慢慢的淡出了這個板的討論,因為假如貼任何文 都必須接受分哲的檢驗標準,其實那個人也只是在摸索階段、只是想問個問題, 卻要接受資深者嚴厲的審視眼光,給予他極大的挫折或人格上的羞辱, 那還有多少人願意用這個板來交流哲學經驗呢? 如果ptt的西哲板具有一定學術影響力,那我們在這裡爭個你死我活或許有個道理, 如果沒有,不如把精力拿去寫論文,讀讀書吧~~ 如果把對方的文章拆個七零八落、反駁或質問對方解釋每句話或每個詞的意思, 這樣的分哲我也會啊~~XD 但我好久沒在板面上看到介紹分哲或用分哲方法寫出來的文章了~~ -- ▄▄▄▄ 文藝復興 中西美學 典藏 ▄▄▄▄ 國家研究院,藝術研究院 藝術教育 潑墨 抽象藝術 油畫 超現實 ▄▄ 聽覺 藝術管▄▄ ▄▄ ▄▄▄▄ ▄▄▄▄ ▄▄▄▄ 視覺 藝術治 ▄▄ 演藝術 ══ 藝術 行為 美學 ▄▄▄ 後現 ▄▄ ▄▄ ▄▄▄▄ ▄▄▄▄ ▄▄▄▄ ▄▄ ▄▄▄水彩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07.213
somedoubt:分析跟解構不一樣ㄟ,我知道很多國內分析哲學教授打從心 12/29 16:32
somedoubt:裡認為解構主義與哲學溝不著邊。 12/29 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