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根據印象來說,可以分成兩種 1.硬攻 拿優勢兵力與攻城的工具(攻城梯、衝車、投石機)攻城 戰術方法有: (1)挖隧道 利用挖坑道的方式進行奇襲,幸運的話可以開城門或進行破壞工作。 有時也會把敵城的牆基挖掉出現結構破洞後,進行破壞... (2)攻城梯 利用特製的攻城梯、或利用可移動的箭塔工事,進行強行登梯 (3)物理性破壞突擊 方式很多,例如對結構最脆弱的門利用撞槌攻擊,或利用石弩、投石器、甚至巨型投石器 對城牆進行破壞。 (4)其他 如利用內應滲透城內,進行破壞擾亂後試圖打開城門。 Tory那招理論上也算吧..... 2.包圍戰 另一種型態好像是兩軍互相包圍對峙,但都沒把握打贏對方,於是兩方互相建築防禦工事 然後等對方斷糧或沒後勤支援後撤退,或是進行交涉投降。 比較著名的例子是水攻的樣子,不過 我比較想問的是,歷史上大多是前者硬攻的例子為多,還是後者? ──我指的是冷兵器時代的時候。 如果是包圍戰,那兩軍會耗多久的時間?如果雙方都沒斷補給線的話時間會到無限嗎= = 還有就是,有沒有除上述兩方針以外的攻城方式呀.... -- 這是因為我看投名狀看龐圍了一年,是得到和1915的西線沒兩樣的結果... 順便想問問看歷史上的圍城是否真是如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0.163.100
MRZ:投名狀那個鏨壕戰,連導演都說他只是表達意境而已,非關考據XD 01/13 23:24
Delicious0:沒斷補給線,那還叫包圍戰嗎?:P 01/13 23:34
gfneo:圍城打援 01/13 23:46
omena:都包圍了 守方補給線怎可能不斷... 01/14 00:54
midas82539:君士坦丁堡是一個例子...雖然算特例 01/14 00:57
dany9177:圍點打援吧,防禦體系大多以要塞群遙相呼應,所以才會有 01/14 01:04
dany9177:攻城拔寨這個詞,慢慢一個個拔掉(或倒戈),看是攻城的先 01/14 01:06
dany9177:禁不住耗損退兵,還是守城的叛光光,只剩孤城的通常都是 01/14 01:07
dany9177:先立於必敗之地的。 這邊應該沒三行問題吧 01/14 01:09
dashanew:投名狀那個打法其實在西方18世紀就這樣了. 01/14 10:39
Kunoichi:投名狀的壕溝...我想知道那時候壕溝已經挖的那麼漂亮嗎? 01/14 18:25
Darksider:挖得出這種壕溝還會打輸甲午跟庚子嗎XD 01/14 18:32
Kunoichi:我也覺得很扯 那種臨時挖出來的頂多是散兵坑的樣子 01/14 18:38
Kunoichi:有沙包還有尼龍繩... 一看就覺得時空錯亂 01/14 18:39
dashanew:尼龍繩是時空錯亂,複雜壕溝可不是,現代壕溝反倒粗糙. 01/15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