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 ■胡阿祥   在中國歷史上,南北分裂或對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內地農耕社會(1)與周邊民族 而主要是與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對立,長城是雙方對立的界線,長城南北是對立雙方的 主要交兵地帶。(2)另一種南北對立也即下面要討論的,是內地農耕社會內部以長江流 域和黃河流域為代表的南北對立;這第二種形式的南北對立,在中國歷史上一再形成: 春秋時期華夏諸侯與楚國之間,三國時期曹魏與孫吳、蜀漢之間,蜀漢滅亡後晉、吳之 間,東晉南朝與十六國北朝之間(東晉對五胡十六國,宋、齊對北魏,梁先對北魏,後 對東、西魏,陳先對北齊、北周,後對隋),南宋與金之間,都是維持較長的南北對立 局面。雖然這種局面的反復出現與維持,各有具體的原因(如對立雙方的政治狀況、經 濟實力、軍事力量、地理條件、民族關係、社會情勢等等),難得一概而論,但其中地 理條件的影響卻始終是十分明顯的事實。即以對立雙方戰爭的主要發生地帶而論,就大 體總是在秦嶺、漢水、淮河一線的南北推移;而對立的結果,又都是北勝過南。另外, 在雙方對立的過程中,北方政權多取攻勢,而南方政權多取守勢,即便攻,也是以攻為 守。為什麼會如此?下面稍作探索,而為了避免繁瑣,筆者擬站在南方守國的立場上, 以頗具典型意義的六朝(孫吳、東晉、宋、齊、梁、陳)為重點,進行分析。(3)   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著《形勢論》,曆考"昔之都于南者,吳、東晉、宋、齊 、梁、陳、南唐、南宋凡八代""興亡之故,中天下而論之"曰:竊以為荊、襄者,天下之 吭;蜀者,天下之領;而兩淮、山東,其背也。蜀據天下之上流,昔之立國于南者,必 先失蜀,而後危僕從之。蜀為一國,而不合于中原,則猶可以安。孫吳之于漢,東晉之 于李雄是也。……荊、襄據江左上流,西接巴、蜀,北控關、洛。……東晉以來,設重 鎮以扼中原。……無荊、襄不可以國。……無淮南、北而以江為守則亡,陳之禎明、南 唐之保大是也。   按顧氏所論,首重地形地勢。蓋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使用戈矛甲盾作戰,險固 的地理形勝自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我國地形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山脈水道又多東 西橫列,這就使得南北對立,一般總是北勝於南,六朝時期也是如此。六朝立國於南方, 其東、南兩面被大海封閉,缺乏迴旋餘地,又處低地,不便仰攻,故六朝對北方政權著 重採取以守為主的防禦戰略,力求以舟師水戰阻扼騎兵陸爭,(4)而其守國所恃者,則在 於長江淮河及秦嶺巴山。進之,控扼長川大山者,又在於重鎮要地,所謂"制敵必以全 力,治力必以要地。所謂要者,至近而主於我者是也。主於我則我逸而敵勞,我靜而敵 動"(5)。蓋在我國古代,戰爭的基本方式為"攻城"與"野戰"。其中,六朝以經濟、武備 均弱於北方,又重在守城,特別是高築牆、廣積糧,以守住軍事重鎮;在重鎮之間,則 以眾多的郡縣軍戍為要地,彼此間相互策應,以收到"城壁相望,其間遠者才百餘裏,一 城見攻,眾城必救"(6)之效,從而構成為整體防線。(7)再者,險固的地理形勝與重鎮要 地之間又需唇齒相依:"古之善守者,所憑在險,而必使力有餘於險之外。……此則我之 戰守有餘地,而國勢可振。"(8)另外,戰守之間,也是相互依存與配合的。總六朝而論 ,為偏安政權,但誠如諸葛亮《後出師表》所言:"王業不偏安。……然不伐賊,王業 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以此,六朝政權雖以守為本,至於乘間攻伐,則亦不 憚用兵。   六朝之攻,南宋李燾《六朝通鑒博議》曾概言之曰:   吳之與陳,雖皆守江,吳圍合肥,陳攻壽春,所爭常在於淮甸。東晉以還,雖皆守淮 ,晉討慕容梁宋,元顥所爭亦在於河南。然考其兵之所出,不過二道,一自建康濟江或指 梁宋或向青齊,一自荊襄逾沔或掠秦雍或徇許洛。(9)東晉之祖逖、庾亮、褚裒、殷浩、 桓溫、謝玄,宋之武帝、檀道濟、到彥之、蕭斌、(蕭)思話,梁之韋睿、裴邃、曹景宗 、陳慶之之徒,北伐之師不由於此則由於彼。中原有釁則進兵,寇盜方強則入守,史策所 載,皆可知矣。況夫江南地險,其固可恃。(10)   又六朝之守,東、中、西部各有防線與重鎮,又彼此連接,互相呼應。   按六朝之守,在東部有三道防線,即守河、守淮與守江。其中,吳、陳多守江,東晉 至梁多守淮,晉末宋初劉裕守河,這就誠如李燾所云:   吳之備魏,東晉之備五胡,宋、齊、梁之備元魏,陳之備高齊、周、隋,力不足者守 江,進圖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吳有強敵,無上岸之情,陳之國勢已 弱,不能進取,故所守止于江;自宋至梁,惟宋武帝守河,其餘皆保淮為固,或守淮西, 或守淮北,或守淮南。(11)   守河重鎮有四,即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虎牢(今河南滎陽縣西北汜水鎮)、 滑台(今河南滑縣東舊滑縣)、(今山東茌平縣西南古黃河岸),號稱河南四鎮。其中洛 陽處天下之中,為四戰之地,河山控戴,形勝甲於天下。古來欲取天下者,洛陽在所必爭 ;欲守天下者,洛陽也需控制。東晉曾幾度收復洛陽,及宋初洛陽失守。洛陽既失,則虎 牢不能獨全,滑台、也相繼淪陷。按洛陽、虎牢遮罩河南,又為經略河北之大門;滑台、 則青齊西面門戶。"當南北之際,青齊之在建康,土地迂遠,形式僻左,或得或失,若不 足與存亡"(12),其實"青齊沃壤,號曰東秦,土方二千,戶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 ,可謂用武之國"(13)。西接中原,其間濟、汶、洪、諸水縱橫,為南北漕運要地;"北有 河、濟,又多陂澤"(14);東靠渤海,平衍沃美,擅魚鹽之利;"南有泰山之固"(15),故" 裂其地足以肥國,分其眾足以益兵,天下無事,可以搖幽冀。由此以守則守可固,由此以 攻則攻可必"(16)。青齊之地又多重鎮,如曆城(今山東濟南市),"山川嚴阻,控臨河朔 ,形勝之要,擅名自古"(17);廣固(今山東青州市西北),"山川嚴峻,足為帝王之都。 "(18)它如升城(今山東長清縣西南)、梁鄒(今山東鄒平縣東北)、盤陽(今山東淄博 市西南淄川)、被陽(今山東高青縣東南)等,也都屬軍事要地。以此,青齊可謂江南之 右臂,又與河南互為唇齒,不可或失,東晉桓溫伐燕,王猛就密言於苻堅曰:"燕雖強大 ,慕容評非溫敵也。若溫舉山東,進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並、豫之栗,觀兵崤、澠 ,則陛下大事去矣"(19),即此之謂。及河南四鎮不保,南朝便不能與北朝爭河南、窺河 北,即青齊也不得安寧。無力守河便守淮。守淮有淮北、淮南、淮西三線。按守淮乃"擇 利害之中,……據地險,待天時。天下無釁,則淮南可以蔽江南,淮北可以通青齊;天下 有變,則分命大將,將淮北之眾可以出冀岱、搖青冀,發淮南之師可以襲許洛、取梁宋。 近固國本,遠申王威,此實攻守之基,不可不固。而兩淮之地,南北餘千里,分兵而守則 力不足,發兵而守則內可憂,故欲守兩淮,莫若守其本。淮北之本在彭城,淮南之本在壽 陽"(20),又淮西之本則在懸瓠。   按懸瓠(今河南汝南縣)北瀕汝水,控帶許、洛,南蔽淮、泗,介荊豫漢淮之間,自 古為襟要之地及行軍險要。宋泰始中,懸瓠沒魏,淮西之地遂成荒外,齊、梁、陳三朝之 勢因此往往折而入北。又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北走青齊,西通中原,水陸沃壤,清汴通 流,"江南用兵,莫不因之威陵諸夏"(21)。東晉桓溫、劉裕以彭城為飛芻挽粟之地,然後 耀兵於兗豫青冀之間;宋王玄謨上表,以彭城"要兼水陸,請以皇子撫臨州事"(22)。宋泰 始失彭城,淮北四州(徐兗青冀)於是盡沒于魏,自此以後,南朝遂"不敢窺覦淮北之地 "(23)。及梁、陳,"寒山之敗,梁之銳卒殲焉;呂梁之敗,陳之銳卒殲焉。梁陳皆於徐州 戰敗。"(24)又壽春(即壽陽,今安徽壽縣)"南引荊汝之利,東連三吳之富;北接梁宋, 平塗不過七日;西援陳許,水陸不出千里;外有江湖之阻,內保淮淝之固。龍泉之陂,良 田萬頃;舒六之貢,利盡蠻越","一方之會,遠振河洛之形勢,近為徐豫之藩鎮"(25), 可謂據南北咽喉,掣東西肘腋,形勢極為重要。又"壽春之去建鄴,(水路)七百(裏) 而已。……藉水憑舟,倏忽而至,壽春容不自保,江南將若之何?"(26)故南北爭雄,未 嘗不爭壽春。壽春未陷,敵東不能犯盱眙(今江蘇盱眙縣東北),南不能犯合肥。壽春不 保,則敵東可出"郡首淮隅,道當沖要"(27)的盱眙以犯廣陵,或間道抵瓜步(今江蘇六合 縣東南瓜埠),南可出淝水犯合肥,進擾曆陽,從而使建康不得安枕,故壽春"得之者安 ,足稱要害"(28)。齊永元二年(500年),壽春淪陷,此後南北交戰,即常以壽春為目標 ,疆埸之間,南朝雖時得之,但終不能久保。"壽陽一去,畫江為守,使敵在吾耳目之前 ,伺吾轉盼之隙,則江、揚、荊、襄其勢孤矣。"(29)後來侯景據壽陽叛,"因此以墟江揚 ,一亂不復,而江南之勢去者,以壽陽先也。"(30)   守淮重鎮又有淮西義陽(今河南信陽市),淮北譙郡(今安徽亳州市)、下邳(今江 蘇淮陰市西南古淮河與泗水交彙處)、漣口(今江蘇漣水縣)、朐山(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 錦屏山)、鬱洲(今江蘇連雲港市東雲臺山,當時尚為海島)、峽石(今安徽鳳台縣西) ,淮南馬頭(今安徽懷遠縣南淮河南岸)、鍾離(今安徽鳳台縣東北)、淮陰(今江蘇淮 陰縣西南甘羅城),等等。如淮陰,與壽陽、盱眙同為"淮南之源本"。(31)泰始失淮北後 ,淮陰的守禦地位極為重要,"東接山陽,南通江表,兼近江都、海西之資,西有盱眙、 壽陽之鎮"(32),"地形都要,水陸交通,易以觀釁。沃野有開殖之利,方舟運漕,無他屯 阻。"(33)又如義陽,位於大別山北麓,懸瓠失守,義陽代為重鎮,其地"有三關之隘,北 接陳、汝,控帶許、洛"(34);外通淮汴,則東障淮西;內連荊揚,則南制全楚;又西出 宛、鄧,故"義陽存則壽陽可複,壽陽複則兩淮可守。義陽失則非惟絕兩淮南望之意,抑 亦為建康後日之憂"(35)。梁既失義陽及三關,陳力爭淮南、北,而不爭義陽,於是淮南 不保,江北盡失。   無力守淮便守江。"若夫江之所守,吳紀陟所謂西陵至江都凡五千七百餘裏,險要必 爭之地不過數四。"(36)按東部守江重鎮,江北者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曆陽(今安 徽和縣)、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西北蜀岡),江南者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市採石磯)、京 口(今江蘇鎮江市)、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當時,長江建康段江面寬廣,高崗逼岸, 城內駐有台軍,石頭城是臨江突出的軍事要害,不易登臨。而"京口、採石,俱是要所 "(37),是該段江面的束狹之地,為下游最重要的津渡(38),且距建康甚近,山水險峻, 易於設防,故六朝人視之為建康的東西鎖鑰。建康之西以採石為遮蔽,對岸為曆陽;曆陽 根本又在合肥。合肥據江淮中途,水道相通,向為淮南噤喉,江南唇齒。合肥不保,則曆 陽受脅;曆陽受脅,則採石難守,而建康震動。又建康之東以京口為遮蔽,"京口要地, 去都邑密邇"(39),"因山為壘,望海臨江"(40),既以禦海寇,又以控江防,而京口根本 在廣陵。"廣陵與京口對岸"(41),廣陵之備不固,京口之勢危殆;京口之防或疏,建康之 危立至。隋滅陳之役,廬州總管(駐合肥)韓擒虎自曆陽渡江襲採石,吳州總管(駐廣陵 )賀若弼自廣陵濟江拔京口,建康隨之而下。   六朝之守,在中部有兩道防線,即守漢與守江。守漢先守南陽(今河南南陽市),而 重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漢水南岸部分)。按南陽"比接二關,咫尺崤、陝,蓋襄陽之北 捍,且表裏強蠻,盤帶疆埸"(42),以其北連中原、南控荊襄、東通江淮、西鄰關陝,成 為南北紛爭中的重鎮要道。桓溫、劉裕皆由此以問關、洛;宋元嘉中亦遣兵出此,直抵潼 關。齊建武五年(498年),南陽淪陷,於是關、洛之途塞,而襄陽之勢危。又襄陽向為 南船北馬交換之地,物資饒足,形勢險要。所謂"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洛河,不 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險峻,水路流通,轉運無滯,進可以掃蕩秦趙,退可以保據上流 "(43),故欲由南方進窺中原者,襄陽在所必爭。東晉有襄陽,桓溫、劉裕乃能恢復洛陽 ,耀武關中。及梁末,襄陽為後樑、西魏所得,元帝止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江陵者 ,為襄陽防線之後盾,自孫吳以來為荊州重鎮,其地據荊楚之中,交通便利,且北有襄陽 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荊楚固則江東之勢安"(44)。但有江陵必須同時有 襄陽,所謂"江陵去襄陽,步道五百,勢同唇齒。無襄陽,則江陵受敵不立"(45)。及後樑 國於襄陽,又遷於江陵,則截斷長江,此陳之所以國勢尤弱。   又中部守漢重鎮尚有城(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漢水北岸部分 )、石城(今湖北鍾祥縣)、下戍(今湖北棗陽市東南),守江重鎮尚有硤口(即西陵峽 口,今湖北宜昌縣西)、上明(今湖北松滋縣西北長江南岸)、巴陵(今湖南岳陽市)、 夏口(今湖北武漢市武昌)、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尋陽(今江西九江市西南),等等 。如樊城與襄陽夾漢水對峙,禦敵水北,自較襄陽更為有利。夏口"地居形要,控接湘川 ,邊江峻險,樓櫓高危,瞰臨沔漢,應接司部"(46)。江陵失守,往往即退守夏口。而硤 口、上明、巴陵之地,複有阻截舟師自巴蜀順流而下的意義。   六朝之守,在西部守秦嶺、米倉、大巴等山以為屏障。按秦嶺綿長,北坡陡峻,南坡 迂緩。秦嶺北為關中,南為漢中,其間穀道(如嘉陵道、駱道、子午道、褒斜道)相通, 然山高穀險,中途還需棧道連接。又米倉、大巴北為漢中,南為巴蜀,其間也有穀道(如 劍閣道、米倉道)相通。這種形勢,使漢中北瞰關中,南為巴蜀捍蔽,又以漢水東接荊楚 ,從而成為南北勢力消長之地。南盛則據有漢中,勢有所不敵則退守巴蜀。但若退守巴蜀 ,則南朝不但不能窺關中、河西,即欲守住巴蜀,也恐不易。漢中重鎮為南鄭(今陝西漢 中市東)。南鄭地處漢中盆地中心,其西北為關中入漢中的重要棧道褒斜道所經;漢中入 巴蜀的棧道米倉道、劍閣道則分別以南鄭、南鄭西為起點,故南鄭要險,為成都之喉嗌。 又成都(今四川成都市)為蜀地中心,巴郡(今四川重慶市)為巴地中心,巴蜀之地,天 府之國,從來欲取天下者,莫不切切于巴蜀,故桓溫、劉裕有問中原之志,必先從事于巴 蜀。由此可知單單割據巴蜀,固不能逐鹿中原,而欲逐鹿中原,卻不能不收用巴蜀,蓋" 取蜀之利,內可以固荊楚,……外有以擾關輔,關輔擾則北方之力分。我安而彼分,則天 下之事濟矣。故取蜀者,天下之至計也"(47)。巴蜀又為立國東南之保障,東晉初年,慕 容使節劉翔至建康,與晉公卿論巴蜀形勢曰:"王師縱未能澄清北方,且當從事巴蜀。一 旦石虎先人舉事,並(李)壽而有之,據形便之地以臨東南,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48)故欲保全東南,必須保全巴蜀。東晉、宋、齊、梁所以能立國東南,即與據有巴蜀 、無西顧之憂有關;而欲保全巴蜀,又要保全漢中,"蜀與漢中,其由唇齒也。"(49)梁既 失去漢中,旋就失去巴蜀。陳之滅亡,不僅由於畫江而守,也由於上游巴蜀之喪失,蓋北 方取巴蜀後,既破壞地理、軍事、經濟均勢,又順流而下,於統一易於著手。(50)   總上所述,則六朝之守,自北而南,自東徂西,一為守河,以保河淮之間;二為守淮 守漢守秦嶺守大巴守米倉,以保河淮之間、江漢之間及漢中、巴蜀;三為守江,以保江南 根本。三條防線中,守河守江的時間其實都不長,"蓋守江則已蹙,守河則已遠。蹙國而 守非勇者不能,遠國而守非強者不能。孫氏臣主俱豪,兵鋒所向,迎之者破,故能畫長江 而守之,魏人不敢南向。其後宿將舊臣,凋落繼盡,而其孫用之,則危矣。劉氏將卒俱精 ,威震天下,力傾五胡,能分命虎臣列守河南,拓跋、赫連不敢顧眄,而其子效之則敗矣 。故惟勇者為能守近,惟強者為能坐遠。"(51)守河既不長,則晉宋關中旋踵而失,淮北 河南及青齊之地也未能久有;守江既不長,則孫吳終為司馬晉所滅,陳朝之亡又速于孫吳 。比較而言,擇利害之間、處攻守之中,當以守淮守漢、守秦嶺守大巴守米倉為要務,蓋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地理上的南北分界,北則騎兵稱雄,南則水師占勢,故成為南北對峙 時的中間推移地帶,又為東西部的南北交通要衝。此線之得失,即關係到南北雙方的存亡 ,以此之故,東晉南朝二百七十多年間,守此線為時最長,重鎮最多,兵力最強;此線南 北戰爭最劇,戰事規模最大,疆域變遷也最頻繁。   六朝之守雖如此,若在守勢之中,不能做到唇齒相依,則守複難固。三國時,孫吳雖 限江自保,但卻固國江外,在江淮之間、江漢之間建立起前沿防線;又西聯蜀漢,"蜀有 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52)其後魏師入蜀,吳坐視不救,是 以蜀亡而吳也隨之。及東晉、宋、齊、梁,大多據有吳蜀故地,則西守秦嶺、大巴、米倉 ,東守長江。守長江者,"東晉以後謂荊、江、揚為三流是也。"(53)其基本國策也與孫吳 大體相同,即畫江為守。《晉書·陶侃傳》侃雲:"我所以設險而禦寇,正以長江耳。"然 而,長江雖為天塹,其形勢如帶,卻頗有顧此失彼之感,任何一點被突破,皆足以影響全 局。以此,東晉南朝欲保長江,還必須控制江北,布兵于江淮之間與江漢之間,守住淮河 、漢水,以為長江遮罩。然則比較而言,守漢又重於守淮,因為敵若據有淮南,雖可直逼 長江,江南有傾覆之虞,但還不致于立時陷入危亡之境;而敵若據有漢南江北,則可沿長 江而下,直指建康,江南便不免滅亡的命運,故顧祖禹雲:"敵在淮南,而長江之險,吾 與敵共;敵在上游,而長江之險,乃制之於敵矣。"(54)再者保長江,又必須同時保上、 中、下三游,李燾有雲:   吳為天下之首,蜀為天下之尾,而荊楚為天下之中。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 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是常山之蛇,不獨論兵為然,而因地勢以行兵者,蓋亦似之。(55)   故巴蜀與荊楚、荊楚與吳越、荊楚與巴蜀及吳越,也相為唇齒。   同樣的道理,守淮守漢,也必須盡可能地控制淮漢以北的土地,以為南北緩衝,如有 可能,當固河防,以遮罩淮漢。而在河淮之間,青齊與中原又互為唇齒。至於漢中與巴蜀 、巴蜀與南中等等,也無不體現出唇齒相依的關係。總之六朝偏安局面之維持,正在於" 聯天下之半以為一,用之若常山之蛇","唇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56)   西元263年,曹魏滅蜀漢;(57) 280年,取代曹魏的司馬晉滅吳。又589年隋滅陳。是 則孫吳與東晉南朝雖據南面北,依託地理上的山河之險,層層設防,線線固守,重鎮要地 間此呼彼應,卻仍然無從挽回亡國的危機;其實不獨孫吳與陳朝,歷來的南北對抗,都以 北方政權統一南方而告結束,自然形勢並沒能起到長久的或最終的作用,而這應是人為的 不臧。清光緒二十八年,梁啟超撰《中國地理大勢論》,即指出:"自古南渡偏安之局, 曾無一焉能北進以恢復者,其故可思也",蓋"建都於揚子江流域者,……大率皆創業未就 ,或敗亡之餘,苟安旦夕者也。其為外界之現象所風動,所薰染,其規模常綺麗,其局勢 常清隱,其氣魄常文弱,有月明畫舫緩歌慢舞之觀";反之,定鼎于黃河流域者,"其規模 常巨集遠,其局勢常壯闊,其氣魄常磅礴英鷙,有雋鶻盤雲橫絕朔漠之慨。"南北比較, 孰優孰劣,據此已不難判斷。又《易》曰:"王公設險以守其國",是守國當恃山川險阻與 重鎮要地;《孟子》則曰:"地利不如人和",是守險又在於人力,"借險於地,取謀於人 ,而後能大有所成就矣。"(58)而反觀南北對立時南方之亡國,晉之滅吳,孫皓有雲:"不 守者,非糧不足,非城不固,兵將背戰耳!兵之背戰,豈怨兵耶?孤之罪也!"(59)隋之 滅陳,"朝廷百官人各有心,四方萬里民各有意,是以萬里長江守之者無人,隋人取之如 拾草芥。"(60)孫皓還曾借助千尋鐵鎖,以阻扼晉師;陳叔寶則自信"王氣在此,……彼何 為者耶"(61),奏伎、縱酒、賦詩不輟,幾乎靜待隋軍的來臨。吳、陳之滅是如此,南宋 、南明之亡,乃至四十多年前蔣家王朝在大陸的覆沒,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地醜德齊抑或 地齊德醜,本非一言可弊,而守國所恃,也本在德而不盡在於險。山川空地形,歷代興亡 事,實在令人深思!   必須附言的是,典型的南北對立且北勝南的局勢元朝以後不復存在。元朝末年,江淮 地區爆發農民起義,其中一支義軍在朱元璋的率領下,發展壯大,統一東南半壁,繼而北 上伐元,結束元朝的統治,于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的北伐成功,是有史以來南方政權 戰勝北方政權的開始,這標誌著南中國的崛起!明以後的幾次改朝換代,除了清代明是周 邊民族滿族所為應另作別論外,1911年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1927年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 北伐戰爭,無不是以南方革命党人為主要力量而完成的,其主要發動者和領導人皆來自南 方,且不少是來自廣東、湖南等經濟發展較晚的地區。然則南勝北現象的出現,又絕非偶 然,它是中國南方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結果。南中國經濟的優勢,必然要為南中國帶來政 治和軍事的優勢!   時至現代,以湖南韶山沖的毛澤東為領袖的共產黨居西北而臨東南,戰勝了以浙江溪 口鎮的蔣介石為領袖的國民黨,建立起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北對立而北勝南,歷史 又一次為我們重現了過去的迴圈。而延安寶塔山下走出的小米加步槍的人民子弟兵,竟得 蕩滅南京"總統府"號令的八百萬美式裝備的國民黨部隊,靠的還是人和,這也正應了那句 古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1)大體指今長城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和雲貴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   (2)這種形式的南北對立,詳拙著《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第四 講,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下文重論形勢,有關戰事及疆域變遷的具體史實詳見拙著《六朝疆域與政區》第 一、二章,南京大學出版社將出。   (4)《宋書·索虜傳》"史臣曰":"夫地勢有便習,用兵有短長,胡負駿足,而平原悉 車騎之地,南習水鬥,江湖固舟楫之鄉,……蓋天地所以分區域也。"   (5)《六朝通鑒博議》卷二。   (6)《晉書·蔡謨傳》。   (7)按此種戰略,在北魏以前尚頗奏效;及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改逐城強攻為分兵略地 後,南朝重鎮要地的地位有所下降,防禦體系亦難以再保完整。然而,固守重鎮要地,使 其成為前線的後方,既予敵以後顧之憂,又可切斷敵軍的退路,仍有重要的軍事意義。   (8)《亭林文集》卷六《形勢論》。   (9)此二道為東路與中路,又有西路,自益州入漢中,指關中,與東路及中路互相策 應。   (10)(11)(36)(53)(58)《六朝通鑒博議》卷一。   (12)(16)《六朝通鑒博議》卷七。   (13)(18)《晉書·慕容德載記》。   (14)《宋書·垣護之傳》。   (15)《元和郡縣圖志》卷一○。   (17)《宋書·蕭思話傳》。   (19)《資治通鑒》卷一○二太和四年。   (20)(29)(30)(51)《六朝通鑒博議》卷九。   (21)(23)《魏書·尉元傳》。   (22)《宋書·王玄謨傳》。   (24)王仲犖《北周地理志》卷八河南下徐州。   (25)《晉書·伏滔傳》,《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一江南三壽州。   (26)《魏書·源懷傳》。   (27) (42)《宋書·自序》。   (28)《陳書·吳明徹傳》。   (31)(32)《魏書·高閭傳》。   (33)(40)(45)(46)《南齊書·州郡志》。   (34)《南齊書·州郡志》。"三關"即平靖、武陽、黃峴,分別在今河南信陽市西南、 南、東南。   (35)《六朝通鑒博議》卷八。   (37)《陳書·樊毅傳》。   (38)《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九江南一採石條引陸遊語:"古來江南有事,從採石渡者 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蓋以江面狹於瓜洲也。"   (39)(41)《宋書·劉延孫傳》。   (43)《晉書·庾翼傳》。   (44)(47)(55)《六朝通鑒博議》卷三。   (48)《資治通鑒》卷九六咸康七年。   (49)《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裴注。   (50)按晉滅吳、隋平陳兩次統一的關鍵,都在巴蜀。李燾《六朝通鑒博議》卷一○: "大抵吳蜀相應如左右手,苟與人鬥,左手雖奮,而右無以應之,則不可望其能勝也。如 有蜀則吳強,無蜀則吳弱,東晉以平李勢,宋武必平譙縱,至於齊梁而無西顧之憂,其間 惟陳氏無蜀。是以魏取西蜀,晉既代魏而因以平吳;周取蕭,隋既代周而因之入陳。北方 之能並南方者,晉與隋耳,則皆以無蜀而亡。然孫氏雖無蜀而荊州無恙,陳既無蜀又無荊 州,故孫氏之禍遲,陳氏之禍速。"   (52)《三國志·蜀書·鄧芝傳》。   (54)《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序。   (56)《亭林文集》卷六《形勢論》,《資治通鑒》卷七○黃初六年。   (57)習語稱三國鼎立。其實三國鼎立,蜀漢只是一小夥伴而已,三國歷史的主線是孫 吳與曹魏的對峙,也即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南北對抗。孫吳與蜀漢又常常相互聯合呼應 ,結成同盟,共同對付曹魏,這更顯示出三國時期的南北對抗局面。   (59)《三國志·吳書·孫皓傳》注引《江表傳》   (60)《六朝通鑒博議》卷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0.111
monk2:大老 還沒看頭就暈了 字真多 冏 不過還是推一個 07/22 20:27
huang0505:萬言書~~~頭暈了=.= 07/23 01:35
mizarfar:推這篇 @@ 10/29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