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uYong (本因坊 怪哉)》之銘言: 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軍事等形勢的變化﹐國民黨及國民政府對日本的政略 、戰略也發生變化﹐全面抗戰開始後正面戰場各個時期的作戰情況也不盡相同。 國民黨執政之初雖對日本的侵略政策有所認識﹐在國防計劃中曾將預想敵國認定 "首為陸海相接而有滿蒙問題、山東問題及其它多數利害沖突問題之日本"﹐〔1〕但 蔣介石從維護其統治出發﹐認為"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在"九一八"事變前後采取不抵 抗政策。當日本制造"萬寶山事件"和"中村震太郎間諜事件"﹐鼓動朝鮮排華浪潮、侵 佔東北的徵兆已相當明顯時﹐卻於1931年7月11日致電張學良﹕"現非對日作戰之時﹐ 以平定內亂為第一"﹔〔2〕8月16日再電張學電﹕"無論日本軍隊以後如何在東北 尋舋﹐我方應不予抵抗﹐力避沖突。"〔3〕"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夜﹐張學良向蔣介 石請示如何處理時﹐蔣介石復電指示"相應處理"。張學良後來解釋說﹕"所謂相應處理 之意﹐就是根據情況適當處理。換言之﹐就是中央不負責之意。"〔4〕其實﹐很顯然 ﹐蔣介石前曾指示張學良不要抵抗﹐這時僅說"相應處理"﹐實際上仍是不要抵抗之意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一面"命令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沖突"﹐一面向國際聯盟及 非戰條約締約國提出申訴﹐希冀"利用國際幹涉"﹐"壓迫日本從東北撤軍"。〔5〕但 國際聯盟無力阻止日本的侵略﹐日本不僅不撤兵﹐反而發動了"一‧二八"事變﹐並繼 續向熱河等地進攻。這時﹐國民黨當局開始感到中日戰爭可能難以避免﹐於是改不抵 抗政策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針。〔6〕蔣介石曾多次闡述他采取這一方針的 理由。他說﹕"中國國防力量薄弱"﹐如與日本作戰﹐"必至沿海各地及長江流域在三日 內悉為敵人所蹂躪"﹐"日本在十天以內便可以亡中國"﹔〔7〕"中國沒有現代作戰的 條件﹐不夠和現代國家的軍隊作戰"﹐"在如此情況下﹐自己沒有一點準備﹐沒有一戰 國防……說可以和日本正式開戰﹐真是痴人說夢"。〔8〕汪精衛的解釋則是﹕"因為 不能戰﹐所以抵抗﹐因為不能和﹐所以交涉"﹐"宣戰和抵抗不同﹐宣戰要量力而行﹐ 抵抗則不必量力而行"﹐"不抵抗固然失地﹐抵抗依然也會失地﹐但是抵抗而失地﹐總 比不抵抗而失地強的多"。〔9〕由此可見﹐這一方針雖較完全不抵抗有所發展﹐但仍 然是"攘外必先安內"的產物﹐其基本精神是消極抵抗、積極謀和﹐核心思想是謀求妥 協﹕為了爭取不太嚴苛條件下的妥協﹐需要有限度的抵抗﹐而抵抗則以不至擴大戰事 和有利於妥協為目的。在這種方針指導下﹐中國人民和軍隊雖曾進行了許多英勇的局 部抗戰﹐但多以妥協告結束。但是﹐中國的局部抗戰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日本侵 略者﹐而且推動了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斷高漲﹐同時也促使國民黨逐漸改變其 對日方針的內涵﹕攘外的比重逐步增多﹐抵抗的成分漸漸加強﹐終於導致中華民族抗 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迎來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新局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和廣大東北義勇軍違背蔣介石、張 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奮起抗戰。國民政府軍第19路軍、第5軍的淞滬抗戰成為局部抗戰 時期的第一次高潮﹔1933年1月﹐部分東北軍的榆關抗戰和國民黨指揮的長城抗戰﹐以 及國民黨中愛國將領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下發動的同盟軍抗戰﹐成為局部抗戰時期的第 二次高潮。《塘沽協定》的簽訂﹐不但令全國人民痛心疾首﹐蔣介石也為因妥協造成 的喪權辱國而感到難向國人交代。1933年6月6日﹐他給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朱培德 的電報說﹕"以後軍事整理與建設﹐應確定方案﹐按期推行﹐雪此奇恥。"〔10〕於 是在"安內"的同時﹐開始籌劃抗日準備。 日本為實現其征服中國的野心﹐當然不會因國民黨的忍讓妥協而停止侵略﹐相反 地認為中國政府軟弱可欺﹐更促使其積極活動。1935年《何梅協定》達成後﹐蔣介石 曾派丁紹仞攜帶其所擬的"和平提案"送交日本政府﹐企圖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中日爭端 。提案除準備"停止排日教育"、"中日經濟提攜"和"締結軍事協定"外﹐還提出"東北問 題中國暫置不問"的妥協條件。〔11〕日本不僅因蔣介石不承認"滿洲國"而予以拒絕 ﹐而且公開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企圖使華北脫離中央政府﹐成為第二個"滿洲國"。 這就促使本來就受全國各階層愛國人士抗日情緒高潮影響的蔣介石在抗日的道路上再 前進一步。 6月21日﹐他在給何應欽的電報中說﹕如按日本的做法﹐"華北實已等於滅亡"﹐認 識到"今後對日再無遷就之必要"。〔12〕8月1日﹐中共中央又發表了《為抗日救國 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內戰﹐組織全中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抗 日聯軍﹐集中一切國力為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而奮鬥。11月﹐國民黨五中全會上﹐蔣 介石在對外關系的報告中說﹕"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 關頭﹐亦不輕言犧牲。"在五屆二中全會上蔣介石又說﹕"中央對於外交所抱的最低限 度﹐就是保持領土、主權的完整﹐任何國家要來侵略我們領土主權﹐我們絕不容忍… …假如有人強迫我們簽訂承認偽滿洲國等損害領土主權的時候﹐就是我們不能容忍的 時候﹐就是我們最後犧牲的時候。"〔13〕從此﹐國民黨及國民政府的對日政策發生 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盡量設法拖延戰爭的爆發﹐以爭取時間(如1936年7月蔣介石就 曾對幫助中國改革幣制的英國人李滋羅斯說﹕"對日抗戰是絕不能避免的﹐由於中國的 力量尚不足擊退日本的進攻﹐我將盡量使之拖延"〔14〕)﹔一方面加緊進行抗戰準 備。正是在這種情況下﹐1936年11月間發生了晉綏軍的綏遠抗戰﹐掀起了局部抗戰時 期的第三次高潮。三戰皆捷﹐給予日本操縱下的偽蒙軍隊以殲滅性的打擊﹐獲得了局 部抗戰時期惟一一次完全的勝利﹐預示著全面抗戰的即將來臨。毛澤東稱之為"全國抗 戰之先聲"﹐並說﹕"四萬萬人聞之﹐神為之旺﹐氣為之壯。"〔15〕 綏遠抗戰之前﹐蔣介石見"中日戰爭已無法避免……乃一面著手對蘇交涉﹐一面亦 著手於中共問題的解決"。〔16〕1936年1月﹐派鄧文儀至莫斯科﹐通過潘漢年 與中國共產黨聯系﹔不久﹐又通過宋慶齡的關系﹐派董健吾至陝北直接與中共中央聯 繫。中共中央遂派潘漢年為代表﹐與國民黨代表陳立夫等在南京、上海談判。後又發 生西安事變﹐國民黨終於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同意中共關於"停止內戰﹐一 致抗日"的主張﹐開始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中國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舖平了道路。 從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至1945年中國獲得抗戰勝利的8年中﹐正面戰場的作戰 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至1938年10月武漢失守為第一階段﹐ 武漢失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第二階段﹐太平洋戰爭開始至日本投降為第 三階段。 第一階段內﹐日本侵略軍憑借其武器裝備的絕對優勢﹐連續發動進攻﹐企圖在三 兩個月內擊敗中國軍隊﹐攻略若幹重要城市﹐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以達其速戰速決的 戰略目的。中國軍隊則在"持久消耗戰略"的總方針下﹐節節防守﹐堅強抵抗﹐"爾後主 動轉進﹐以消耗敵人戰力﹐保存我軍主力﹔以空間換時間﹐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 ﹐〔17〕正面戰場的防御、敵後遊擊戰的展開粉碎了日軍的速戰速決﹐使其陷入中 國抗日戰爭的泥淖中而無力自拔﹐不得不同中國進行一場它極不願意的持久戰。 "七七"事變發生後﹐日本五相會議決定動員40萬軍隊用於侵華戰爭。7月30日攻陷 平津後﹐日軍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分向山西、河南、山東進攻﹐同時增兵華東 ﹐進攻上海。11月12日攻佔上海﹐1個月後又佔領南京﹐並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 殺事件。1938年3月﹐由山東南下的日軍在台兒莊遭到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中國獲得 了正面戰場開戰以來的一次最大的勝利﹐使狂妄驕橫的日軍初步認識了中國軍隊和人 民的抗戰意志。不久﹐日軍南北夾擊﹐打通了津浦路﹐佔領了徐州。至10月底﹐攻佔 了廣州及武漢。在這期間﹐正面戰場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的戰役主要有平津作戰、南 口爭奪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忻口會戰、太原保衛戰、徐州會戰、豫東會戰和 武漢會戰。中國軍隊的廣大官兵以英勇頑強的獻身精神﹐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遲 滯了裝備、訓練均優越的日本侵略軍﹐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表現出中華 民族抵抗外來勢力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中國軍民激揚的愛國主義精神。 但是﹐由於國民黨統帥部在具體作戰指導上大多采取了與總的戰略方針不相適應 的單純陣地防御﹐導致軍隊損耗過大﹐16個月中傷亡將士110餘萬﹐空軍飛機和海軍艦 艇基本上喪失殆盡﹐而這一切並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要達到持久消耗戰略的目的﹐ 本應在戰役戰鬥上采取積極的攻勢防禦﹐以外線進攻的運動戰為主﹐以必要的陣地戰 為輔﹔而國民黨統帥部卻采用了與敵人硬拼消耗的陣地戰﹐企圖以戰役上的持久達到 戰略上的持久。這種陣地的持久消耗的作戰固然能起到消耗敵人、爭取時間的作用﹐ 但並不適合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與擁有地、空強大火力的日軍對拼消耗﹐以爭一城 一地之得失﹐對持久抗戰是很不利的。蔣介石自己後來也認為﹕"在湘北戰爭以前﹐我 們的戰略、戰術是取守勢的﹐多少是被動的"﹐"處處隻是消極防守﹐陷於被動"。〔18〕 白崇禧對此曾作過總結性的發言﹐他說﹕"我們軍事上的失敗﹐可說是由於我們所採取 的戰術不能與我們的最高戰略相適應。"〔19〕 儘管統帥部的作戰指導方針有失誤之處﹐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損失﹐但這 一時期正面戰場的戰鬥對抗日戰爭的第一階段起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沉重打擊了日 本法西斯的狂妄氣燄﹐粉碎了日本侵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其次﹐對中國共產黨 敵後戰場的建立、發展起了支援作用﹐而敵後遊擊戰爭的開展也支援了正面戰場﹔再 次﹐中國軍隊英勇抗戰的業績獲得了國際的讚譽﹐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尊嚴﹐也極 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繼續抗戰和爭取最後勝利的信心。 第二階段﹐日本佔領廣州、武漢後﹐戰區擴大﹐戰線延長﹐正面戰場上中國主力 部隊未被消滅﹐國民政府也沒有屈服﹐仍在繼續抗戰﹔敵後戰場的遊擊戰嚴重威脅其 後方﹐日軍必須使用大量軍隊方能保持"點"、"線"的統治。侵華日軍駐地分散﹐兵力 嚴重不足﹐加上國內經濟因戰爭消耗而逐次下降﹐勞力不足﹐資源匱乏﹐因而已無力 發動大規模的全面進攻﹐被迫放棄速戰速決的方針﹐停止戰略進攻﹐改取戰略持久作 戰﹐對國民政府采取以政治進攻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對正面戰場實施局部有 限攻勢﹐不再以攻城略地為主﹐而以打擊和削弱中國軍隊的"反消耗戰"為主﹔積極扶 植偽政權﹐鞏固既佔領地區的統治﹐大力掃盪佔領區內的抗日遊擊部隊﹐並實行經濟 掠奪政策﹐妄圖達到"以華制華"和"以戰養戰"的目的。 武漢失守後﹐國民黨統帥部在南岳召開了有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等參加的軍 事會議﹐總結前一段的作戰﹐制定第二階段的戰略。會議認為﹕"抗戰第二期﹐敵人速 戰速決戰略﹐已變為以戰養戰﹔戰略攻勢﹐已變為戰略守勢"﹐〔20〕決定第二期的 基本戰略方針仍為持久消耗戰略。但在消耗敵人這一問題上﹐認為"武漢會戰以前﹐我 軍全取持久抵抗﹐逐步退軍﹐向敵行退卻消耗"﹐現在應轉變為"攻勢消耗戰"。〔21〕 為此﹐要求"對敵主動發動有限度的攻勢或反擊"﹐〔22〕同時對軍隊進行整訓﹐實 施輪番作戰﹐並加緊建立新軍﹐準備反攻。在作戰指導上﹐也較第一階段有較大的發 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要求正面部隊加強縱深配備﹐層層設防﹔二是要求第 一、二線防守部隊在消耗當面之敵一部兵力後﹐即退入兩側山區﹐擔任側擊或在敵後 進行遊擊戰﹔三是要求掌握大量機動部隊﹐以便不失時機地將其投入戰鬥﹔四是要求 當敵人撤退時立即轉為追擊﹐退入山區的部隊實施側擊、堵擊﹐共同圍殲敵人。薛岳 將這一戰術稱為"天爐戰法"。〔23〕 在此期間﹐正面戰場的主要戰役有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南寧 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棗宜會戰、上高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及中條山會戰。1939 年間基本上執行了南岳軍事會議的戰略方針﹐抗戰相當積極。冬季攻勢作戰﹐僅使用 正面攻擊部隊第三、第九、第五3個戰區約60個師的兵力﹐即"給日軍以很大衝擊…… 成為日軍對中國軍戰鬥力重新認識的一個機會"﹔〔24〕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戰和 南寧會戰也都由防禦戰鬥發展為進攻戰鬥。但是﹐由於歐洲戰爭的爆發﹐美國對日態 度日趨強硬和國民黨反共傾向的發展﹐從1940年起﹐國民黨統帥部的對日戰略由積極 整軍、準備反攻﹐倒退為靜觀時局、保存實力、待機而動的方針﹐作戰轉向消極、被 動。 第三階段﹐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國際、國內形勢都發生了變化。日本在政治誘 降與軍事打擊均不能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而又找不到擺脫被動局面的辦法時﹐歐洲戰場 的德軍正處於戰略進攻的頂峰時期﹕法、荷等國已經投降﹐英國也危在旦夕﹐侵蘇德 軍已佔領烏克蘭、逼近莫斯科﹐似乎很快即可稱霸歐洲。日本的決策者們認為這是奪 取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大好良機﹐以為一旦控制了東南亞等地的豐富資源﹐就可以確立 "長期不敗的態勢"﹐爾後再利用這一成果解決中日問題﹐迫使國民政府屈服﹐遂突襲 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戰爭初期﹐日本海、陸軍連連勝利﹐幾乎將美、英、荷 在太平洋地區的軍隊全部殲滅。於是著手進行在中國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略進攻的準備 ﹐企圖於1943年夏﹐由華北方面軍奪取西安、延安、成都﹐華中方面軍奪取重慶﹐以 迫使中國屈服。但是1942年下半年﹐日本在太平洋的作戰開始轉向被動﹔德軍在蘇聯 亦被阻於斯大林格勒﹐並遭反攻﹔日軍在中國敵後戰場發動了5次"治安強化運動"﹐ 消耗、損失了大量人員、物資﹐但仍未能實現殲滅中共軍隊的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的 企圖﹐日本大本營不得不推遲以至停止其進攻陝西、四川的計劃。1943年秋季後﹐整 個戰局對日本更為不利﹔在中、美空軍聯合打擊下﹐中國戰場上的制空權逐漸為中國 掌握﹔至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權亦基本喪失﹐其海上交通線已難以 維持。身處東南亞的日軍有與本土失去聯系的危險﹐轉而寄希望於中國大陸交通線﹐ 因而發動了"1號作戰"﹐在1944年下半年打通了平漢、湘桂、粵漢路﹐正面戰場損失巨 大。1945年5月間﹐德國投降﹐太平洋方面美軍已攻佔硫黃島﹐登陸沖繩島。日本面臨 "本土決戰"﹐其大本營遂下令收縮戰線﹐撤出湖南、廣西﹐江西方面湘桂、粵漢沿線 日軍將兵力轉用於華中、華北。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國民黨統帥部隊認為勝利在望﹐抗戰積極性有所增強﹐獲 得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並派出遠征軍入緬﹐支援盟軍作戰。但是﹐太平洋戰爭 前期美、英、荷軍節節失利﹐而盟軍又采取的是"先歐後亞"戰略方針。國民黨統帥部 大為失望﹐因此在對日抗戰上又轉為以保存實力為主的消極應戰。當日軍發動打通大 陸交通線的"1號作戰"時﹐因國民黨決策者們有保存實力和依賴美國、坐待勝利的思想 ﹐所以在精神、物質上均缺乏足夠的準備﹐雖然對日軍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抵抗﹐有的 部隊打得極為英勇頑強﹐但總的來說則是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潰退。8個月內﹐中國軍 隊喪失了7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160座城市、7個重要空軍基地和36個軍用機場。雖然 日軍並未能達到其總的戰略企圖﹐但在反法西斯戰爭全局極為有利的形勢下﹐中國軍 隊發生如此潰敗﹐造成極不良的國際影響。 在第三階段中﹐正面戰場的主要戰役有第三次長沙會戰、遠征軍入緬援英作戰、 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緬北滇西反攻作戰和抗擊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 戰(豫湘桂會戰)。中國遠征軍兩次入緬作戰﹐對打通中印公路、保障國際通道、支援 盟軍在東南亞作戰起了重要作用。當日軍收縮戰線、北撤兵力時﹐正面戰場的中國軍 隊發動局部反攻﹐於1945年5月收復南寧﹐6月收復柳州﹐7月收復桂林。8月14日日本 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04.71.17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