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想問一下 在二次大戰的時候 即使到了後期德軍被迫在歐陸上抵抗盟軍 但至少德軍的實力也沒弱到像紙糊的一樣 可以拼命支撐 可是最近在研讀日本軍方面 感覺有些奇怪 例如對於東南亞的日本方面軍 戰況感覺應該很差才對 至少多少都會有諜報系統的運作吧?????? 例如以1944年3月的英帕爾戰役之前來說吧 我有閱讀到日本兵的日誌說到當時兩邊的軍資運輸相差很大 日本方面整天要躲空襲 貨車不多 運輸船很常被炸 連牛車都要用到 夜間作業 可是英美方面都是整天運輸機運送物資 全日作業 請問一下日本方面完全不知道雙方的兵力和後援都差很多嗎? 為什麼不在更早之前就選擇去談判停戰呢(還要拖到1945年中以後才想到) 當時的態勢看起來怎麼好像日軍一直向前衝不停 難道主要是因為很樂觀? 難道主要是因為不服輸? 難道是日本軍不夠清楚雙方的差距嗎? 我的疑問主要是:從某些日本軍人的戰地日誌來看 這些沒有掌握太多資訊的人都知道 戰況很差 為什麼上頭的人還要繼續打下去而不試著"早一點"去談判? (至少我目前不知道有沒有這談判方面的資料,一直到了快終戰的時候才聽到談判的聲音) (也有可能戰爭當時日本真的不知道雙方差距很大? 日誌這部分可能只是事後諸葛?) 我外公當時是日本兵 他說天皇也得聽那些軍方高層的命令 難道軍方高層沒發現雙方的巨大差距嗎? 當然這個問題也可以同樣地放在德軍來問 只是日本軍應該 "更早地" "更明顯" 地感受到雙方的差距吧? 感謝各位版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46.245
FMANT:先打人的還喊先住手麼 02/18 23:32
GroundWalker:繼續打低層會死更多,但高層會活久一點 02/18 23:36
GroundWalker:抱著一點希望看情勢會不會好轉讓自己有更多籌碼 02/18 23:38
darthv:我一直覺得日本沒有大戰略,德國人還能寫失去的勝利, 02/18 23:38
darthv:日本人大概只能寫失去的腦袋 02/18 23:39
其實我有個疑問...德軍當時"想要吃掉"的範圍很大 大到讓我覺得太貪心 可是日本...先不管"想要吃掉的區域的面積" 日本和緬甸的距離有多遠啊... 怎麼可以貪心成這樣 有過什麼樣的考量嗎? 我知道東南亞有資源...可是打去緬甸真的太遠了吧 更別說還想打到印度...(英帕爾戰役) 雖然說打到緬甸就一定要打到印度邊緣才行 至少奪得印度邊緣後才好防守 緬甸地形不是太好守
Balbeleet:NHK有滿多部關於二戰的影片有討論到這些 可看看 02/18 23:42
請問可以透過什麼媒介看到您所說的片子呢?
darthv:NHK的結論是什麼?我很好奇 02/18 23:44
※ 編輯: bokunotameni 來自: 123.194.246.245 (02/18 23:49)
Balbeleet:那個分散很多章節 我找找相關的 片名一下 02/18 23:55
lanieon:緬甸地形是不太好守,但每年的嚴重雨季令進攻時間和路線 02/19 01:34
lanieon:都能預測,因此也不能說不好防守 02/19 01:34
Rucca:因為日本陸軍在中國取得利益而認為東南亞是可以留得住的 02/19 06:57
sneak: 那個分散很多章節 https://muxiv.com 08/13 07:04
sneak: 那個分散很多章節 https://daxiv.com 09/16 03:13
sneak: 我一直覺得日本沒有大戰 https://muxiv.com 11/08 18:26
sneak: 緬甸地形是不太好守,但 https://muxiv.com 01/01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