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einkel (新的operation)》之銘言: : ※ 引述《Kevin1103 (隨風而逝)》之銘言: : : 封常清在洛陽敗得很慘,殘部不多。 : : 外加高仙芝帶去潼關的部隊,我認為在潼關的蕃漢兵,應該是各半。 : : 另外,所謂的擴騎,如果我記得不差,好像在楊國忠,征南詔時,差不多都打光了。 : : 這點在通典兵志中應該寫得蠻詳細的。 : : 實際上,還是有些差異的,不一定盡如史書上所說的編制 : : 詳細的情形,你可以去看張國剛跟李景秀的書 : 不一定盡如編制,但是編制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讓我們知道一鎮大概的實力 : 新卒十一萬+封常清殘部+京軍一部,佔哥舒翰集團的四分之三(約十五萬) : 不是個誇張的比例 : 那邊兵能有多少?   我從頭說一遍好了。   我們先看看高仙芝帶了多少兵去。   十二月,丙戌,高仙芝將飛騎、擴騎及新募兵、邊兵在京師者合五萬人,發長安 。上遣宦者監門將軍邊令誠監其軍,屯於陝。(資治通鑑.卷二一七)   哥舒翰的兵力,一共包含了高仙芝帶去的兵,還有封常清的殘部。封常清在洛陽 徵的兵素未訓習,不堪接戰,我懷疑在那場大敗之後,還能剩下多少兵力。   那麼除了上述的那些兵力,哥舒翰的二十萬兵力怎麼來的?   王思禮、鉗耳大福、李承光、高元蕩、蘇法鼎、管崇嗣為屬將,火拔歸仁,李武 定、渾萼、契苾寧以本部(注意,這邊寫的可是本部)隸麾下,凡河隴、朔方奴刺等 十二部兵二十萬守潼關。(新書.卷一三五)   十二部兵,照章羣書上的說法,參之「安祿山事蹟」(資治通鑑的材料很多是抄 這本),應為:奴刺、頡跌(阿跌)、沙陀、契苾、渾、蹄林(蹛林,思結別部)、 奚結、蓬子、處密、吐谷渾、思結。   「安祿山事蹟」中是這麼寫的:   是月,我以京兆尹牧榮王琬為行營元帥,以河西、隴右節度使西平王哥舒翰為副 元帥,領河隴諸蕃部落:奴刺、頡跌、朱邪、契丹、渾、蹄林、奚結、沙陀、蓬子、 處密、吐谷渾、結等二十三部落蕃漢兵二十一萬八千人,鎮于潼關。(羣案:「通鑑 」考異引「祿山事跡」云十三部,恩結作思結,蹄林作蹛林,契丹作契苾)   那這些軍隊,隨著哥舒翰沒於潼關之後,河隴的情況是如何?   資治通鑑二一八是這麼說的:   王思禮至平涼,聞河西諸胡亂,還詣行在。初,河西諸胡部落聞其都護皆從哥舒 翰沒於潼關,故爭自立,相攻擊,而都護實從翰在北岸,不死,又不與火拔歸仁俱降 賊,上乃以河西兵馬使周泌為河西節度使,隴右兵馬使彭元耀為隴右節度使,與都護 思結進明等俱之鎮,招其部落。   由是看來,似乎河西、隴右軍的主力淪沒之後,一時之間,唐室也無力控制這個 地方,和你認為的被消滅的只是先鋒軍,後續來的才是主力,有很大差異。   那我們再來看看,哥舒翰敗於潼關,造成什麼影響。   首先,哥舒翰手下的十二部兵,完完全全是河西、隴右軍的主力。   怪了,前面不是說還有朔方軍嗎?   章羣是這麼說的「首先要說明,哥舒翰所統領的,並不包括朔方軍在內。新書所 說的”河隴、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是因為阿跌等部,在朔方境內,並非朔方軍。   這就如我先前所說的,各大兵鎮有其員額,但一旦有事時,是可以從其”責任區 域”徵調官健,或當地的部族兵,如上述的阿跌,就是屬於朔方軍的管轄區域,所以 才說不能單純拿史書上記載的各鎮員額來作算術。   章羣後面接著說:   潼關之敗的結果是:除神策一軍外,河西、隴右二節度使下的嫡系部隊,從此消 散無存,河隴諸將,如李光弼、王思禮等,以後所指揮的並非原來的部屬。   嫡系部隊之說,能否成立?   當僕固懷恩反叛以後,廣德二年,復以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子儀說:「懷恩本臣 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鋒刃相向,以此知其無能為也。」(通鑑卷.二二三) 既以部屬,視為私人部曲,則當時將帥與士卒間的關係,由此可見。而所謂部曲者,也 等於說是嫡系部隊。   潼關之役以後,河隴部隊,是否確然消散無存?(這篇討論串最大的爭執點)且 先說”行營”之名。「通鑑」說:   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徵發入援,謂之行營。(卷二二三)   譬如李嗣業率領入勤王室的,稱為鎮西、北庭行營。這一部份兵,轉戰各地,後 來駐屯涇原,兼有涇原節度使之號,建中四年以賞少作亂,朱泚用之反叛,德宗因而 出奔奉天。計鎮西、北庭之兵,有”行營”之名,歷三十年而不改。   至於河西、隴右則不然,自潼關失守以後,除王思禮一度被任為河西、隴右、伊 西行營兵馬使外,其後再無河西、隴右行營之名。這說明河、隴部隊確已消散無存。   部隊雖然無存,將領則仍有戰功。潼關失守以後,河隴諸將的戰功,大半都從追 隨李光弼而得,光弼功勲,則由遷節朔方開始。光弼以河隴舊將,因無嫡系部隊,入 朔方幾同於奪軍,朔方一軍之難下,也幾乎等於河北諸鎮之不可奪。這種情況,使僕 固懷恩與河隴諸將處於對立的局面,間接造成了懷恩的反叛。(這也是我之前所說 日後要引出很多問題之所由)   PS.以上章羣的說法,見章羣著:《唐代蕃鎮研究》一書   照你的說法,河隴軍在潼關之役後,還頗精實,可以支援反攻長安(我不知道你 那十五萬人的說法是根據那裡來的),那李光弼又何必奪朔方軍之兵權。OK,要補強 我的說法,我們再來看另一本書,這本是「唐代史事考釋」,作者是黃永年。這個 作者是陝師大的教授,唐史圈中的老妖怪之一,師承自呂思勉、童書業、顧頡剛等 人,他的特色是對史料的掌握能力很強。他在這本書中的《論安史之亂的平定和河 北藩鎮的重建》一文中,寫這方面寫得很詳細。   限於篇幅,我只挑跟討論串有關的重點講。   首先回紇騎兵入援的數量,約四五千人。收取兩京的重要戰役「新店之戰」中, 據《新書.回紇傳》中記載:賊眾大敗,軍而北坑,逐北二十餘里,人馬相枕籍,蹂 踐而死不可勝數,斬首十餘萬,伏屍三十里。   黃永年認為,盡管所說,斬首十一萬,有所誇大,回紇的戰功仍不容抹殺,因為 不靠回紇,朔方軍未必有獨立攻取兩京的勇氣。杜詩《憶昔》:憶昔先皇幸朔方,千 乘萬騎入咸陽,陰山驕子汗血馬,長驅東胡胡走藏。還是肯定了回紇的功績。   黃永年之所以認為斬首十一萬此說誇大的原因在於,同一事件,就安祿山事蹟所 說,安慶緒之眾,只有十萬。《舊唐書.郭子儀傳》中也只說安慶緒悉其眾十萬。怎 麼可能有十一萬被斬首?如真有,叛軍就差不多被殺完了,但以後官軍與叛軍作戰仍 要花很大氣力,可見新店之役後,叛軍仍保有強大實力,斬首十一萬之說不真實。   如上所說,如照你講,河西隴右軍尚在,那朔方軍跟他們哥倆好,一起反攻兩京 應該是信心十足,又何必重視回紇的四、五千騎兵?黃永年也不會在這邊添上一句「 朔方軍未必有獨立攻取兩京的勇氣」。至於重用回紇軍的下場,大家都知道,就是這 批邊彊民族,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財物不可勝計。(新書.回 紇傳)   而且這群助戰友軍,打完了新店之役,也不一鼓作氣直搗范陽,反而藉故推託回 靈夏取馬,實際是跑回家去享受一番。唐軍對他們,也是無可奈何。而且這次的燒殺 給兩京帶來很大的打擊。所以偉大的愛國詩人杜甫才會在《即事》一詩中,慨嘆這次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   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人憐漢公主,生得渡河歸,秋思抛雲髻,腰支剩寶衣 ,群凶猶索戰,回首意多違。   好個回首意多違,可是沒辦法,要平定安史之亂,回紇的力量還是必需借重。看 看如果不借重回紇軍,官軍獨立反攻成什麼樣?   安祿山事跡,卷下:   至德二年......,十月六日,又收東都,安慶緒空東都遁於河朔,......疲卒才 一千,騎士三百而已,至滏陽縣界,時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屯卒一萬,軍馬三百在滏陽 ,慶緒處必死地,謂諸弟曰:「一種是死,不如刀頭取決。」遂與慶和等三人領家童 數百,設奇計大破官軍,光弼大潰。澤潞節度使王思禮營相去四五里,知光弼敗,一 時分散。慶緒遂分八道曳露布,稱破光弼、思禮兩軍,收斫萬計,營幕儼然,天假使 便,無所欠少,況回鶻已走,立功不難,其先潰將士,於相州屯集。   可憐,瞧瞧官軍,少了回紇五千騎兵助陣,成了什麼樣?   這也是後來唐軍要一再向回紇借兵的原因。所以總結上述,可以發現河西、隴右 兩軍,確實在潼關之役中,大部消亡,而你所說的反攻兩京,平定安史之亂,其實主 要依賴的除了朔方一支孤軍外,還是回紇的力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3.99 ※ 編輯: Kevin1103 來自: 140.123.223.99 (04/13 18:43) ※ 編輯: Kevin1103 來自: 140.123.223.99 (04/13 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