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einkel (新的operation)》之銘言: : ※ 引述《Kevin1103 (隨風而逝)》之銘言: : : 哥舒翰在潼關的兵,據《安祿山事迹》,正確的兵數是二十一萬八千人。 : : 「領河、隴諸蕃部落奴刺、頡、跌、朱耶、契苾、渾、蹛林、奚結、沙陀、蓬子 : : 、處蜜、吐谷渾、思結等一十三部落,督蕃漢兵二十一萬八千人,鎮於潼關。」 : : 另外,哥舒翰率八萬先發是天寶十四年十二月癸卯的事,而靈寶西原之戰是隔年 : : 六月的事,這中間諸道兵還在集結(哥舒翰拒不出戰的理由之一),你要據八萬 : : 那條史料,說河隴兩鎮最多只派八萬,證據力不夠。 : : 至於天武軍剩下的到那邊去了,這部份我還要再查。 : 如果說河隴諸軍因道遠未集,那這八萬人之中就沒多少邊兵蕃軍囉? : 長安四週又哪兒來的八萬京軍? : 照你這個解釋,這八萬人中,新卒搞不好佔大多數 : 你仍無法改變河隴兩鎮連同編制外人員只來了5~6萬人的計算結果 諸軍道遠未集是沒錯,這是哥舒翰的藉口之一,可能有部份到了,有部份還在路上 詳細的情形,史料沒說,也不便推測 不過這不是我的重點 我的意思是,你拿哥舒翰十二月發兵八萬 要證明河隴軍就這八萬,是行不通的 因為到靈寶西原之戰,中間隔了六個月,這六個月足夠後續的部隊跟上了 這很難懂嗎? 不知道你這段想表達什麼 : :   黃永年的《涇師之變發微》這篇文章,裡面討論到朔方軍。 : :     : :   朔方兵是朔方節度使管下的部隊,朔方節度使則是安史亂前久已設置的九節度之一。 : : 當時朔方兵屯靈、夏、豐三州(靈州在今寧夏西部、夏州在今內蒙西南部,豐州在今內蒙 : : 西北部),東聯鄰鎮河東以對付回紇(回紇之前是復興之後的東突厥),西援河西,隴右 : : 以對付吐蕃。據《通鑑》卷二一五天寶元年正月壬子條所記,朔方節度兵六萬四千七百人 : : ,次於范陽、隴右、河西而居第四位,這應是當時中央的統計,實際上恐不止此數,如郭 : : 子儀就有「朔方......開元、天寶中戰士十萬,戰馬三萬」之說。(《舊唐書》卷一二○ : : 〈郭子儀傳〉大曆九年上封事) : 無論你有戰士十萬或是一百萬,超過六萬四千七百的都算"編制外" : 明末總兵左良玉所部兵額四萬,卻可以號稱到二十萬,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 可是,假如你有兵八千,編制卻只有六千,今天你應政府之令,率四千人入衛, : 假設你帶了兩千私卒(因為他們忠誠可靠)及兩千額兵,對編制的影響有多少? : 是兩千而非四千 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我舉此只是要說明,朔方軍實力決非僅止你拿計算機在那邊算的六萬四千七百人 所以朔方軍是有能力應付皆下來的戰鬥,而非你一開始在那邊說的朔方軍只有六 萬四千多人,就算全部拉去也填不上那個數字。 不過也正因如此,朔方軍終究只有一軍之力 因此唐軍後來,只能靠安史集團內部鬥爭,以及招降納叛來對付他們 甚至,還被迫以安撫的手段,養虎貽患 : :   既然節度使可以私自養兵,那麼錢從那裡來? : :   ......,現在兼領了河北采訪處置使,整個河北道的行政財賦大權也就全歸節度使 : : 直接掌握,再兼上河北支度營田使和河北海運使,營田、海運這兩宗特殊的財源也歸所 : : 有,幽州節度使就成為權力前所未有的河北全道最高軍政長官。 : 我說的話還在上面:"從地方搞錢或向上頭騙錢" 我沒說你說的不對, 我所要說的是,自從設諸節度使之後 節度使的威權就很大,要搞錢也是明目張膽的搞 這是朝廷賦予之的權限 還有,扯這個已經離題了 總之他們養得起就對了 : : 嗯,這邊是”號稱” : : 等到六月開戰時,據通鑑根據的《安祿山事迹》上面說是二十一萬八千人。 : : 哥舒翰發兵八萬是天寶十四年十二月的事 : : 靈寶西原之戰是隔年六月,這六個月時間,我想其餘的河隴軍到位,時間應該 : : 是夠了。 : : 那天武軍其餘的跑去那了,的確可疑,這點我還要再去跟人請教一下。 : : 不過你要以此推論哥舒翰手下的河隴軍,就那八萬,證據力還不夠,因為後來有太多的 : : 證據顯示河隴軍在此一役,幾乎全滅。同樣的,哥舒翰出發時,據通鑑講是帶八萬兵力 : : ,不過中間隔了六個月,時間上,要其餘的河隴軍到位,時間也應該夠了,所以才會從 : : 當初的”號稱”二十萬,到《安祿山事迹》所說的二十一萬八千人。 : : 還有,有一點我必須提醒你,《資治通鑑》關於這部份,有的抄《肅宗實錄》,有的抄 : : 《安祿山事迹》,有的抄別的;史料的記載,有的也不能盡用,相互對讀過後,會有錯 : : 誤。 : 我可沒說"河隴軍就那八萬" 你說潼關的河隴軍就哥舒翰帶去的那八萬 其餘的都是天武軍+封高所部,這也是你按完計算機後,自己相信的。 你不是一直堅持河隴軍在潼關,只有那點特遣部隊,潼關之敗後,大部尚存嗎? 這可是主要的爭點所在 我從頭到尾只是在說明一件事,就是河隴軍在潼關之役後,幾乎全滅,只剩 下面這些 1.哥舒翰打敗仗後的八千贏兵(這八千人,後來怎麼了,史書沒交待) 2.李嗣業從河西帶過去的五千兵力 3.神策軍(可能將上面兩部份也編進來了也不一定) 你要說河隴軍大部尚存,也行;我前面說了,把你的論點集合起來, 洋洋灑灑的寫他一篇 也許能轟動唐史圈也說不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3.223.99 ※ 編輯: Kevin1103 來自: 140.123.223.99 (04/16 02:43) ※ 編輯: Kevin1103 來自: 140.123.223.99 (04/16 02:46)
BillHuang:別這樣酸人125.228.115.131 04/16 03:30
eupti:我是覺得還好 140.112.211.75 04/16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