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lha (Formosa)》之銘言: : ※ 引述《ljoe (ljoe)》之銘言: : : 這么說,大明是毀于內亂,并不是滅于滿清? : 明朝的根本國策在明成祖靖難時期被修正許多 : 這導致了日後滿人可以傾覆明帝國的契機 : 從來中原王朝都需要利用外族弱小的時候分化之 : 打擊之 吸納之 然而明成祖廢邊王 棄大寧等 : 要地 使得明帝國從此喪失壓制東北邊關的永固 : 根基 這才是滿清得以統一建州以致於整個東北 : 然後造成明朝本土的覆滅 : 大明的塞王重兵在成祖時期內縮 這是後期如何 : 彌補都無法追及的 這跟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導致 : 唐朝太子位都不穩定的中央繼承權容易更迭一般 : 基本上都是王朝早年就種下了惡因 這邏輯滿怪的。 一來,明朝廢邊王應該是正確的,不說別的,明成祖自己就是以王的身分殺到南京去搶 寶座,如果邊王繼續存在那明朝大概平均20-30年就要準備打一次內戰,這不可能是好事。 何況明朝遷都北京本身就是為了增強北防。不論是漢/晉/明,只要有兵權的分封一發生 幾乎100%打動搖國本的內戰。 明成祖真的大問題是重用宦官,這才是真的日後隱憂,朱元璋的組訓本來是宦官不能識字 。到了成祖就全改了, 後來宦官攬權讓整個明朝的行政系統失效才是真的問題。 如果 明朝內部穩定,有沒有放棄大寧根本沒差。 (當然朱元璋的搞法本身也有問題..只要皇帝 不是鐵人行政系統也問題很大。) 回到唐朝的話,問題似乎也不是繼承權的問題,反而是重兵在外,而關中的地理條件又一 直退化。導致後來當軍閥一扼住槽運政府就陷入大危機。而本身也沒啥條件可以反擊, 搞到最後就是借兵或是弄出更多軍閥。這個問題的起點就是中央本身的財力人力都不足。 2 c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4.89
ncyc:不過有認為宦官擁權是明代皇帝為了與強大穩固的官僚系統對抗 10/17 12:17
ilikebulldog:不廢邊吃悶虧的寧王第一個造反 10/17 13:58
monmath:重用宦官是朱棣的孫子吧@@ 10/17 23:32
oldfatcat:馬三保也是宦官 (茶) 10/18 01:02
monmath:這比較像是革命情誼吧 = = 10/19 13:25
wayc:讓宦官讀書的是朱瞻基名吧.. 06/10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