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將你的問題濃縮成一個命題好了。也就是: 面對三世紀以後羅馬帝國蠻族大舉入侵,唯有將日耳曼地區征服該地區的民族, 並將其納入當時整個中央政府體系,省化。從體制上完全控管該地區, 羅馬帝國才能存續。 而在這個論點下,有下列問題: (1)為何不征服日爾曼?而只守來茵河和多瑙河防線呢? (2)面對邊防土地的荒廢,人口都市的集中,造成羅馬社會跟財政的困難。 但為何沒有實行移民屯邊的策略呢? (3)為何不限制基督教的發展?反而透過宗教控制的方式凝聚國力? 在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先了解的是,為何羅馬會想要成為一個帝國? 而且到後期是面臨怎麼樣的危機,才會開始分崩離析? 事實上,該帝國的興起是建立在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上的: 也就是征服導致進一步的征服。 而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在於,羅馬將會擁有壓倒一切的力量和利益。 以迦太基之役來說好了,清除迦太基後,羅馬便成了地中海頭號強國。 而且立刻看到征服所帶來明顯好處──從每個新行省可獲得源源不斷的戰利品 、奴隸和貢物。 其後其他地方強權的挑戰和之間的利益、權威的鬥爭不可避免地將帝國領土越撐越大。 BC146年之後,羅馬共和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它累積了廣大的帝國海外領土──西西里、西班牙、馬其頓和希臘, 以及非洲省包括迦太基本土。 其後25年中,又獲得一些新的領地──高盧南部和一些亞洲行省。 而第一個問題便可以從地理面來回答的說:P 主要是因為日耳曼蠻族所處的地區為異常潮濕陰冷的氣候(對南歐的羅馬人來說) 而且....老實說那邊的黑森林在當時是沒什麼經濟價值的說。 如果在那長期的屯墾的話,不但沒什麼稅收,還可能會變成跟現今伊拉克大亂鬥的泥沼。 但是若置之不管的話,讓他們團結起來對羅馬來說又是一大威脅。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人便施行後來愛爾蘭對英格蘭眾多部落的一招。 『分而不治』──也就是在消極面上進行分離主義。 但當羅馬的領土不斷增加時,征服所帶來的問題卻也慢慢的浮現。 而這些由對外戰爭所引發的問題,便是舊有的共和制度與農業經濟不足以有效應付。 雖然在征服基礎上建立的帝國在短期內實現了快速的擴張, 但是中長期之後卻因為下列的制度安排而面臨慢性的危機。 簡單地說,除了少數幾個城市能保留一些自治外, 羅馬共和國並未寬大地對待它的海外屬地。 且元老院對於複雜的行省行政缺少經驗與興趣,於是賦予各省總督自由的統治權, 只要總督能為軍隊募到新兵,徵集稅收,以及進貢穀類。元老院便不再過問。 而當帝國征服告一段落時,隨著戰利品的來源中斷, 帝國的財源便只能靠賦稅和勞役方面著手。 當總督以帝國的威望與需求為名對他們的行省進行大量剝削之實時, 結果便無疑導致被統治者需承受的龐大的帝國財務壓力, 以及地方總督軍人強權的興起。 事實上,隨著地國當局日益仰賴地方強權向下科捐雜稅後的稅收貢獻時, 反過來說也是腐蝕著帝國當局的權力。 而權力的天平也慢慢從中央的元老院朝著軍人傾斜。 加上總督皆有自己的軍隊來控制地方的反動勢力。 在長期來看,無異是鼓勵地方強權軍閥化,在總督擴張自身勢力的同時, 也造就了中央(特別是元老院)對地方的控制力大減。 如此一來,從三世紀以後,羅馬帝國便遭遇到雙重的尖銳矛盾。 第一層是支配者的矛盾,即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第二層則是支配者與被支配者的矛盾。 包括在羅馬的羅馬人與居於義大利的羅馬公民之間的矛盾, 以及羅馬人與非羅馬裔的羅馬公民之間的矛盾,羅馬公民與蠻族的矛盾。 以及最重要的,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 你會看到兩個世界,一個是那些擁有地產和金銀財寶的人。 他們擁有占地廣大的莊園,並在羅馬或米蘭的住宅過著快樂的生活, 每天從事各種運動,招待客人或做一些知識性的工作。 與這些富有者相對的是一些過著悲慘生活的下層階級。 這並非僅限於依賴富人善心及政府津貼維生的下層民眾, 而是非義大利外其他行省包括商人、農民和公務員的日常生活。 他們汲汲營營地獲利但是卻泰半需上繳給上層階級。 這些人則會進一步把其中更粗重、卑微的勞役轉嫁給奴隸。 你會發現這些被支配者才是帝國經濟的強奪與強制勞動的最終承擔者。 他們背負著整個帝國體制的所有重擔。 事實上你說的移民屯邊是羅馬人一直要非羅馬裔的羅馬公民和奴隸作的事。 羅馬的文明建立在城市上,城市的基礎建立在農業上, 而農業的核心又在於勞動力。 羅馬早期由於對外戰爭頻繁,所以可以獲得大量的奴隸, 但到了後期奴隸來源日少,使得農產減少,城市因而衰敗。 加上羅馬人疏於水土保持,以致羅馬本地糧產日減,不得不依賴征服省份, 生產力自然日漸衰微。 三世紀後羅馬帝國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使得帝國的人口大為減少。 使得這一剝削的迴圈進一步地弱化。 人口減少也意味著兵源的喪失。 而人們認為當兵是人人極欲避免的苦役時,帝國的兵制由徵兵變為募兵, 由國民兵變為職業軍人便是必然的趨勢。 但只要私軍的結構性問題沒有獲得解決,它與政治上便會造成一種不穩定 甚至造成軍人干政之局面,引發內戰的危機。 人民對於政治的參與度越來越低,甚至到後期的不信任,終將導致政治為少數人所操縱。 以及後期皇帝屢為軍隊廢立的情事發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隨後發生的宮廷的篡政陰謀和幾次對外戰爭慘重的失敗, 終於使羅馬的威望破產。 蠻族的首領,因而背叛帝國,帶著所屬軍隊,就原占領區瓜分了帝國的領土。 另外,蠻族在帝國境內遭受不平等待遇,也是蠻族入侵的原因之一。 依照哥德史學家約旦拿(Jordanes)之說法,哥德人於378年攻擊羅馬人, 其原因為他們被局限於一隅,糧食缺乏, 而且羅馬人以黃金般的價格,賣給他們狗肉或令人噁心的其他動物之肉, 以微少之食物換得他們的子女當奴隸。饑荒迫使他們入侵。 走筆至此,你還覺得用武力征服另一民族,就一定可以平撫其中的不平等與矛盾嗎? 人可斬,但人心是斬不斷的。 我敢說,只要該帝國的建立在奴隸經濟,以及伴隨的經營模式不改, 若非一位強有力的君主出現,羅馬帝國全面崩潰只是遲早的事。 啊對了都差點忘記最後問題了說。 關於基督教的話,其實這個是滿有爭議性的議題的說 以撰述《羅馬帝國衰亡史》的愛德華.吉朋(Edward Gibbon)來說 他便認為基督教是羅馬悲劇的真正罪人。 而吉朋的附從者也極力辯說,當基督教傳布全羅馬帝國時, 也摧毀了羅馬人的公民精神,使羅馬人不再具有純樸、勇敢、正直的美德。 但相反的,基督教的衛護者認為帝國之衰亡並非由於過分基督化,而是因為不夠基督化。 這就要看你對基督教這個社會崇拜現象的解讀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2.140.102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220.132.140.102 (12/07 13:26)
syucha:頭推!! 12/07 18:13
malikncku:感謝M大的解惑^^ 12/07 19:02
age317:好文推,不過以武力掠奪奴隸而稱霸的羅馬,之所無法以武力 12/07 19:31
age317:維持霸權的原因,個人覺得是地理因素限制之故,跟人心斬不 12/07 19:36
age317:斷的解釋似無關連 12/07 19:36
BillHuang:推推^^ 先推再看 12/08 02:15
bolin96554:真的寫的很好,連我對羅馬帝國衰亡史的疑惑也一並解決 12/08 19:08
KK2001:推推 12/10 14:04
ailon:拜服!! 12/13 18:10
laevil:推 11/05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