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附一個年表──而這通常是歷史課本都不會刻意全提的 (感謝armed於文中相關指正) 1949.5.25 國52軍共60000餘人由上海撤向舟山群島 6 52軍撤守澎湖 8.18 22軍64、66師與21軍61師夜襲大謝島 10.3 22軍以8團之兵力進攻金塘島,與國102師進行島嶼爭奪戰 10.5 102師殘部100餘人撤至定海島,次日橫山島守軍亦撤退, 自此舟山群島外圍已是共軍所有。 10.17 共軍進攻廈門,湯恩伯擊退強攻鼓浪嶼之共軍,然這卻是佯攻 共軍主力強行登陸廈門島,國軍不敵撤守 10.18 入侵桃花島 共軍61師182團1營、183團2、3營圍攻桃花島,1營在炮火掩護下 分別於仙人橋與西嘴頭登陸,與國軍222師接戰。 19 共183團控制韭菜山與茅山渡口,切斷國軍222師661團第2營之退路 部分國軍被包圍於大佛頭高地,最後在183團包圍攻擊下,222師被殲滅.... 國軍共被擊斃1300餘人,剩餘殘部投降。 10.25 古寧頭戰役 共軍挾多數兵力強行登陸金門海灘,突破國軍防線,但後期卻因為 (1)登陸船艦擱淺,並遭到國軍火力全數擊毀 10.26 (2)造成共軍無法增援之窘境,即使244團佔領雙乳山 253團佔領觀音山等高地,但因為被國軍優勢兵力包圍被迫撤退突圍 10.28 (3)殘存共軍最後突圍至北邊海岸線....國軍做最後猛攻,尚存共軍投降。 11.3 登步島血戰 此時國87軍221師的661、662團(該第2營於桃花島被殲)於登步島 建立防禦工事、探照燈、布雷企圖死守。 共21師182團3營、2營+1個半連、183團1營在炮火掩護下登陸登步島 但第二批登陸援軍因潮汐而遲至2小時後才登陸,無法順勢佔領歐鹳礁 11.4 蔣介石卯起來了,天亮派遣軍機6架對登陸部隊與桃花島進行掃射轟炸 同時並派遣75師224團對共軍反攻,共182團3營死守砲台山失敗,撤退。 晚上9點,共將剩餘預備軍力全部投入登步島,雙方激戰 共182團1營在被國軍包圍下,撤出張關灣山。 11.5 國軍再投入67師199團、201團至登步島,同時再度用戰機、砲艦進行轟擊 共61師分析局勢後,認為無法再以優勢兵力之國軍進行血鬥,並準備退守桃花島 在182、183團各一營的掩護下,共軍於11.6日凌晨1時撤退。 12.16 國軍投入45師進駐舟山群島。 此時金門古寧頭、登步島血戰的慘勝,是國軍撤守台灣後少見的勝利。 也是以往教科書與輿論宣傳的戰果,但.... 1950.3 海南島戰役 3.5 3.10 共40、43軍派一加強營共1800人,利用木帆船在瓊崖縱隊接應下偷渡海南島 3.26 40、43軍再派一加強團共6600人偷渡,國軍守軍雖發現並截擊, 但無法有力阻止共軍登陸。 (加上瓊崖縱隊2萬兵力,此時共軍大約已有近28000人兵力潛伏於海南島) 4.16 共40軍派遣6個團、第43軍派遣2個團於19時30分在博鋪港、玉抱港一線搶灘 此時共軍已達40000餘人之眾。 4.19 國軍急調32、62軍共5個師,共50000人前往瓊北美亭地區截擊並試圖包圍 但共40軍7個團卻自佳來突圍,並北入試圖包抄國軍, 最後戰線崩潰,薛岳被迫撤退,伯陵防線失守。 4.23 共軍佔領海口市,共軍增援第二梯隊共5個團登陸,分三路包夾國軍 4.30 共軍占領榆林、三亞 5.1 占領北黎、八所,國軍全面撤退海南島。 這時老蔣原本算計的海南、舟山反攻雙角已經斷掉其一.... 在戰略上也開始走向防守性的策略,為組擾共軍繼續援助舟山群島, 1949.9.13起,國軍便以空優對寧波、上海進行大肆轟炸。 國92師與兩個裝甲營也投入舟山本島,並建立起公路網與防禦工事,將舟山島要塞化 但面對1950.3月起,共軍持續在浙江、福建、廣東蓋機場,投入Mig戰機 國軍在防守面上,已無空優之優勢,在面對可預期的共軍陸海空三軍協同圍攻舟山島 的局面下,5月10日,老蔣想必是做了很掙扎的決定。 以『美援與日本賠償物資輸運計畫』為代號,陸海軍全面撤出舟山島至台灣。 並以空軍轟炸金塘島,製造佯攻金塘的局面,於10~15日期間有計畫地全面破壞舟山工事 寧海碼頭、剩餘無法帶走的車輛、船隻就地爆破。 1950.5.16 共軍以10萬兵力陸續進駐舟山島,結束舟山群島戰事.......... 當然這件事並沒有使中共放棄武力"解放"台灣的意圖 但此時的台灣已經不如舟山、廈門、海南島的兵力分散而可各個擊破。 於是 1954.11.1 共軍以Mig-15、TU-2、TU-4轟炸一江山 1955.1.15 共軍進行大規模空中偵查,為一江山戰役之前哨戰。 1.18 共軍以陸海空三軍偕同轟炸一江山,並以60師178團與180團第2營, 共約5000兵力陸續登陸一江山,雖然國軍亦以戰機攻擊頭門共軍與共軍軍艦 但國軍僅有第4突擊大隊、第2突擊大隊4中隊和1個砲兵中隊共1000餘人之勢, 雙方激戰後,國軍戰線逐步退守,最後王生明將軍引爆手榴彈自盡。 1958.8.23~10.5 金門砲戰 在金門砲戰中,共軍可說摸透了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實質內容 美軍與共軍十分有默契地迴避戰鬥,但在韓戰與金門砲戰後 台灣空軍得到大量的美援,使中共武力解放台灣的政策難度再度提升 最後在考量國際局勢與相關利益下,兩岸局面逐漸穩定化。 好像沒有回答原來問的問題 簡單地說,老蔣最好的盤算是以金廈馬祖堵住福州和廈門灣 再來海南島與舟山群島退可守,進又可兩面夾攻大陸,全部都是以反攻大陸思維之決策 但問題就在於兵力也同時地分散了 共軍初期對兩棲作戰其實並不是很習慣,才導致古寧頭那場大虧 但在古寧頭學到教訓後,你可以發現共軍又很快地學會將優勢兵力持續投入圍打舟山群島 海南島更慘,因為實在太近,因而給了共軍滲透登陸攻佔的良機 但海南島淪陷後,對老蔣來說只剩下舟山與金馬可以作為反攻的跳板 因此說啥都要死守金馬舟山,並利用空優打擊共軍登陸力量。 但在登步島血戰後,共軍也學會了登陸需要空權的保障,因此持續增加空軍的投射力量 這時舟山群島離台灣真的太遠,面對大陸三棲圍攻真的很難守.... 美國施壓退防也是其一因,但重點是情勢已經逐步轉變對老蔣不利了。 然1950年韓戰爆發後,卻給了台灣一個轉機,在美蘇戰略下撿到了中美共同防禦傘(1954) 這時金馬是說什麼也要堵大陸解放台灣的第一防衛線,這也是老蔣說啥也不能放棄金馬 的原因。 美國對老蔣的固執很煩是真的,但金馬的防衛性質在當時也是真的很重要。 --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寫完要去睡了(睏) 金門砲戰寫完大概就要天亮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194.232
Swashbuckler:推 03/12 01:37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61.63.194.232 (03/12 01:59)
AAA:推 03/12 02:04
Tuberculosis:推 03/12 02:43
armed:所以22軍是指共軍吧? 03/12 09:06
gunking:push 03/12 09:38
savvik:李良榮22兵團? 03/12 09:58
armed:他應該說的是三野的7兵團下屬22軍啦.XD 03/12 10:02
andyjaw:push 03/12 16:00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61.63.194.214 (03/12 19:01)
su281:推~不過要老共搭他們的破船橫渡台灣海峽,一大半會先去餵魚ㄅ 03/12 19:03
cobrachen:不會,用刺刀加上棉被就可以了 03/13 11:50
tsaiking:還有木桶 03/17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