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我的想法主要是鑒於較早期的馬甲都是用鎖子甲,對於在正面抵抗刺擊沒啥幫助 會是這樣必有其原因 因為幾點 1.鎖甲"比較"便宜 2.鎖甲對活動的限制比較少 包括重量也較輕 要注意馬的負重也是有限度的 你給牠重裝甲 結果是犧牲衝刺速度 甚至根本跑不動 變成更沒威脅性 3.重點 : 馬甲要對付的不是正面刺擊--->沒有人會真的對矛叢撞 我說"筷子"是讓你比較好了解 你可參考我寫瑞士鄉民那篇 當矛陣展開時 矛是密密麻麻像樹林一樣 整團就是個刺蝟 或劍山 其密度高到可以對弓箭有防禦力 一雙筷子夾不住你 但是那不是一雙 是一次面對十幾雙 如果是單層矛 你就算沒有穿甲 也可以停下來撥開矛頭前進 矛陣的作用是你就算撥開了 裡頭還有好幾層 甚至後隊會再補上 行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矛陣不需要把你夾到完全不能動 只要讓你慢下來 或伺機把你推落馬 就達到目的 : 就算有很多隻矛頭,但是都會被滑開,正因為長槍陣只能往前指,所以利用正面防護力 矛陣的構造是裡裡外外有複數層 外層讓你減慢 內層就把你夾住或刺下馬 另外 坦克車可以撞牆 但裡頭的人可是會死的 你的重裝坦克馬的問題也一樣 當騎士迎面撞上矛牆 就算護甲厚到他跟馬都不會受傷 衝擊力也會讓騎士直接落馬 這樣也達到矛陣的目的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騎士並沒有發展重甲以對付矛兵 騎士的反擊之道是: 1.直接下馬步戰 自己拿騎槍也充當矛兵 以矛陣衝鋒對幹(而非騎法衝鋒) 矛陣衝鋒攻防一體 也沒有落馬問題 BTW 瑞士鄉民的矛陣衝鋒超級威 相當於魔戒中的洛汗馬電影效果 結論是 不乘馬衝鋒才是王道 2.發展投擲/遠距武器 : 最後是長矛預備隊..我從來沒聽過這種打法,可以解釋一下嗎? 矛陣的後幾排都是把矛放地上垂直上舉在休息 一但前面有狀況 才把矛前舉去補強矛牆 -- 《海角七號電影小說》 阿嘉的過去,友子的不平,馬拉桑的奮鬥,明珠的悲劇,栗原南的追尋。 《明騎西行記》The Lost Emperor, the Westering Chevalier 鄭和下西洋與百年戰爭,麥加朝聖與搶羊大賽。歷史,遊記,武俠。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5310 作者部落格 http://plamc.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2.215
fw190a:排在後面不叫預備隊吧...提出的midas似乎也不是這麼想 02/20 01:15
midas82539:定義上仍是當做填補前面傷亡之用,當做備用填補無誤 02/20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