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JosephChen (╭(〞▽〝)╭(〞▽〝)╯)》之銘言: : 基本上,實戰用的武器,和武術表演用的「道具」,不太能夠拿來相比。 : 首先,重量上道具遠比實戰武器輕,刀刃部分也薄很多 : (所以可以發現,在表演的時候,動作大點時刀刃很明顯會像紙片一樣「晃」) : 另外,表演套路盡量求動作優美兼誇張,表演中的動作, : 實戰大多數是沒用到的。 : 所以,個人認為應該要以真實兵器為依據... 有網友和我分享以下看法,是很好的補充, 徵求他同意後,和大家分享:) --------------- 沒錯,表演和實戰有差;不過表演的套路還是由一個個可拆解的招式組成的,而 這些招式(在古書文獻中稱作「勢」)之間的連結點,或者說組成一個個「勢」的所謂 「起」(攻擊動作的起始)「當」(擊中的瞬間)「止」(收勢,準備轉換到下一組動作) 的過程,即使彙為套路,還是可以分辨出來的。這些動作不用說,還是從實戰來的; 在影片中行雲流水(或許沒那麼流暢)的套路,在古籍中其實是一個一個勢圖繪解說的 ,在各個勢解說完之後,則會附上將所有勢連貫起來,繪出步法與動線的套路圖。這 樣講可能有點抽象,我想以後有機會的話再附上這些圖。不過,我想我可以先說明一 個重點:那就是,招式仍然是出於實戰的東西,因而在講武術的兵書中(明末以降的兵 書很大一部分都用相當的篇幅來講解這些招式)份量不小,而相對的套路反而是可有可 無的部分。 套路其實還是有其實用價值的。一來它用最小動作來做招式間的轉換,可以讓習 練的人以最經濟的體力熟習這些動作;二來,它在實戰中並非毫無用處,儘管實際的 戰鬥可能在一招半式中決勝,但只要一名士兵需要持續作戰,他就必須連續進招。這 個時候若是他熟習套路,不但加快進招的速度,而且仍然可以節省招式轉換間所消耗 的多餘體力。不過同樣的因素也是練套路的壞處;其實影片中有一些動作,在「當」 的部分並不紮實,也是圖個節省體能方便之故。這樣的武術當然不免虛套之譏。 不過虛套也並非沒有用處的;雖然這主要就單挑的狀況而言。在兩軍對陣之時確 實虛套是沒啥作用。 -- 老張開車去東北 撞了 肇事司機耍流氓 跑了 多虧一個東北人 送到醫院縫五針 好了 老張請他吃頓飯 喝的少了他不幹 他說 俺們那嘎都是東北人 俺們那嘎特產高麗蔘 翠花 上酸菜 俺們那嘎豬油炖粉條 俺們那嘎都是活雷峰 \/\ 俺們那嘎沒有這種人 撞了車了哪能不救人 ∕﹨ 俺們那嘎山上有珍蘑 那個人他不是東北人 http://joseph-mh-che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63.171.15
darkdog0430:這位網友短期內是戒不掉ptt了一c一 07/19 02:49
JosephChen:不會吧,這樣就知道是誰了喔 07/19 12:57
sfsm:太好猜啦~~~老大~~~ 07/19 20:21
Transfinite:誰啊@_@ 07/20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