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yc (無聲的雨)》之銘言: : ※ 引述《fyc (無聲的雨)》之銘言: : : 以下這篇文章個人認為看看就好... : 我對剛貼那篇文章有一點意見.不吐不快還是說出來吧. : 不難想像這篇文章的作者對希臘羅馬的密集隊形頗為嚮往. : 所以也就認為中國在當時也有能力使用類似的密集隊形. : 但是似乎有一些觀念需要加以探討. : 第一個就是作者認為中國一樣有密集隊形.而且以弓箭為主要兵器. : 但是很多書籍到告訴我們使用弓箭必須有開闊的空間. : 因此密集隊形比起散兵線更有利於開弓瞄準. : 李陵的手下大部分是步弓兵.那麼應該不可能密集隊形. : 有可能是以輜重車輛在沙漠中圍成圓陣.或者憑藉著適當的地形進行防禦. : 其次.作者對匈奴騎兵作戰方式的認知似乎有問題 : 讓人感覺好像匈奴騎兵是硬闖漢軍的方陣才失敗的 : 稍有常識的人也應該知道遊牧民族的騎兵作戰方式是以輕騎兵射箭為主. : 最後關頭才使用重騎兵衝鋒. : 而單純使用刀矛的步兵的密集隊形是最怕飄忽不定的輕騎兵的. : 這就承接了第三點.作者似乎認為單純的希臘羅馬步兵隊形就能對付騎兵. : 但能對付的事實上也只有採取衝鋒的重騎兵而已. : 對付輕騎兵時.沒有其他弓弩與騎兵有效反制.步兵方陣一樣要遭到失敗. : 誠然中國秦漢時期的作戰模式應該不會像農民起義那樣亂打一通. : 但中國作為擁有龐大自耕農群體的國家.以農為兵的制度在西漢長期推行. : 龐大的軍隊數目真的能夠如同希臘羅馬後期的職業軍隊那樣高度訓練是值得懷疑的 : 畢竟當數量上的優勢能夠贏得一切時.其他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 總之.不管是訓練有素的密集方陣.還是流氓打架模式. : 最後能打贏才是最重要的吧.中國還是在那個時候贏得了強國的地位.請指教... 我想不論是時是否如此, 他的確說到了一個重點,就是中國史中對於戰爭的種種細節我 們都不大敢確定的說, 一方面是因為正史作者酌墨甚少, 另依方面其實中國考古學的進展 相對於幾百年前就不斷開始的西方來說還在嬰兒期. 但我個人的感想, 戰爭非兒戲, 將心比心的來看不論是春秋戰國或是漢代與匈奴之戰通 常都是國之存亡的大事, 應該在能力所級的範圍內會不留餘力的. 真的放上去決戰的人除 非沒錢否則不把最好的武器/訓練/裝甲全都給上去合理嗎? 例如戰國末年為了打仗全國都 可以動員了, 難道會只動員人, 其他東西雖便就好嗎? 不大可能吧? 但對於步兵騎兵的分析我有點看法,事實上如果真的步兵只是以散兵作戰的話根本用不 到什麼重騎兵, 拿把大刀邊衝邊跑就夠了, 就單人而言要用近戰兵器殺傷奔跑的騎兵絕對 比對方順勢亂砍難很多. 一般來說重騎兵的目的就是要能被步兵或其他騎兵纏住後廝殺中 取得優勢而發展的, 單純面對散兵而嚴重騎兵不見得比較有用. 因此就這樣看來照理講中國步兵再正面接戰的時候應該也是以密集陣型進退有序的交戰 , 光是這樣做不論對手是不是在馬上,近戰中都有很大的優勢, 所謂的希臘方陣或羅馬戰術 還有更多複雜的運用(例如如何運用超長槍而不至於隊形自爆), 我們確定的知道中國不論任 何時代的步兵都是以長桿兵器為主, 那就更難解釋為衝上去亂殺一通, 如果是要那樣的話那 麼大家都拿大刀應該會更有用.長桿兵器本來就是要靠團隊合作才能真正發揮的兵器. 另外提到的一點, 中國以農為兵居多, 因此訓連不佳等等, 但希臘基本上也是以民為 兵. 羅馬也要到差不多西漢末年東漢初才真的是職業化軍隊(但完全直職業化其實也是羅馬 敗亡的一大原因)宋朝號稱是職業化軍隊卻敗給了以部落徵召為主的遼金等國, 什麼是職業 化, 跟職業化真正的效果其實有時會被過度宣染. 老美今天也不是完全職業化的軍隊. 就 人數來說老美大部分的人員應該是戰時會是軍人的後備兵.(伊拉克的駐軍大部分都是) 總而言之, 一般來說只要是戰爭打很多很激烈而文明/經濟水準又高的國家他們的軍事 水準應該也會成正比, 而就這點來看實在沒什麼理又會認為中國會落後羅馬, 但實際上我 們卻對於很多古代中國作戰的細節了解很少:/ -- And Remember, the truth that once was spoken: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4.56
dn:說的好~中國不會輸羅馬的140.119.199.132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