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資治通鑑卷二二○是這麼說的: 丁亥,元帥廣平王 叔將朔方等軍及回紇、西域之眾十五萬,號二十萬,發鳳翔。 ......庚子,諸軍俱發;壬寅,至長安城西,陳于香積寺北澧水之東。李嗣業為 前軍,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後軍。 依其部陣,我大概推估前軍組成,主要是從安西、北庭二鎮所調來的兵,因這二 個”行營”是跟隨李嗣業入師勤王的。郭子儀所率的中軍,是朔方軍,殆無疑義, 比較有爭議的是後軍,王思禮的部隊。王思禮是河西、隴右系統的武將,我認為 他所率領的兵力,是河西、隴右兩軍的殘餘,也就是後來被編入神策軍的部份, 這部份並不多。 章羣在《唐代蕃將研究》一書,頁290是這麼說的:      王思禮與李光弼,都出身於河西、隴右,已見前文。   河隴與朔方,大概很有些不同。河隴勤王之師,最完整者祇有神策一軍,除 此一軍之外,其他諸將,可說無復部眾。以李光弼為例,至德元載出井陘,用的 是朔方兵,而非自己的部眾。到乾元二年七月,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本來祇 是易帥,而困難處等於奪軍。「通鑑」記光弼初至,左廂兵馬使張用濟,”與諸 將謀以精銳突入東京,逐光弼”,光弼斬用濟,命部將辛京杲代領其眾。又記僕 固懷恩見光弼,令蕃、渾五百騎隨後,戒備之甚嚴。可見光弼得朔方一鎮之不易 。其後,懷恩嫉光弼功,上元二年,遂有邙山之敗,光弼不能不去,次年再用郭 子儀,八月,子儀被留京師,於是朔方之眾,入於僕固懷恩之手。時辛雲京為河 東節度使,李抱玉為澤潞節度使。懷恩與雲京及抱玉之不相得,和他與李光弼之 不相得,可說出於同一原因,即朔方軍自成一系統,對於已失部眾的河隴諸將, 自有其排斥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