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arkdog0430 (..)》之銘言: : 恕刪..<(_ _)> 推文限制好久阿XD : 主因是沒有經驗 日軍紀錄中 : 常常遇到這種修有胸牆 胸牆上的槍眼皆為倒八字 : 有閣樓制高點火力(被視為最大威脅) : 主要道路被樹木封住 : 胸牆旁又種滿刺竹的據點 : 而且這種據點通常是好幾個聚在同一個村落 : 把一個據點的賊徒擊退 : 他們馬上會移動到另一個 : (類似比較大規模的 還有大嵙坎街 黃家大宅等上百人防守的) 不好意思,補充版友的內容。 據川崎三郎著《日清戰史》(1897年)第371頁有:「我軍比較擅長野戰,拙於村落戰、家屋 戰。」;都新聞記者大谷誠夫所著《台灣征討記》第275頁也錄有:「以家屋防禦,是土 匪最好的防守秘訣,也是我軍最以為苦的地方。」 除了以上地方,台中的頭家厝、嘉義的大莆林等,都讓日軍吃了不少苦頭。特別是 大莆林。 木村達所著《征台衛生彙報》第372頁: 本日之攻擊地大莆林,為四面水田圍繞的開闊地,因而使本隊(北白川宮率領)需進行大 迂迴,加以所經之路皆田間之小徑 …從地勢上,加上四面都是敵兵,就算是衛生部員 也不能待在後方,要隨時待命救護傷者。 以上資料請參照以下更詳細的說明 大林古戰場導覽及北白川宮受重傷之處考 http://talin5814.myweb.hinet.net/war/iwe_study/10/talin_tourguide.htm 資料來源 乙未抗日古戰場巡禮 : 根據征台圖繪 日軍一開始使用的方法 : 是武士道萬萬歲 : 派出特兵工兵持手斧炸彈 : 衝去前線把大門胸牆刺竹砍破炸破 : 後方的人再一擁而上 : 我看過最成功的一次 是衝過胸牆 在屋舍牆壁炸開一個缺口 : 尖兵衝進去 然後....就沒記錄了XD 該據點還是沒拿下來 : 也有用野戰砲直接轟的 但紀錄相對很少 : 可能是地形的因素 而且也只是把房舍炸掉 抓不到俘虜 : 後來經驗充足了 就是先包圍 : 用工兵偷偷跑進去 把炸彈甩到屋頂上 : 讓屋子燒起來 屢屢得手 : 屋子裡的人非逃即俘 日軍近衛師團用後膛八連發銃 → darksnow:後膛10連發槍?甚麼步槍彈夾可以帶那麼多子彈的呢? 09/06 17:11 → darkdog0430:是日清戰爭陸戰概史的記載 村田式連發銃 可十發入彈 09/06 17:15 → darkdog0430:我找不到詳細資料 只有兩師團有配 其餘都單發小銃 09/06 17:18 推 darksnow:村田經芳設計唯一量產過的是22年式村田連発銃,可裝填8發 09/06 17:24 → darksnow:這把步槍用的是散彈槍的唧筒式設計,子彈破壞力與槍身平衡 09/06 17:31 → panoply0921:10連發?Lee-Enfield喔? 09/06 17:31 → darksnow:不受當時部隊喜愛,所以很快的就掰掰了 09/06 17:33 甲午戰爭時大部分日軍仍使用13年(明治)式或18年式村田 單發步槍,只有近衛師團和第4師團配備22年式村田連發銃。 村田連發銃據跟隨日軍實地採訪的 J .W.Davidson 所述:「它雖然是 很有用的長射程武器(最遠射程可達三公里左右),似乎其弱點 在於連發的裝置上. . . 平常日兵把它當作單發火器 用,沒有把它當作連發槍使用 日人後來也承認村田連發銃「上膛(裝填子彈)需費時間,命中精準度 低是其缺點」 明治三十年(1897年),由有阪成章設計改良成為三十年式步 兵銃(槍)。以尾筒彈倉式實現連發並能簡單地裝填,無論哪一 項都是取自外國槍枝的特點。此槍後來在日俄戰爭前,被大量 裝備在日本陸軍。 以上參考《 乙未戰爭研究:你不知道的台灣保衛戰》 第六單元〈日軍侵台的主力及統帥北白川宮〉 第92-93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43.52
gunking:想請教一下。大莆林屠殺之掩埋處,不知有無考証? 09/15 09:27
gunking:有個說法 在中坑地區(or營區) 但將那麼多人移到此處 太遠 09/15 09:37
reinherd:射程長達3km 但是我不認為肉眼能看到3km外的目標 09/16 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