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malex (mmalex)》之銘言: : ※ 引述《Morisato (森里)》之銘言: : : 日本君主立憲是明治時代,那時天皇的權力可大了 : : 明治憲法的第一條是"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 : : 由於憲法擺明了天皇握有國家主權,因此在大正民主潮的年代 : : 美濃部達吉便提出日本國的主權在全體國民,因此代表國家的天皇相當於 : : 一個政府機關(天皇機關說),這種說法當然被許多人公幹.. : : 後來美濃部達吉也因此被東大解聘..orz : ~~~~~~~~~~~~~~~~~~~~~~~~~~~~~~~~~~~~~~~~~~~~~~~~~~~~~~ : 謝謝回答 再請教 : 明治憲法在二戰結束前還有再修過嗎? : 既然天皇的權利如此的大 : 怎麼可能在二戰時被陸軍或是海軍的軍閥架空呢?? : 還是說後來的天皇不喜歡管政治嗎?? 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田中義一被剛即位的昭和天皇召見時, 對張作霖爆破暗殺事件的交代不清, 於是天皇私底下對近臣表示不滿-- 結果, 這個消息不久後被田中義一知道, 大為惶恐的他馬上決定辭職, 幾年後過世. 天皇過不久也知道這件事情, 對於自己無意間介入內閣政治感到抱歉, 於是盡可能不插手國內的軍政事務. (田中雖然是軍人出身, 但是他任內的評價還不算差-- 只是他手下捅的簍子沒辦法解決, 問題自然就來了.) 之後日本陸軍的氣焰高漲, 不過天皇也僅有在226事變中表明準備親自率近衛師團鎮壓, 開戰前的御前會議, 以及終戰決定的時候, 表達出明顯的態度. 用另一種眼光來看, 陸海軍的漸漸暴走, 也是皇族造成的影響-- 日本軍隊的內規本來有不成文的慣例: "不讓皇族就任於必須負重大責任的職位." 原因之一是日本皇族受到的教育多半是來者不拒, 碰上重大決斷的時候恐有問題, 其次, 萬一碰上皇族長官決心不可動搖時, 犯下錯誤失策時別人也很難糾正回來. 但是1930年代, 陸軍的參謀總長是閑院宮載仁親王, 海軍軍令部長是伏見宮博恭王, 兩人都是天皇伯叔輩, 也都掛元帥稱號, 結果被下面的激進派操控時, 根本做不出有效的反制策略, 天皇即使對此不滿(對兩人都有紀錄), 一樣也是難以更動. 所以最後兩人都是自己辭掉的--但是也都來不及了. : 日本的天皇有類似受勳表揚的權力嗎 有, 部分的高級官員與將官都是由日本天皇任命的. 所謂的"親補職"就是由天皇親自任命的職務. 至於高級勳章的頒發, 程序上也是賞勳局提出, 經由天皇認可的. -- 各位, 與敵艦Scharnhorst之間的戰役以我方的勝利而結束. 我希望各位未來如果帶領你的船隻, 面對比你強大數倍的敵軍, 你可以完美地指揮你的船, 就像今天他們指揮Scharnhorst一樣! --1943/12/26, 英國海軍上將Fraser指揮艦隊在挪威北角外海 擊沉德國戰鬥巡洋艦Scharnhorst後, 對艦隊軍官的訓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41.7
Lobatchevsky:那天皇的確不必負大部的戰爭責任囉? 05/01 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