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一次在戰史版發文,請各位先進多多指教. 前幾天看完了大河劇風林火山,因為主角是山本勘助的關係 所以只講到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就結束了. 看完之後去戰國版爬一下文發現有個好東西 http://www.furin-kazan.jp/nagano/index.php 往下拉一點,下面有寫"動畫"的漢字,點進去後會有很精美的動畫. 小弟有個疑問,那時候沒有類似乾糧的食物嗎? 或許製造乾糧的技術還沒有, 但至少在飯裡面放顆酸梅應該多多少少可以讓食物保持一段時間吧? 假設說這樣子的東西吃下去真的不會怎麼樣,那麼早一點讓城裡的人準備這樣子的東西, 似乎就可以避免讓上杉軍觀察到武田軍的炊煙而提早洩漏動向. 最後還有一點小小的問題,就戲裡面看到的來說, 關於盔甲的部份總覺得東亞的盔甲和歐洲的盔甲造型很不一樣, 就外觀上來說,日本中國的盔甲從外觀上看起來都有點開放式的感覺,比方說手臂, 看起來感覺上最硬的大片的鎧甲就一片穿在手上,防護最外層 可是看到歐洲的盔甲,就是有一點把人包的密不透風的感覺, 一樣就手來說,就整隻手都套看起來很硬的鎧甲或是鍊甲 假設那時候真的是這樣子,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防具設計上的差異??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3.168
icetiger:因為錢跟氣候??? 08/13 23:22
a1982213:有啦 曬乾的飯? 08/13 23:30
porcorosso:金屬很貴~要做成板甲要很花錢~還有冶金技術也是問題 08/14 00:51
payling:戰爭型態的差別 08/14 01:25
ladioshuang:戰爭型態的改變影響武器的改變,武器的改變會影響盔甲 08/14 11:02
ladioshuang:的改變,盔甲的改變又會影響武器的改變,武器的改變又 08/14 11:03
ladioshuang:會影響戰爭型態的改變,這是一個迴圈,必需一起來看 08/14 11:04
goetze:話說~我記得信長野望第12代裡,要像外國學到的科技裡有"攜 08/17 11:43
goetze:帶食"這項耶~會不會多少反映了當時的狀況~ 08/17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