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對歐式鎧甲不熟悉 就中國而言 所謂的魚鱗甲等形制的鎧甲最初並非金屬﹐而是廣泛采用皮、木和石質。 今天很多人仍然在爭論秦陵兵馬俑著甲兵俑是否是鐵甲。很多人相信是用石片打磨的。 很容易想象﹐石片很難打磨成歐式的那種鎧甲。因此鱗甲一直是中國鎧甲的主流。 其次﹐中國古代有大量的官營兵工廠。專人打造甲片﹐再由專門工序編織成鱗甲﹐ 更便於大規模生產。 而中世紀歐式鎧甲多半是非官方生產的﹐騎士們都自己自供裝備﹐所以有可能使用 更為重型的裝甲。 實際上中國也不是沒有“全副武裝的重行(型)盔甲”。在十六國後期及北朝﹐ 甲騎具裝曾經一度是戰場上風雲一時的騎兵主力。今天出土了大量北齊、北周 的騎兵俑﹐有相當數量便是“全幅武裝”的甲騎具裝。甚至敦煌壁畫中也有這 種重型鎧甲作戰的生動畫面。 蒙古騎兵使用很輕的盔甲﹐除了機動性的考慮之外﹐鐵資源稀缺也是很重要的 原因﹐因此蒙古騎兵的甲以皮甲為主。 至於說哪一個更好用﹖ 很簡單﹐甲騎具裝北朝之後就漸漸被淘汰﹐今天大量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完全看 不到甲騎具裝的身影。唐代並非不能提供大量的重裝騎兵﹐之所以完全消失﹐很 大程度說明“全幅武裝的重型鎧甲”是不適應戰爭發展要求的。也很客觀的反應 出究竟何者更好用。 有關中國鎧甲發展歷史﹐可參看Albert E. Dien(丁愛博)的論文。 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楊泓《中國古兵器論叢》(增訂本)也有幾篇非常優 秀的論文可以參考。 ※ 引述《stoneruler (林bird)》之銘言: : 恩 一直很好奇歐洲的那種全副武裝的重行盔甲 : 跟中國的鏈甲或魚鱗甲比起來 哪個在實戰上比較有用? : 我也一直很好奇為甚麼中國的防具沒有發展成那樣? : 還是說其實那種盔甲不好用? : 我記得蒙古的騎兵都是很輕的盔甲 機動性很高 馬匹也不會這麼耗體力 : 還是說歐洲的馬比較耐操? -- 我們以佔世界22%的人口﹐消耗了世界1/3的資源﹐創造了佔世界5%的GD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207.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