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問題真的好棒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探討中國經濟史的書 裡面講到漢代的中國 整個農業經濟技術了不起也不過支撐到幾百萬人口 不太可能動不動就調到百萬男丁來作戰 所以應該誇飾的居多 ※ 引述《Cimon (Simon)》之銘言: : ※ 引述《JosephChen (薇若妮卡,再見...)》之銘言: : : 請教一下各位對於古籍較有研究與涉獵的先進 : : 大多數歷史記載 尤其是較早之前 或是一般正史等非軍事專業記載 : : 好像在描述兵力時 幾乎都是以整數來呈現 : : 撥步騎五千給XX : : 百萬大軍下江南(實際上好像有沒有三十萬都有問題) : : 肥水之戰八萬打敗百萬 : : 雖然說 對那時代的記載 不能像現在一樣要求精準到個位數 : : 畢竟連現在中國大陸都還不能很精準估計實際人口 : : 在當時地籍資料都不完整 數量不準是正常的 : : 但是 大量出現的 五千 一萬 兩萬之類的兵力 : : 很難讓人對這數字產生信賴感 : : 一來未免太整齊了 令人懷疑是不是作者自己憑感覺「抓」的數量 : : (甚至還不是「大略」數量) : : 作者到底有沒有實際去查證? : : 請教各位~這種狀況是否嚴重呢?在研究時該如何處理這樣的數字? : 這個問題好棒… : 以中國史來說,扣除掉宣傳的兵力數字,中國歷代以來的官僚體系大致都有能力 : 掌握精確到千位的數字;以明代來說,賦稅的數字甚至有到小數點後好幾位的。以兵 : 力數字而言,細節到個位數的也沒問題。不過為了掌握的方便在報告給皇帝奏書上多 : 半只是寫到千位,只有地方官或將領才比較常接觸到完整的數字。 : 但這不是說當時的歷史紀錄上寫的數字就是正確的。以1619年明與後金之間的薩 : 爾滸之戰為例,如果只接觸到明朝宣傳的數字,明軍是47萬;如果看的是後金估計的 : 數字,是20萬;如果看明政府內部的公文檔案,明軍連同其盟軍不過10萬出頭。 : 我覺得這個例子或許可以相當程度的解釋中國歷史上的兵力數字。我想大部分時 : 候以十萬為單位的數字恐怕主要是拿來宣傳用的,其真正的數字大概很少超過10萬。 : 在過去的時代要支撐起一支10萬大軍需要的不僅僅是人力資源,同時也需要相應的組 : 織和能夠補給這樣一支大軍的補給系統,既要人力、又要運輸工具、又要看道路的狀 : 況、最好沿路有倉儲系統;又要對這樣一支部隊進行管理,尤其在戰場上,10萬人全 : 都要聽一個人指揮,根本超出樂器能指揮的極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00.11 ※ 編輯: McGyver 來自: 59.115.100.11 (11/25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