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先講這邏輯問題, : 如果我說某某發明為什麼沒被使用, : 意思當然是指說在他還有用的時代為什麼沒出現, : 你要說明在瑞士槍兵橫行的時代他已經沒用,我很歡迎也不反對 : 問題是用時代來說明為什麼沒這東西,你就要顧慮到那為什麼在瑞士槍兵之前沒出現 : 要構成一個完整論述你得說在此之前該護甲是如何沒必要 : 之後又是如何被淘汰,這樣我會很感謝你,而且也完全符合我一開始提示猜想的方向 重騎兵的興起前提是馬鞍和馬蹬的發明,以及育種技術的發展。 面對步兵長槍的攻擊,以及弓箭的遠距攻擊,騎兵尚難以抵抗,故很早就有人想出 對馬施馬甲的概念,但受限於技術和護甲的重量,馬匹必須要高壯還有體力負荷。 故重騎兵的出現必須有固定的高大馬源,而其精隨則是人工育種技術 這個技術於3th波斯薩珊朝獲得成果,北部Massagetaes村研發了Nisaean Charger 的壯馬,故有了重騎兵的基礎,那個時候的重騎兵是保護面部、頸部和肩部的鱗甲 能保護馬頭、馬脖和馬胸,此外還有馬鞍。 在沒有馬鞍的時代,騎者能依附的只有兩條腿跟手握的韁繩,兩隻腳又是懸空的 騎者會跟馬脊直接摩擦,久了馬會流汗褲子馬騷味...離題了 馬鞍的發明可以提供較舒適的騎乘環境,不過更重要的是馬蹬 沒有馬蹬時你的腳是懸空的,只有大小腿當向內的施力點,所以你只能用上半身的力量 並需要整個下半身緊抓馬匹。 若克服上下擺動,持弓射擊或拿輕武器刀劍劈砍ok,但像長矛會比較難施力, 因為只能用手的力量。 但同時馬蹬的發明除了使其者更容易上馬,而不用手支撐身體抬上馬外 重點是可以以腳跟當支點運用全身的力量施力,維持平衡只要靠小腿內貼就可以了。 故也增加了騎者攻擊的力道,此外也可以做更多樣的騎術(彎身,站立,打浪) 面對步兵還有機動跟突擊的優勢,自羅馬帝國在408年被日爾曼的弓箭和長矛組成的騎兵 擊敗並被占領羅馬後,也代表了羅馬方陣和重步兵時代的衰退。 擁有馬甲和騎士盔甲的還有東羅馬的重騎兵,稱為klibanophoroi,長的如下圖 http://smallsagas.files.wordpress.com/2009/10/klibanophoroi-large.jpg
簡單的說就是把小鐵板一一串起的超級大鱗甲馬衣,保護馬頭、脖子、軀幹。 不過這兵種很貴,故只有皇家衛隊(tagmata)才有該部隊。 騎士也有多層防護,從最底層的棉衣、鎖子甲、中間穿鐵片串起的鱗甲 小腿穿鐵脛甲、肩膀也有護臂。外面有些人會再穿鎖子甲,或穿較大鐵片編成的鱗甲, 頭戴頭盔、還有小盾牌,可以說是保護到牙齒了。 武器是長矛或短弓。 基本上東羅馬的klibanophoroi很少有敗績,其戰法是先讓前衛的步兵和敵接戰 重騎兵再從兩翼包夾攻擊敵人側翼,驅散敵人騎兵後再針對步兵。 針對沒有組織的步兵可採衝鋒,對有組織的步兵可採短弓射擊擊散,擊散後再長槍衝鋒 或下馬接戰。 但這個優勢到了1071年被塞爾柱土耳其人的Mamluk禁衛重騎兵擊敗後,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相較於東羅馬重騎,Mamluk騎兵也有鎖子甲和頭盔的防護,但總體而言比東羅馬重騎輕 也是配對長矛和複合弓、彎刀和盾牌。其兵源是人口販子買來的幼年奴隸 教導伊斯蘭教義和阿拉伯語後,從14歲起開始教導騎術和戰術 戰術和東羅馬重騎一樣,先用弓箭打散陣形後,接近敵人再射一次弓,再持刀或矛 衝進敵軍側翼或背後。 這時不論是步兵或騎兵都會遭到複合弓的打擊(270m內尖箭穿甲可致死)後 再遭到衝散,兩軍實戰經歷的差距使東羅馬遭到致命的打擊, 加上培養klibanophoroi成本太高,總之這個重騎兵就結束了。 之後的封建騎士前期大多是針對騎士盔甲補強。 作戰是盡可能的驅散步兵,若碰到組織步兵則先讓步兵接敵後再襲擊側翼。 另外在歐陸自11th開始,面對長弓、十字弩和尖刺穿甲箭的威脅(200m內可穿甲殺傷) 與長槍、長矛、戢槍的普及化,武器不論是穿刺或劈砍威力都有長足的進步 到了14th護甲開始有了回應,那就是板甲。 但這時的騎兵仍然還是貴重的少數,主要的接戰仍是步兵為首,騎兵才是後續襲擊側翼 打散陣形的榔頭。 面對板甲的威脅,步兵的對策除了運用長矛與十字弩的搭配外, 就是再度拾起希臘方陣概念,將戢槍聚集起來成為一個方陣,這個是最早的瑞士方陣 然而在1240年在阿爾阿多面對米蘭騎兵的多次突擊,和後期下馬協同步兵攻擊的慘敗經驗 帶來的修正則是混合5m長矛和戢槍的瑞士方陣。 簡單的說,前面4位的長矛兵接戰,由下到上形成4個殺傷區,第5位填補傷亡。 當敵軍牽制在前時,中間的戢槍從兩側襲擊敵側翼,後面4個長矛兵再當預備兵填補傷亡 戰術的部分,則可看我上上篇文章。 另外瑞士人除了運用方陣外也有用十字弩。作為殺傷範圍的延伸。 到1453年為止,步兵與騎兵的對策大致上就是這樣。 : ----------- : 首先我在講的是馬的正面衝擊時防護提昇,我沒有說他能打敗瑞士步兵 : 你的考證詳細我很佩服,但是請看清楚我一開始的文章.. : 不過單看這情境推演我會覺得你對這方面不熟悉 : 就會戰來說的確可能發生這種狀況,他排練陣形時也可能預演這種狀況 : 但是把這方法拿出來"講"對抗騎兵衝擊我覺得很怪, : 我不是說這方法"沒用",而是說是兩個不對等的問題 : 因為這些推演是戰術層級的東西(而且根本不是方陣才能實行的戰術) : 但騎兵撞到槍兵上是微觀的 : 舉個例來說好像現在討論某方有很強的弓兵, : 所以另一人講說,那我們就夜襲趁他們看不清楚時打 : (新想到一個更好的例子,比如說,我在講戰車正面裝甲增強的好處 : 但對方提出說包圍起來就掛了) : 照你情境推演討論的話 : 你如果要說有側翼步兵支援,那騎兵也可以有其它戰術,例如同時撞三翼正面 : 因為在原先討論是完全不考慮兵力的 : 但你帶出一個兵力的預設(即步兵多於騎兵很多倍) : ------ 如果你要單指技術層面,那板甲與馬甲披付的重騎兵的威脅 步兵在歐陸的回應則是十字弩和弓的普及,和長矛兵的組織化方陣化 長矛搭配弓弩到了16th起火繩槍出現後仍然存在,只是方陣規模開始縮小化以更輕便運動 隨著槍填裝技術增加、火藥的改進、膛線發明、金屬彈殼的研發 槍的射速越來越快,攻擊距離越高,殺傷力更穿越板甲時,也是騎兵敗下陣的原因。 至於在中世紀,以矛兵抵擋騎兵衝鋒是當時少數可抵禦的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22.156
kingstong:非常了不起,強大的方陣.我不跟你硬碰硬,我打你出發的城 02/21 01:59
kingstong:堡就好了,打你糧道打到你沒飯吃沒水喝.馬兒殺來當糧食 02/21 02:01
nawussica:最後的方陣是西班牙混合方陣? 02/21 02:23
nawussica:另外想問複合弓殺傷部份 有記載是什麼箭頭嗎?tks 02/21 02:24
方陣喔,你看Cimon的資料吧,基本上沒錯。 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823876 複合弓的箭頭是金屬細尖型,因為施力點小,佐以速度和質量,是可以像釘子刺進板甲的 ※ 編輯: midas82539 來自: 59.115.22.156 (02/21 02:53)
sfsm:複合弓射程270m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致死... 02/21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