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K2001 (不會叫的貓)》之銘言: : 7-7.3從敗戰中學會了什麼 從以下諸君所言來看,我不知道日本當局學了什麼,但這些人卻沒學到什麼XD : 黑野:  說到有關戰爭指導的議題,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時候確實比較正 :    常,不過相當諷刺的是,畢業於陸軍大學和海軍兵學校的菁英登上組織的 :    頂端後反而就開始走樣了;甲午、日俄戰爭時期的軍隊高層,和陸大毫無 :    任何關係,他們是在松下村塾接受教育,之後又在西南戰爭中學習實戰的 :    經驗。 主要是因為老師素質的問題. 日俄戰爭的大部分軍官的老師是進口的法國,英國,或德國等國的軍官.這些軍官 通常不是打過克里米亞戰爭就是普法戰爭. 這些進口的外國老師,在以前所經歷過的戰場表現如何,我不知道,但打過日俄戰 爭但表現不好的日本軍官都被貶去陸大教書,然後他們教出來的學生後來跑去打 二戰... : 戶部:  不過甲午、日俄那個年代的戰爭較為單純,所以沒有受過專門軍事教 :    育的人也還能夠應付,進入總體戰時代的太平洋戰爭就複雜許多了,光是 :    這點也讓戰爭指導愈形困難了。 較為單純並不表示沒有受過專門軍事教育的人就能夠應付,畢竟日俄戰爭時的日 軍指揮階層可不是半路出家. : 福田:  不只是軍事方面,還必須擁有開闊的視野,不過昭和的陸海軍都沒辦 :    法培育出通才的學生;而我們之前也已一再提及,與外界交流的人士某種 :    程度上可以認知真正的事實為何,不過在日本的組織裡卻是接受組織內部 :    的邏輯與想法會比較有利,所以得以晉升的大都是與外界沒有接觸的人。 : 保阪:  如果體制上能容許像今村、本間、栗林等中學時曾與社會接觸、並前 :    往海外留學、體驗不同的世界之輩出人頭地應該會好很多,可惜結果並非 :    如此。 跟這種組織有點類似的還有國民革命軍的這批學弟. : 福田:  這也不僅僅是軍人的謬誤,政治家亦負有很重大的責任,東京大學助 :    理教授加藤陽子便曾指出,大正時期政治家的代表原敬會很認真地聽取軍 :    人的見解-就算他們的意見不多,當時的政治家也確實會下工夫以求了解 : 軍人的想法,但是進入昭和年代後,政治家的素質便開始漸漸下降,越來 : 越多人也開始把軍隊當成擴大黨派的工具。 : (謎之聲:為什麼在下會突然想到前總統呢XD) 自行憲以來的前總統有很多,您是指哪位?XD 大概只有前總統嚴家淦不太像是您講的那樣. :      這種情形也是肇因於普通選舉法通過後,民主化、大眾化所帶來的影 :    響,所以政治家開始迎合大眾,對於這種情形相當敏感的軍人也漸形蔑視 : 政治家,進而包圍軍部,開始突破軍人的分際,介入政治。 應該是說大正民主化開始之後,老百姓一開始就有點不能適應,於是開始憤青化. 接著政客憤青化,然後連帶的軍人也發現他們也必須憤青化,才能跟政客對抗. 其實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德國跟中國,畢竟日本學習德國,引進普魯士憲法作為 本國憲法,而中國也在甲午戰後以日本為學習的主要對象.簡單來說就是走德國 模式的演化結果,然後接下來的發展步驟有頗大的相似性. 結論是:俾斯麥要負責XD : 戶部:  我的意見大致上也與福田先生一致,要責備軍人"不具備廣義的國家戰 : 略(大戰略)的視野"未免太嚴苛了,在總體戰時期,軍事日趨複雜化與專門 : 化之時,軍人也很難去考量到其他層面,構築大戰略本來就是政治家的工 : 作。 :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時的軍方也確實有阻撓政治家擬定大戰略 :    的一面,這一點當然也必須要明確地予以批判。 簡單來說就是"政客無膽識,軍頭無常識,兩者無知識,等著上電視"吧? XD 不過或許應該說日本軍人當時雖然常常拜讀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但心態上卻是 約米尼式的,也就是他們認為在軍事的領域上,政治越少干涉越好,也因此自然就 排斥政治的介入.這種情況下當然別說"阻擾政治家擬定大戰略"了,根本是禁止. 更不用說政客怎麼會有膽去擬定大戰略之後,再跟手握槍桿子的軍頭對抗呢? : 半藤:  在考量明治與昭和的軍人時必須要謹記的,就是實戰經驗的有無,這 :    也會對戰爭指導造成影響,體驗過戰爭的人就會經常考量到要如何地防止 :    戰爭發生。 :      然而以陸士16期為中心的巴登巴登派,其中同僚及以降的期別卻是"不 : 知戰爭為何物的世代",我想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結果他們對戰爭的觀念 : 也就落入了精神主義的窠臼。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陸大畢業生看到前輩們沒事就主動發起日清,日俄戰爭,而且 也沒有在這些"體驗過戰爭的人"去如何"經常考量要如何防止戰爭",就算有這樣 子想,也都是"戰爭的目的在以戰之戰"的想法. 此外著名的203高地就是"武士道大勝機關槍"的經典教材. 有這些"體驗過戰爭的人"在陸大裡面作育英才,結果是啥?科科. ----很多人都認為體驗過戰爭的人才知道戰爭的恐怖,所以不會選擇去發動戰爭. 那就錯啦,體驗戰爭的恐怖,該戰爭必定是長期戰爭,而且是奮戰連年,打到人人的 精神崩潰,神經麻痺,完全不知道榮譽是什麼鼕鼕的悽慘戰爭,如此才會覺得恐怖. 但甲午戰爭跟日俄戰爭對日本人的歷史體驗中並沒有覺得什麼恐怖,而是光榮,那 麼體驗過這些戰爭的人又哪裡會教導後代"戰爭是恐怖的,必須制止"?就算他們有 說好了,連經歷過一戰苦澀歲月的德國跟在西線有體驗過戰爭的希特勒,最後他們 走向了什麼樣的瘋狂呢?這更別說沒有這種經驗的日本了.並不是任何人都會是雷 馬克先生,而且雷馬克只是戰場的一個小兵,並不是軍官,更不是坐在大後方,等著 電報收發,然後就莫名奇妙在戰後因為跟對了長官而升官發財,然後到軍校教書的 那種軍官. : 保阪:  "思考昭和的陸軍時,其內部的情形究竟要如何比擬成現代的組織像是 : 企業或機關?",這個問題是常常被問到的,但是要如何回答實在是相當地 : 困難。 當然是像現代的軍隊.(茶) : 福田:  畢竟陸軍就是日本社會的縮影。 海軍也是日本社會的縮影,但是屬於另外一種類型的縮影. 不管是不是在日本,軍隊一定是保守派的集中地,因為任何軍事組織都極其講究 紀律,也因此減少了思想上的靈活性與創造力.然而陸軍往往是保守派中最堅強 的反動派大本營,海軍則是因為常常在國際事務上打交道,所以表現上與心態上 比較屬於保守派裡面的開明派.然而兩者的基本理念其實都一樣,都十分重視傳 統----即使是短期內被創造的"傳統"----以及對於組織的向心力,而這種向心力 有時候還超過了對於國家的忠誠度. 實際上若這一點處理不好,到時候就可能演變成"軍隊為國中之國"的情形.實際 上二戰前的日本就跟德國一樣走向了相同的道路. 當然啦,俾斯麥要負責,科科. -- 地獄好人卡 18層地獄力量加持的終極好人卡 女生買回家~趕蒼蠅 男生買回家~保平安 http://gps.wolflord.com/viewtopic.php?t=11794 吉皮思工作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8.251
Su22:表現不好的軍官放到軍校去教書,我國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 06/24 22:52
amurosheu:難道俾斯麥不用負責嗎? 來,李德哈特哩公跨賣 06/24 23:02
MRZ:一樓:表現良好的如果都去教書,那表現不好的都跑去當大官 06/24 23:06
MRZ:這問題會比表現不好的跑去教書還要嚴重萬倍 06/24 23:07
KK2001:樓上有狠到,這麼說來有嫌疑的前總統還真不少XD 06/24 23:14
KK2001:不過照M大這幾篇文對照下來,感覺這些老師點出來的問題都是 06/24 23:21
KK2001:各國共通,似乎並非日本所獨有 06/24 23:22
MRZ:也不能說這些老師有錯,畢竟他們也提供很多有趣的資料 06/24 23:32
mgdesigner:回一樓,本國應該是不同。小弟當兵時的群大頭,離開群 06/25 01:03
mgdesigner:後,跑去X校當總教官,然後現在升成駐總統府武官。當兵 06/25 01:04
mgdesigner:時,印象很深刻,很幹練,群幕僚都怕他。 06/25 01:05
WINDHEAD:我國陸軍的話,去軍校當教官算是被提拔 06/25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