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Philosop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qtaro 關於「人的位格就是我們用第一人稱代詞所指的東西」這個定義,嚴格上來說其實 並不是我的理解,而是Inwagen教授的理解。從他在書中的行文看來,這個定義似乎 是他自己的解釋,而不是引用了哪位哲學家的說法。因為我覺得這個定義簡潔有力 又十分週延,所以也就相信了它。而且,至今為止我用這個定義來理解其他文章中 的「位格」,還沒有碰到什麼問題。 對我來說,要拋掉一個信念沒有那麼容易,除非有許多更有力的證據反對它,或支 持其他的說法。請允許我詳細檢視您的論點,這麼做不是有意冒犯,只是想要知道 問題的真正答案罷了。如果您的說法更好,我也非常樂意改變自己的觀點。 您提到上帝有位格,卻不使用「我」。我想大家都同意耶教上帝是位格神(雖然好 像並不清楚何謂位格:p),但恐怕您必須解釋一下,聖經中耶和華成千上百次自稱 的「我」究竟所指為何。(舉個例子:啟22:13 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 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我自己是想到了幾個邏輯上可以解套的方 法,但是我對神學並不熟稔,不敢妄言。還請對這個問題熟悉的版友解惑。另外, 至今為止我一直不知道傳統耶教神學中的上帝是「主客同一」的,還以為這是 Schelling的首創...。方便的話,可否請您提示一下,這個「主客同一」到底是出 自哪位神學家的手筆呢? 那個第一人稱複數的說法,其實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如果「『我們』也可以是位 格」是大家的共識的話,Inwagen應該也會樂意修改他的定義,把第一人稱複數加進 來。不過我猜想他應該不會這麼做,因為他所說的「位格」完全是在形而上學的意 義底下談的。 至於休謨那個有名的例子,據我所知是這樣的:休謨堅決否認有自我觀念或「人格 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這些東西,因為自我或人格不是任何一種印象。(如 果真的有一印象產生自我觀念,則此印象必須在此人整個生活過程中維持不變。但 我們找不到這種恆常不變的印象。)依據他的經驗論原則,只有印象能作為知識的 原初來源,因此他下結論道:自我觀念或人格同一性並不存在,人只不過是由許多 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 如果我對您前文的理解沒錯的話,您大概認為,這代表了休謨丟掉了人的位格,卻 保留了「我」。因此顯然對他來說,人的位格和「我」並不是同一的。但是換個角 度,從Inwagen的定義看來,休謨丟掉了人的位格,當然代表他也丟掉了「我」,這 麼看也沒有什麼問題吧?再說休謨自己也知道他這個奇論與我們的常識格格不入, 他自己也對於破除自我統一觀念深感疑惑,不是嗎?如果說休謨認為人的位格和「 我」是同一的,同時也會一起被丟掉,這麼想似乎也通吧?僅僅從這個例子,似乎 難以判斷休謨對「人的位格」的理解到底是哪一種。而且,顯然休謨也不會關心這 個問題的答案,因為這是他要丟掉的東西啊,幹麼還做嚴格定義?只要知道它不來 自於任何一種印象就夠了。 而且,休謨是把自我、人格同一性、靈魂這些東西統統鏟在一起丟掉的,對他來說 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區別。您大概也不會同意這一點吧?從您的文章看來,您對「 位格」的理解,似乎是說它是某種精神實體(因為您舉了休謨這個例子),而且又 不同於靈魂(否則您就可以簡單地把靈魂和位格視為等同),那麼它到底是什麼 呢...?(暈 -- 其實位格是五六公尺高的靈體,在帥哥美女遇到麻煩的時候就會現身拯救他們... 我是說這個 http://www.persona-ts.net/ 開個小玩笑別介意 :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9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