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之銘言: : 大概回一下… :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 別的我知道的不多﹐不敢亂說。 : : 不過說到戚繼光平定倭亂﹐我認為這是吹牛吹出來的。 : 當然不完全是戚繼光的功勞(朱紈、唐順之、張經、譚綸、劉顯、俞大猷、湯克寬 : 、盧鏜一干人等表示︰),不過這裡語病就別抓好了。 : : 因為戚家軍始終是一支陸軍為主的軍隊。 : : 而倭寇的根源是在海上。 : : 用一個相近的例子來對比﹐ : : 就跟韓戰一樣﹐中共志願軍的主力是陸軍﹐美國的主力是海軍﹐ : : 隻要美國海軍還在﹐美國的勢力就還在﹐美國的根源就還在。 : : 那麼﹐哪怕志願軍一次戰役二次戰役重創或者說擊敗了美國軍隊﹐ : : 能夠說志願軍消滅了美國軍事威脅的根源﹖ : : 完全不涉及到根源嘛。 : 一,倭寇的根源當然可以抽象的說是在海上,但最主要的據點其實是岩岸島嶼, : 這點無論是在日本(如五島列島)或是在中國(如雙嶼)都是一樣的。明代剿倭是沒辦法 : 剿到日本沿岸了,但至少中國沿海也是剿到倭寇無法立足了。 : 二,和陸戰比起來倭寇完全不善長海戰;因此明朝將領幾乎一致的共識就是在海 : 上堵截倭寇遠比在陸上交戰有利。倭寇渡海而來的那段航程是下手最好的時機,既然 : 如此那就盡量讓倭寇保持這個海上「根源」好了。 : : 同樣﹐戚家軍是在浙江福建廣東多次擊敗倭寇﹐ : : 那麼戚家軍是在哪裡鏟除了倭寇的根源﹖使得不會再有倭寇產生﹖ : 倭寇並不是同時發生在浙閩粵三省;從發生的頻率看來是逐年從北向南移的,當 : 明軍進剿浙江時倭寇便移向福建,進剿福建時倭寇又更往南發展侵擾廣東去了。基本 : 上倭寇也不是笨蛋,不會一直往栽過跟頭的地方鑽。 : : 戚家軍威脅了日本大名﹖攻佔了東海所有海外島嶼倭寇巢穴﹖ : : 控制了東海制海權﹖ : 在戰爭後期剿倭可以剿到馬尼拉的階段可以說制海權基本上是掌握在明朝這一方 : 沒錯。 嘉靖時的中國海盜主要是和日本倭寇聯盟,產生了倭亂問題... 這些倭寇的基地是在當初被墟地徙民的沿海島嶼 但是對倭寇來說 船只是從日本來中國的工具 他們並不擅長海戰 嘉靖末年到萬曆初年,這波不該被稱為倭寇,該稱為海盜 因為這時中國本土海盜已經成為主動和中心主導地位 但是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王直時傳下的本土海盜 仍以聯倭為主策略 : : 所以倭亂的結束﹐事實上是基於內外兩個因素﹐ : : 一是外因﹐日本戰國的逐漸統一﹐使得浪人武士大大減少。 : 這太看重日本武士的因素了;實際上倭寇中的華人遠比日本人多。 : : 二是1567年﹐也就是戚繼光被調到北方的那一年﹐明朝開放海禁﹐ : : 允許中外海商在月港進行貿易。 : : 否則﹐戚繼光在南方十幾年﹐還不是每次幾乎消滅福建倭寇﹐ : : 過一兩年就又一堆倭寇冒出來﹐又得他從浙江跑過來福建。 : 沒有的事,從大勢來看倭寇是逐漸南移的,明朝的軍事活動也隨之南移。我跳針 : 了。 : : 所以戚家軍確實多次擊敗了倭寇﹐但要是說﹐假如日本戰國不結束﹐ : : 假如明朝繼續不開海禁﹐倭寇就能被戚家軍滅絕的話﹐ : : 那倭寇根本一開始就不會出現了。 : 實際上1620年代以後海盜活動又開始猖獗了,當然參與的日本人幾乎沒了,不過 : 有沒有日本人其實對於有沒有海盜活動影響不大。不過這後面一段海盜興起的原因就 : 有點令人納悶,我好像還沒見過有誰去探討的。我在想可能與17世紀初影響全球的整 : 個經濟衰退的趨勢有關。 其實與東亞應該有相當程度的關係... 當已經穩定的疆域關係(包括明、日、葡、西等國)的情況下 荷蘭人開始介入...豐臣秀吉侵略朝鮮... 國內政治問題等 都是造成海盜再次大規模的出現原因 其實中間並非完全沒有海盜 但是至少從萬曆三年到萬曆二十年之間 僅有少數幾次海盜的出現... 海盜是我的主要題目 所以上面亂回一些海盜的議題... 不過以清代研發火器的題目來說...... 科技層面沒有發展應該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例如像燧發槍和火繩槍其實差不多在明末都傳到中國 但是中國多使用火繩槍...因為技術比較簡單!! 而且為什麼在從戚繼光時期 一支軍隊分到少少的鳥銃 到順治時南北大戰鳥銃(中國自製的火繩槍)會大量的使用?! 原因應該是在於價錢變的非常便宜 這點在下和老師正在寫這方面的文章~~希望寫的出來....... 但在明末清初 鳥銃 番銃 倭銃 是三種完全不同等級的火槍 史料都分的很仔細...... 離題了......抱歉...... 我想說的是 明朝到清朝 中國當時的火槍和火砲在東亞地區已經是第一把交椅了... 中國會注意西方火器 通常都是被人揍了一頓才知道 像被葡萄牙揍了一下 雖然根本沒揍到中國 但是也馬上模開發佛朗機 被荷蘭揍一下......紅夷砲在幾年內就流通全國各地... 但是當荷蘭不派船到中國貿易 來華的船隊都是來做生意的...... 就算當時來華的英、美商人 水手出了些什麼事 (抱歉沒說清楚 這段是指清朝嘉慶時了) 中國的態度強硬 往往都是官司勝利的一方... 所以沒去研究科技和沒被西方國家刺激 火器沒前進 但應該也沒有後退太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30.6
fyc:推 10/18 19:36
aaa8841:推 10/18 19:46
QuentinHu:吼  寫詳細一點嘛 ~~~ 10/18 19:59
reconsider:明清之際 英、"美"商人 ?! 10/18 20:06
KoujikiOuji:倭銃 西洋銃 魯密銃? 10/18 20:08
※ 編輯: lurex 來自: 140.114.230.6 (10/18 20:14)
lurex:明末勦海盜戰爭時 戰利品中往往將倭銃 鳥銃 番銃分開... 10/18 22:14
lurex:至於番銃到底是指燧發或是火繩 或只是歐洲式的火槍 仍在考~ 10/18 22:15
chungrew:推 10/19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