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之銘言: : ※ 引述《mintap (fool)》之銘言: : : 請問若是希特勒的擴張侵略舉動若是停在"巴巴羅薩行動"前夕, : : 粹德國有無辦法維持一個東起波蘭,西到法國,北達挪威,南到希臘(或是北非)的版圖? : : 還是說希特勒若是停在此處就是等同於坐以待斃,說不定哪一天換成史達林撕毀 : : 互不侵犯協定來打德國? : 史達林絕對會這麼幹的 : 事實上他原本預定的時間就在巴巴羅薩發動的那一年內 : (雖然也許遲一年對蘇聯會更有利) 本人也認為不太可能。 自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巴爾幹半島橫掃南斯拉夫和希臘後 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亦都加入德國軸心國。 這對極欲擴張政策的蘇聯來說,無疑是一種阻礙。 (什麼?你說史達林沒有持擴張政策?...那他不會同年6月25日攻打芬蘭) 兩國的關係很快的在同年7月15日交惡──原因是英蘇簽定互助條約。 情勢自此,兩國關係已經走向了敵對態勢,並隨時等待時機侵略對方..... : : 請問若是在西邊的美國 英國不插手的情形下,不論是德國先打俄國,還是俄國越界 : : 過來打德國,德國是否必敗?若是換邊,在德俄之間維持和平的情形下,美國 英國 : : 集團和德國作戰,那一邊的勝算大? 英國當時在經歷敦克爾客大撤退、法國戰敗、巴爾幹閃擊以及撤退克里特島之後 海外勢力可說是大減,加上義大利也開始攻擊埃及,該死的隆美爾也加入其中.... 英國除了要處理非洲、緬甸等殖民地戰線,還有德國空襲, 急需要一個能打擊德國的盟友,美國是個選擇,接鄰在旁的蘇聯更是個上選。 英美老實說很難不插手。 基本上英美的算盤就是間接支援俄國或其他地下反抗組織當打手, 然後分工全力生產武器裝備。 雖然德國很早以前就有想過要同時打東西戰線的兩面作戰,並制定策略。 但事實上,德國是同時跟美國、英國、還有蘇聯三大國打兩面戰。 德軍還能在兩年內兵臨莫斯科,已經算是十分厲害了.... : 單純只是德蘇戰爭勝負難定 : 有美國的話跟美國為敵的那方必敗... : : 還想再請問一下美國的態度,希特勒再厲害,就算把英國也佔領了,還是很難越過 : : 大西洋來打美國,美國為什麼要插手去管歐洲的事情?把自己的子弟兵送上戰場? 發戰爭財也是一個因素。JP摩根在此獲利多多。 但德國潛艇打沉美國的商船,除了人員傷亡,也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斷人財路的怨念也是很可怕的....(汗) : : (先不考慮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使美國加入二戰),就算德國有一些潛艇在大西洋 : : 攻擊美國船隻,也只是騷擾性質,不會對美國造成多大的妨礙.美國何以不作稱霸 : : 南北美洲和希特勒分庭抗禮的考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179.169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125.230.179.169 (09/08 21:28)
longreach:俄羅斯SSR和USSR簽條約?? 09/08 21:34
ThomasJP:是"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吧 09/08 21:56
這部分我打錯了,是英蘇互助條約;《日蘇中立條約》是4月13日簽訂的 很抱歉筆誤打錯。(好險有爬起來抓錯誤....= =)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衛國戰爭)爆發後,英國立刻釋出善意並與USSR接洽 1941年7月12日,英蘇在莫斯科簽訂了《關於對德作戰中聯合行動的協定》, 雙方並保證在對德戰爭中相互給予各種援助和支持。 同年8月中旬,雙方又達成貿易貸款和支付協定, 英國向蘇聯提供了急需的軍用物資、一次性貸款1千萬英鎊, 而蘇聯則向英國提供了短缺的原材料,以助其擴大軍工生產。 到該年底,英國向蘇聯提供了669架飛機、487輛坦克及其他武器, 另外還和美國供應蘇聯價值約10億美元的各種物資150萬噸。 1943年底,英國至少提供了1億887萬英鎊的援助。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125.230.164.95 (09/09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