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南北朝時期彭城的軍事地位》   摘要   彭城,又名徐州,南北朝時屬徐州彭城郡。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代吳 國的名將呂蒙稱其「地勢路通,驍騎所騁,今日取之,操後旬必來爭,蓋其地為許洛襟要 ,蒙以車騎,非步兵所能敵。」由於這個地區位置重要,「南守則略河南山東,北守則瞰 淮泗」。清人顧祖禹則於《讀史方輿紀要》中認為,「及晉人南渡,彭城之得失,輒關南 北之盛衰。」(1) 本文擬由戰略地理的角度作為切入,分析此一地域自然地理之形勢,從 中探討南北交通孔道對其軍事行動之影響。並針對南北政權的交鋒,為何會在此一線上 形成拉拒,作一嘗試性的回答。   一.南北朝時期兩方對彭城的控制與行政區劃演變   徐州,根據漢書地理志的定義:「海岱及淮,惟徐州。」顏師古注曰:「東至海,北 至岱,南及淮。」(2) 指的便是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北部附近這一塊地域。秦統一天下 後,以此地分置泗水、薛、瑯琊三郡,楚漢相交時,增置東陽郡、漢又增置東海郡,並將 泗水郡改稱沛郡,並分沛郡之地,另置楚國,漢宣帝時,改楚國為彭城郡,後漢時,又改 為為彭城國,且將沛郡的廣戚縣劃歸彭城國管轄,西晉維持這樣的行政建置。(3) 從曹魏 到劉宋,彭城一直是徐州的治所。宋泰始二年十二月(466),北魏南侵,劉宋失去了淮 北四州及豫州淮西附近的領地,北魏政權於彭城郡置東南道大行臺,東魏、北齊維持其建 置,北周又於此地增設總管府,表明了對這個地方軍事上的重視。隋開皇七年(587)廢 行臺,大業四年(608)廢總管府。(4)   在控制權上,彭城在淝水之戰後,從晉太元九年(384),一直到宋泰始二年(467) ,為南方政權所有。泰始二年以後為北方政權控制。北魏正光五年(524),沃野鎮人破 六韓拔陵聚眾起義,史稱「六鎮之亂」。六鎮之亂之中,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乘亂稱 帝。不久六鎮之亂為爾朱榮所平,元法僧勢單力薄下,於梁普通六年(525)正月,向梁 朝請為附庸,南朝又恢復了對彭城的控制,不過這次控制並不久長,普通六年六月,梁軍 北伐,豫章王蕭綜以彭城叛降入魏,自此,南朝便未再恢復對彭城的控制,一直到隋開皇 八年(588)平陳,結束長達三百年的戰亂局面。    二.徐州的自然地理形勢   徐州地域,自古以來便是中國南船北馬的重要地理分界。南北朝時期,汴水由西而東 ,在下邑北方轉東南向,經沛郡轉東,在彭城一帶與泗水形成交會,是此區水系的重要樞 紐之一。以氣候來說,中國的淮北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在攝氏17~19度之間。一 月均溫在-1~4度之間;七月均溫則為27~29度,年均降雨量在700~800亳米之間,多半 集中在夏季,雨量年變率大,容易出現春旱夏澇的情形。「夏秋多水,乘舟而戰」,因此 南方通常在夏季發動攻勢,這個地區,夏天「秋夏霖潦,千里為湖」(5) ,也利於堰水攻 城。(6) 地形上,由於黃淮平原乃是黃淮兩河在此地千百年來的沖積成果,此地以平原地形為 主。原來在海中的島嶼,則由於地形的沖積,成了散布其間的丘陵台地。在地勢上,彭城 三面被山,山勢大體為魯西山地的延伸,標高約在100公尺左右。   徐州南方,長江三角州以西,在今天的南京到鎮江一線,則有寧鎮山脈,標高在200~ 400公尺間。再往西走,位於蘇皖邊界一帶的茅山丘陵與宜溧山地,大抵呈S形分布,海拔 約在200~500公尺上下,地勢谷地切割較深,山體形狀破碎。沿著這一線,南方握有:合 肥(今安徽合肥市西)、歷陽(今安徽和縣)、廣陵(今江蘇揚州市西北蜀岡)、采石( 今安徽馬鞍山市采石磯)、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建康(今江蘇南京市),以上諸鎮, 是南朝賴以守江的本錢。(7)   徐州附近的淮北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棉產地,主要作物包括大麥、小麥,元麥等。 紡織業發達,據《新唐書.地理志》載,此地以雙絲綾、絹、綿紬、布等為土貢。礦產上 ,《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彭城產鐵,《新唐書.地理志》則明確標示在彭城附近的秋丘 冶。徐州地區,地理條件優越,糧產豐富,不過由於戰亂之故,曾多次遭受破壞,東漢末 年,曹操與陶謙的戰爭,造成此地「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曹魏年間,曹操接受韓 浩的建議,進行屯田,屯田的政策,史書多見其記載。(8) 曹魏的屯田,對經濟的恢復雖 起了積極性的作用,然而永嘉之亂的戰事,又給了此地以沉重的打擊。(9) 由於這個地區 的人口一直未曾恢復,(10)北魏太和十七年,宇文福在規劃牧馬地時,便將此地劃為馬場 (11),從這樣的情形,可以約略看出該地農業經濟的破壞。   南北朝時期,這個地區殘餘的農業,主要是以作為封建武力的塢堡主經濟為主體,這 些塢堡主,於地形險要處,「阻水築壘,且耕且守」,遍及整個黃淮平原。(12)   三.以彭城為中心的交通線   南北朝時期汴水由西向東,在彭城東邊與泗水形成交會後,向東經下邳後,轉東南, 過宿豫,在今天的清江市西南與淮水會流後,往東北注入黃海。這條水路,也是由南朝從 兩淮北伐的必經之路。見《資治通鑑.卷一三二》:   魏尉元上表稱:「彭城,賊之要藩,不有重兵積粟,則不可固守;若倉儲既廣,雖劉 彧(裕)師徒悉起,不敢窺淮北之地。」又言:「若賊向彭城,必由清、泗過宿豫,歷下 邳,趨青州,亦由下邳沂水經東安;此數者,皆為賊用師之要。……」   下邳是這條路線上另一個要衝。他位於沂水與泗水的交會點,是通往青州的必經孔道 。從晉滅南燕之戰中劉裕的用兵路線,很能說明這點。晉義熙五年(409)四月,晉軍從 建康出發,由水路北上,「泝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艦輜重,步軍進瑯琊」(13), 從這條史料也可看出與泗水相交的沂水,不利舟行。順著這條大路繼續走,中間經過東莞 ,翻越大峴之險,便可以到達廣固。南燕慕容德襲破辟閭渾,取廣固,也是走這條路線。 (14)   由彭城往北,經鄒山、瑕丘(兗州),可以通往東平。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魏 主拓拔燾將兵五路南下,中軍所由,便是此路。(15) 這條路,也是彭城通碻磝與歷城的 陸路,碻磝津是黃河的要衝。這條路線上,瑕丘是重要的支點,由瑕丘往東北走,經萊蕪 谷道,可以通往廣固。劉裕北伐南燕時,偏師便是走這條路。(16) 由瑕丘往東北走,另 一條路,則可以通往歷城。慕容白曜曾從此路北攻歷城。(17) 此外,由瑕丘東行泗水而 上,行於蒙山山脈和尼山山脈間,則可通往費縣、琅邪一帶。(18)南北朝時期,南朝便曾 遣軍,由從進入龜蒙山區從事遊擊。(19)     從瑕丘西向,可以到達任城,該地「跨泗之別流,當魯之要衝」,由任城往西南走, 則可以到達鉅野、定陶一帶,定陶自古即「為天下之中」(20),是濟水經菏水通往泗水的 要衝。從定陶西行,經曹、汴二地,可以到達洛陽。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軍事行動的需要,漕運也連帶受到重視。曹操伐袁紹,便開通 了白溝,以運輸兵糧。北魏遷都洛陽後,由於經濟和軍事上的需求,黃河的水運受到重視 ,北魏孝文帝對此甚為關注,甚至以身親行,從彭城到洛陽的這段水路。(21)這段水路, 由彭城出發,循泗水而上,可以通往濟水,再由濟水入四瀆津後,則可溯黃河而上。這條 水路,由泗水北上,過了谷庭城後,要抵達濟水,中間有三條水路,第一條水路走菏水, 可以通往巨野澤上段的濟水。這條便是禹貢中記載「浮於淮泗,達于菏」的路線。巨野澤 上段的濟水,由於受到黃河泥沙沖淤的影響,經常不通,下段的濟水,經過巨野澤沉淀後 ,不再渾濁,水道狀況良好。由泗水通往黃河,主要便是利用這條路線。這條路線上,第 一條是荀羨北伐所經的泗→洸→汶→濟路線。(22)這條路線歷程較遠,且乾旱少雨時,水 量較少,不一定能通行。所以十三年後,桓溫北伐時,在洪水故道的基礎上鑿了桓公瀆, 把泗水和巨野澤以下的濟水,以最短的路程連接起來。同時桓溫還派了毛虎生,把"汶水引 汶水會於清(濟)水"(23),增加濟水下游的水量,以便漕運。劉裕、到彥之、王玄謨北伐 ,以及前面提到的孝文帝「泛泗入河,溯流還洛,軍次碻磝」(24),走的都是這條水道。   由泗水通往黃河的另一條路,則是溯汴水而上,通過蒗蕩渠,抵達石門。這條水路, 由於直接承受黃河的泥沙,較容易淤積,需要時常浚治。西晉滅亡後「兵亂之餘,汴水填 淤,未嘗有人浚治」。桓溫北伐前燕時,本欲走汴水西上;此路不通,只好作罷。汴水的 重新開通,是在劉裕北伐後秦的時候,「遣周超之自彭城緣汲(即汴水)故溝,斬樹穿道 七百餘里,以開水路」(25)。渠成之後,劉裕遣沈林子「統軍為前鋒,從汴入河」(26), 劉裕由關中班師回彭城,循的也是此路。(27)這條運道,在晉宋之際,由於南北政權分持 其上下端,不利浚清,因此一直要到北魏完全控制這條運道後,才能作比較有效的運用。 重視漕運的孝文帝便曾對臣下談及這條水路:     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從洛入河,從河入汴,從汴入清( 泗水),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開戶而鬥,此乃軍國之大計。今溝渠若須二萬人以下、 六十日有成者,宜以漸修之。(28)   宋王玄謨曾謂:      彭城南屆大淮,左右清汴,表裡京甸,捍接邊境,城隍峻整,襟衛周固。又自淮以西 ,襄陽以北,經塗三千,達於濟、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戶,常得安全,實由此鎮。(29)   四.為何徐州會成為南北戰爭爭奪的焦點?   為什麼歷來南北的重要戰爭,經常都集中在此處呢?      我想這是個重要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甚至有學者提出了中間地帶的看法,認為中 間地帶是天然的地理分界,東端以淮河作為主線,以南夏季氣候濕熱多雨,地形複雜多變 ,湖泊水道縱橫,這對以騎兵為主體的北方軍隊而言,殊非幸事。習鑿齒在《漢晉春秋》 中,曾引袁准的話論及:   比技量力,(吳楚)不足與中國相抗,然自上古以來常為中國患者,蓋以江漢為池, 舟楫為用,利則陸鈔,不利則入水,攻之道遠,中國之長技無所用也。(30)   從南人的角度立論,一旦越過了這條地理中界線,平原開闔的情況下,面對騎兵龐大 的機動力,步戰難以發揮其優勢,甚至在軍事轉移上,也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性。因此宋 書的作者在索虜傳中論道:   夫地勢有便習,用兵有短長,胡負駿足,而平原悉車騎之地,南習水岗, 江湖固舟 晦之鄉,代馬胡駒,出自冀北,楩柟豫章,植乎中土,蓋天地所 以分區域也。(31)   淮河南北不同的地理形勢,對於僵持的兩方而言,利守不利攻,無疑加強了雙方對立 的形勢。彭城作為南北相持的重要戰場之一,從地形上來說,彭城前有水陸路交通優勢, 後有齊魯山地的延伸,可做為憑恃,乃是淮北平原一帶,難攻不落的險城,北宋的蘇軾曾 評論道:   城三面阻水,樓堞之下以汴泗為池,獨其南可通車馬,而戲馬台在焉,其高十仝,廣 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築戰守之具,與城相表裡,而屯千人其上,聚壘木炮 石凡戰守之具,以與城相表里,而積三年糧於城中,雖用十萬人不易取也。(32)   這座險城,是南方在寧鎮山脈以北,可以取得的另一個重要的據點,也是整個淮北防 衛線的核心。(33)南人據此,退可以捍衛淮北地域,北人攻不下彭城,即便在前線上取得 戰術上的成功,在戰略上都是不宜輕進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魏主拓拔燾將 兵五路南下,所過無不殘破,魏軍逾淮南,直趨瓜步,江左大為震動。但魏軍在攻盱眙不 克後,便即撤去,很大的原因便在於彭城未陷。彭城未陷,一方面不能取得大幅戰果,二 來缺乏糧運,「不齎糧用,唯以抄掠為資」(34),非久長之計,三來則需擔心後路被斷, 有覆滅之慮;所以魏方這次出擊,只能憑江興嘆而歸。這次出擊,雖然造成淮北地區殘破 ,魏方卻也「士馬死傷亦過半,國人皆憂之」(35),算不上成功。相反的,如果北人佔有 彭城,則可將防禦線,大幅限縮到泗水下游,魏尉元曾言:「宋攻彭城,必由清泗,過宿 豫,歷下邳」。從宿豫上攻彭城,仰攻不利,梁、陳北伐,寒山、呂梁兩次戰敗,銳卒盡 喪,都敗在這附近。這附近極目所望,都是平原地形,認真算來,只有彭城一險,所以交 戰的南北雙方對此無不全力爭奪。   南方雙方全力爭奪彭城的另一個要因,則是漕運問題。彭城左右清汴,是溝通黃淮東 西兩線水路的交會點。只有取得彭城,才能確保糧運的順利。戰爭時,大軍未發,糧草先 行,糧草的順利供給,是確保戰爭順利進行的前提。拓拔燾五路南征,終以失敗作收,最 重要的原因便在於未能取得彭城,糧草不能順利運補,只能以抄掠為資。晉義熙十二年, 劉裕滅後秦之戰的調略,也可看出彭城作為南方北伐重心之所在。該年八月,劉裕自建康 分兵五路伐秦。遣王鎮惡、檀道濟自壽春兵向許洛;朱齡石、胡藩自南陽趨陽城;沈田子 、傅宏之自襄陽趨武關;沈林子、劉遵考自彭城帥水師出石門,由汴入河,沿河上攻;王 仲德開鉅野入河,為偏師;劉裕則在彭城親身督戰。由建康往這次北伐主要的戰場的關中 、許洛一帶,最便捷的漕運水路,無疑是經由泗汴水道,通往蒗蕩渠這條路線,作為這條 路線起點的彭城可視為五路北伐軍的大本營。   總合上述,彭城作為南北分裂的中間地帶,在軍事上為雙方所必爭,又有爭奪不易的 特點,這必然導致爭奪的長期性、經常性、與艱鉅性。晉宋時期,南北雙方的征戰主要在 彭城、下邳、宿豫一線進行推移。泰始二年,彭城為魏所據之後,戰線轉而向淮陰一線的 鍾離和壽陽間轉移。一旦此線不守,便只能守江,一旦戰線退到守江一線,候景之亂,南 朝江北之地盡沒於東魏,以致於陳只能劃江而守,地不及北周三分之一,可以說喪失了南 北對峙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統一時代的來臨,是可以預期的。   從另個角度看,對北方而言,如果不攻東線,也可固守彭城要地,把主要的心力用來 經營荊襄、巴蜀一帶,如果能順利取得這兩個地方,以江陵之於建業,居高臨下的態勢, 對北人"平定南方的大業"是很有幫助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兩次統一形勢的完成:晉滅吳 之戰,和隋滅陳之戰,都是建立在取得荊襄和巴蜀的基礎上,沿江而下,結束分裂的形勢 。   五.彭城對戰略上主動優勢的影響   胡阿祥在《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一文中,曾論述道:「按 六朝之守,在東部有三道防線,即守河、守淮與守江。其中吳、陳多守江,東晉至梁多守 淮,晉末宋初劉裕守河。」(36)三道防線中,守河大抵沿著黃河中下游的洛陽、虎牢、滑 台、碻磝一線據守;守淮一線,則可分成淮北、淮西、淮南三地作為犄角,互作引援。淮 北一線,由朐山、下邳、彭城、譙,一線四鎮所連結,是守淮的前哨,也是南方進取的資 本。淮南則依盱眙、鍾離、壽陽一帶佈防,是淮北失守,守淮的第二道防線,淮西則以懸 瓠、義陽二鎮為主。淮西的重要性有二,一是連結了荊淮兩地的防線;義陽一旦失守,由 荊襄馳援兩淮的軍隊便需經過轉折向北,才能支援,造成移動上的困難,極為不便。二來 義陽作為牽制掩護兩淮防線的據點,「義陽存則壽陽可復,壽陽復則兩淮可守。義陽失則 非惟絕兩淮南望之意,抑亦為建康後日之憂。」(37)南北朝後期的形勢,大抵就這些防線 據點,逐漸丟失的過桯。一旦江北之地盡喪,縱然還有采石、京口等守江重鎮。但在失去 戰略緩衝地帶的情況下,分裂形勢己難形成。北方政權只待先取江陵,再順長江而下,「 金陵王氣黯然收」,只是時間早晚。基於這點,歷來兵家都有「守江必守淮」的共識。   彭城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路線,可以視為雙方勢力僵持的中心,由於漕運便給的因素, 據有彭城,確保糧草的穩定供給,是發動滅國規模戰役的先決條件,因此南北雙方,有心 一統者,無不全力爭奪。相反的一方,便只能陷入守土防衛戰和彭城攻略戰兩者間作選擇 的被動防禦態勢。由於彭城易守難攻的地理條件使然,這種被動態勢的扭轉是十分不易的 。拓拔燾五路南征時,所過無不殘破,卻惟彭城不下。非獨唯一,梁代的蕭淵明也敗於彭 城附近的寒山。在此之後,陳朝勁將吳明徹的北伐軍,又敗於呂梁(38),銳卒盡喪,陳朝 失去了最後的北伐資本,種下日後亡國的隱憂。   縱觀整個南北朝,彭城的控制權在雙方手中的交替,一共有三次,一次是劉宋泰始二 年,徐州刺史薛安都,因劉宋內亂,以疑懼降魏;二是北魏六鎮之亂時,元法僧據徐州稱 帝,六鎮之亂平定後,元法僧恐自身力薄,便於梁普通六年,向梁請附。第三次則在同年 的六月,梁豫章王蕭綜,以彭城降魏。南北朝時期,彭城的三次易守,都不是因為交戰而 失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證明彭城的易守難攻。也說明了陷於戰略被動的一方, 要取回優勢的困難性,所以顧祖禹才會在《讀史方輿紀要》中評論道:「及晉人南渡,彭 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   從進取的角度看彭城,北魏的尉元曾說:「彭城水陸之要,江南用兵,莫不因之威陵 諸夏。」(39)的確,如果南方政權握有彭城,從交通線上來說,在進攻路線上,有三種選 擇,一是走汴水、譙郡進攻洛陽,二是走東平,進軍碻磝,三是直趨廣固。防守上,南方 只要防守彭城作為主要據點,而北方則必須分點佈防,不但防線分散,且有被個個擊破的 憂慮。   從南方的角度立論,握有彭城,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穩定的經略青齊。「青齊沃壤,號 曰東秦,土方二千,戶餘十萬,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40)該地遮罩河 南,為經略河北的門戶。慕容德當年在青齊,不過數年之功,便把南燕發展成有「步兵三 十七萬、車一萬七千乘、鐵騎五萬三千」(41)的一方之霸,可見得若能取得青齊一帶,便 可以增加軍事經濟上的實力,這對全局的規劃,大有幫助。劉裕北伐,能夠以戰養戰,不 斷進攻,劉裕在晉滅南燕之戰中,順利取得青齊作為資本,是重要因素。   從攻守之勢轉換的情形來說,我認為梁普通六年(525),這年發生的事件,很有參 考價值。在這年之前,北魏發生六鎮之亂,國家陷入動盪,據守徐州的元法僧看見機會, 便自立為帝,想取得逐鹿中原的門票。不過事情的發展,並不如他預料;北魏在聯合柔然 共擊六鎮的策略下,很快的平定了六鎮之亂。六鎮之亂平定後,孤守徐州的元法僧便顯得 勢單力薄,北魏龐大的軍力,在爾朱榮的率領下,隨時可能南下,元法僧感受到情勢對自 己的不利,便向梁請求歸附,梁也乘此獲得了彭城。獲得了彭城之後,梁便積極規劃北伐 ,並在六月發兵。然而這次北伐並沒有遂行,由於梁豫章王蕭綜的反叛(42),彭城旋得旋 失。從這次事件,可以看出,彭城的據有,對北伐戰爭的重要性。   彭城對於北方來說,也具有攻勢戰略的重要性。這點我想可以以拓拔燾五路南征的無 功而反,和北魏孝文帝與成淹的談話,兩者作為比較。拓拔燾五路南征,由於未能攻下彭 城,只能落得「士馬死傷過半,國人多憂之」。相反的,北魏孝文帝時代,北魏可以穩定 的控制彭城,孝文帝便對李沖說道:「朕欲從此通渠於洛,南伐之日,何容不從此入洛, 從洛入河,從河入汴, 從汴入清,以至於淮?下船而戰,猶出戶而岗,此乃軍國之大計 。」(43)由拓拔燾時代的糧運不繼,只能以「抄掠為資」,到取得彭城,溝通漕運後的開戶 而鬥,兩相比較,其間差異,真不可以道里計。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彭城的得失,對南北 雙方攻守戰略轉換的影響了。 ※               ※               ※   彭城位於南北分裂的中間地帶,其重要性早已為歷代兵家和史家所注意,相關論述及 史料,不絕於史籍,可以探討的焦點還有很多,例如彭城和其他臨近兵鎮的相應關係等等 。筆者囿於學力,以及材料把握上的不足,對交通線的掌握,也不完全,無法作出更進一 步的深度論述,只能在前人的基礎上作整理,提出一些斗見,若有錯誤,尚祈指教。 注釋 1.《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九。 2.《漢書.地理志》頁1527。 3.《晉書.地理志》頁451。 4.《隋書.地理志》頁870。 5.《晉書.慕容德載記》頁3166。 6.《梁書.羊侃傳》頁559。 7.胡阿祥,《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長城文化網。 8.《三國志.胡質傳》"假都督青、徐諸軍事。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台, 且佃且守。"頁742。 9.《晉書.食貨志》記載,其時黃淮之間,"比屋不見火烟,飢人自相啖食",頁783。 10.《晉書.慕容德載記》頁3166。潘聰曰:"彭城土曠人稀" 11.《魏書.宇文福傳》頁1000。 12.《晉書.劉聰載記》,遣?等帥軍"周旋梁、陳、汝、潁之間,陷壘壁百餘",頁2658。 13.《宋書.武帝紀》頁15。 14.《晉書.慕容德載記》頁3166。 15.《資治通鑑.卷一二五》 16.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頁2130。 17.《魏書.慕容白曜傳》頁1117。 18.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頁2026。 19.《資治通鑑.卷一三三》,"泰始七年……垣崇祖經略淮北,崇祖自郁州將數百人入魏 境七百里,據蒙山。 20.《史記.貨殖列傳》頁3257。 21.《魏書.成淹傳》頁1754。 22.《晉書.荀羨傳》頁1981。 23.《資治通鑑》卷一百二 24.《魏書.成淹傳》頁1754。 25.《水經注.汳水》 26.《宋書.自序》頁2455。 27.《宋書.武帝紀中》頁44,"公自河入洛,開汴渠以歸"。 28.《魏書.李沖傳》頁1185。 29.《通典.州郡十》 30.《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附註,頁122。 31.《宋書.索虜傳》頁2359。 32.《讀史方輿紀要》卷二九.南直十一。 33.胡阿祥,《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長城文化網。 34.《資治通鑑》卷一二五。 35.同上。 36.胡阿祥,《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長城文化網。 37.《六朝通鑒博議》卷八。 38.該地在彭城東南七十里處,泗水所經,積石為梁,故稱呂梁。 39.《魏書.尉元傳》頁3166。 40.《晉書.慕容德載記》頁3166。 41.《晉書.慕容德載記》頁3172。 42.《梁書.豫章王綜傳》頁823記載"其母吳淑媛自齊東昏宮得幸於高祖,七月而生綜, 宮中多疑之者。"由這段史料,可知蕭綜為齊東昏君之遺腹子,這也是蕭綜日後叛梁 的主因。 43.《魏書.李沖傳》頁1185。 參考書目及資料 1.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2.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唐代交通圖考.第六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 刊之八十三。 3.王恢,《中國歷史地理》,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八月。 4.《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7。 5.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 6.張興兆,《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淮地區水上交通的拓展與利用》,許昌學院學報, No.4 ,2005。 7.吳海濤,《魏晉南北朝時期淮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阜陽師範學院學報,No.1,2004 。 8.陳金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間地帶略論》,武漢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9.胡阿祥,《南北對立時期南方政權的攻守形勢與軍事重鎮》,長城文化網。 10.劉宇,《論晉滅南燕之戰》,鎮江高專學報,第一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50.111 ※ 編輯: Kevin1103 來自: 218.162.150.111 (07/22 13:25)
pursuistmi:未閱先推 07/22 15:17
monk2:好多字 暈 ~"~ 不過還是推一個 ^^ 07/22 20:27
huang0505:拜讀 07/23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