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南京的地理形勢是不錯 有河有山 還有長江天塹 就戰術而言是很好守 但歷史上有一個諷刺的現象 以南京為都的朝代都不長久 甚至南京這座城 很容易丟 這其實是個矛盾的現象 要解釋這個現象 我認為必須把江淮地區的地理形勢作整個通盤的考量 中國兵家向來有一句話 ”守江必守淮” 淮河如果守不住 那麼就算有長江也沒用 守淮有二線 一線是淮北 以徐州作為樞紐 徐州本身也是座險城 但是交通四通八達 不是很好守 但控制徐州有一個關鍵的意義 南方的政權 只有控制有徐州 北伐才有機會取得戰果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這本書相當推薦)中 考察了東晉以及整個南北朝的情勢 得了出徐州的是否佔有 是南北雙方軍事上強弱的關鍵的這個結論 淮南這線則是守壽春(壽陽) 這個據點是整個淮南防線的樞紐 徐州跟壽春只要不丟 就算北人南下 即便到了瓜步(渡江通常都在這點) 也不敢渡江 守淮南的另個重點在淮西(有座重要的城 一時忘了名字) 如果不幸壽春丟了 只要控有這城 壽春仍然可以恢復 如果兩淮都丟了 那麼就只剩下守江這道防線(險城有京口、鍾離等) 但局勢一但敗退到守江 整個戰略上己經輸了 就算南京本身是座險城 也於事無補 戰略上的失敗 戰術面是無法挽回的 南京的失守 只是時間早晚 想這瞭解這方面的問題 可以去看胡阿祥的書 他寫得很精采 --- 兩淮還有重要的意義 南北雙方 誰掌握了兩淮 便可以在經濟實力上壓過對方 ※ 引述《huang0505 (1234)》之銘言: : 推 armed:根據某部武俠小說顯示,不是應該就是襄陽嗎? 07/21 10:28 : → armed:那為何南京老是成為亡國之都?守城沒守過一個月以上? 07/21 10:29 : → MilchFlasche:因為政權依恃天險而走向腐敗,有一天天險也沒用 07/21 10:54 : 推 ZMittermeyer:我覺得南京的險要都是政治吹噓....平原上的孤城一座 07/21 11:37 : → ZMittermeyer:南京最難守,北京次之,君士坦丁最易 07/21 11:39 : 南京不會比北京難守吧 : 有篇講述南京地理的文章名為《述金陵之形勢》。文中寫道:“古所謂龍盤虎踞之都,敵 : 人難於攻取者,即金陵也。今考其形勢,雨花臺峙於南,清涼山障於西。富貴山獅子山並 : 列於北。而其所以倚之為險者,厥惟長江。蓋九洑洲、草鞋峽、燕子磯諸處,為江口要隘 : 。敵艦來此,江上巨浪進發。即不得近。況沿江而下,有狼福二山,溯江而上,有東西梁 : 山,尤在可守乎。此金陵形勢所以佳也。” :   翻譯成白話,這篇《述金陵之形勢》的課文,就是解釋“龍盤虎踞之都”的南京地勢 : 何以險要佳絕的原因:由於雨花臺、清涼山、富貴山、獅子山,特別是長江,圍繞南京城 : 周圍,形成南京的天然屏障,使得南京在地理形勢上具有了其他城市沒有的易守準攻的蝕 : 特優勢。 : 鐘山龍蟠﹐石頭虎踞。鐘山在南京百姓心中是一座神聖的山﹐獨踞一方標志五岳﹐廟宇很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鐘毓一處,在世 : 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 多﹐過去皇帝第一天登基﹐第二天就要去鐘山祭祀拜天。石頭城名源于石頭山﹐是南京的 : 門戶﹐地勢十分險要﹐古來要守南京﹐必守石頭城。南京有非常獨特﹑重要的地理形勢﹐ : 東鐘山﹐西長江﹐南秦淮﹐北幕府。秦嶺─淮河以南﹐沒有哪個城市有這麼好的地理形勢 : ﹐進可攻﹐退可守。所以﹐傳說中諸葛亮到此﹐有“帝王之宅”之說﹐不是沒有道理的﹐ : 而南京人歷來重視“龍蟠虎踞”﹐感情更在其他地名之上。 : 連國父也說:[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 : 鐘毓一處,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南京將來之發達,未可限量也。” : 另一方面從古代以騎兵為主力作戰的角度而言,南京城的地理形勢更是大大不利於騎 : 兵,其四周有水田,可說是騎兵的惡夢﹐當年國姓爺北伐南京,便曾以步兵立水田砍 : 馬腳大敗清馬軍,而縱橫廣佈的山川湖泊更是大大限制了騎兵的機動力,長江,秦淮 : ,莫愁湖,四周的山丘適合步兵於山上立營,居高臨下,合於孫子兵法的原理,這在 : 在都說明了南京是步軍的天下,不至於讓馬軍直逼城下。 : 最重要的是其形勢,適合埋伏軍隊,以少量兵力以寡擊眾,當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便是在 : 此,指揮佈置大敗陳友諒的數萬大軍。 : 另一方面論持久力,太平天國便曾在此遭到四面八方的攻擊,東有江南大營虎視眈眈 : ,西有江北大營,但卻還能撐數年,證明了南京確實易於防守。 : http://0rz.net/271Ff 南京形勢古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62.160
dany9177:戰術面的優勢還是比不上戰略面的劣勢呀 07/21 18:51
huang0505:南京雖然地理形勢最好,卻面對最強的攻擊 07/21 18:55
huang0505:主事者常常不戰而逃.... 07/21 18:56
huang0505:若主事者認真守城卻都可以守個數年 07/21 18:56
huang0505:這就達到這座城的目的了 07/21 18:57
huang0505:建城本就不打算守到最後了 07/21 18:57
TigerKick:鐘離 07/21 20:04
SIG552:淮西那座,是指義陽嗎? 07/21 22:45
SIG552:胡先生的文章引《六朝通鑒博議》云:「義陽存則壽陽可復, 07/21 23:33
SIG552:壽陽復則兩淮可守」,應是此地也。 07/21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