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lebjael (calebjael)》之銘言: : ※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 越戰: : : 溪生戰役77天內消耗總炸彈量 : : 110,000t : : 約為1942-1943年間美國陸軍航空隊 : : 於太平洋地區投彈總量之兩倍 : : 其中B-52出動2,548架次 : : 投下59,542t炸彈 : 以你的數據﹐溪山戰役中﹐美軍77天內發射20萬炮彈﹐ : 美軍越南中央高地炮兵司令﹐則7個月內發射160萬炮彈。 : 如果該數據無誤的話。可以對比一下。 : 硫磺島戰役中﹐美軍於登陸前3天內炮火準備共使用炸彈量2.4萬噸﹐ : (若換算為77天的溪山戰役﹐則為溪山戰役的5.6倍)﹐ : 另外﹐硫磺島登陸當天﹐海軍艦炮共發射127mm以上口徑炮彈近4萬發。 : 1952年朝鮮戰爭上甘嶺戰役﹕ : 雙方作戰總面積3.7平方公裡(溪山要塞約此三分之一﹐外圍陣地不明﹐ : 北越軍包圍陣地不明。) : 作戰43天﹐美軍發射炮彈190余萬。(即為你所提供溪山美軍數據的10倍) : 另﹐中共軍亦發射炮彈40余萬。(即為你所提供溪山美軍數據2倍) 中共軍算落彈量,是把支援步兵的小口徑砲彈跟空炸通通算進去, 美軍只計正規砲兵的部分,空軍也分開算. 上甘嶺聯軍參戰美第7師跟南韓4個團,大口徑火炮288門,空軍278架, 這樣規模的火炮量跟空軍數, 是無法跟硫磺島或溪生戰役所面對的美軍火力相比的. 而如NKN大所舉例,溪生戰役北越軍吞下了11萬噸的炸彈, 各位觀眾11萬噸阿.. 1944年11月美軍B-29開始對日本本土轟炸,到終戰美軍丟下16萬噸炸彈. 溪生那個小地方就吞了全日本在9個月內被炸近7成的量. 溪生北越軍工事的構築也比硫磺島或上甘嶺困難的多, 硫磺島跟上甘嶺的工事都是經過長時間休息建造, 而溪生戰役開打前, 聯絡溪生地帶跟其他部隊的9號公路(原本寫錯,已更正)是被美軍控制, 從北越軍跨越非軍事區遮斷公路開始, 美軍的炸彈就天天來說"hi~Charlie.Charlie.~~" : 上甘嶺地區平均海拔被削低2米以上﹐原地下3米深處工事戰後變成處於地表上。 : 尚不計其他爆炸物(如中共軍第45師即用掉後方運補的15萬余手榴彈、手雷) : 其中﹐戰況最激烈時﹐美軍曾一天內向上甘嶺發射炮彈30余萬。 : 日軍、共軍於硫磺島戰役、上甘嶺戰役中均采用坑道戰。 : 坑道戰是防御敵方大規模轟炸炮擊的好辦法。 : 但共軍的坑道戰在上甘嶺戰役中又有所創新﹐如﹕ : 以共軍一號坑道為例﹐坑道處於地底深處(坑道上離地面有30余米花崗巖隔開)。 : 防御陣地時﹐僅以少數兵力處於地表(一個排的防御陣地﹐僅放三人維持 : 防御及對敵方的射擊﹐這樣就避免了大批防御兵力被敵軍炮火殺傷。 : 地表傷亡1人﹐則坑道中補充1人﹐傷員救治回坑道) : 坑道種類多樣化、彼此溝通復雜(美韓軍曾用對付硫磺島的方法﹐ : 向坑道內爆破、填埋、煙熏、斷水﹐均無解)。 : 甚至﹐美韓軍曾完全佔領上甘嶺表面陣地長達10天﹐這10天中﹐ : 地面上是美韓軍﹐而中共軍則利用坑道﹐堅守於地底下﹐雙方互相攻防﹐ : 白天美韓軍向地底進攻﹐中共軍守﹐晚上中共軍從坑道向外進攻﹐美韓軍守。 : 在這種攻防中﹐沒有日軍萬歲沖鋒尋求玉碎精神的中共軍﹐佔有的優勢還是挺大的。 也沒很有優勢拉,不過初期以1個中國師扛1個美軍師1個南韓師, 撐了7天才全部退回反斜面,已經打很好了. 之後美軍基本上填平了正斜面的坑道口,又佔據了稜線. 中共軍45師的殘部被迫困守在反斜面的坑道中, 後方要支援必須通過美軍至高點的炮火, 而美軍也沒打算翻過反斜面讓後方中共軍的砲兵炸. 反斜面的坑道對中共軍來說有極大價值, 10/30-11/28跟南韓軍的拉鋸戰. (美軍地面部隊10/25退出戰場,由南韓部隊接防) 在反斜面保障了中共反攻部隊的安全. : 估計台灣對共軍的了解比較少﹐因此以上我對上甘嶺介紹較多﹐ : 至於硫磺島的日美軍﹐台灣的資料應該甚多﹐可自行參考。 : 基本上就是硫磺島日軍利用地利﹐發展了坑道戰﹐而後共軍分析學習了硫磺島﹐ : 加上抗戰中的地道戰中各種防范爆、填、熏、困的方法﹐將坑道從入口到 : 各拐角、支線、輔助線、交通線都做了不同目的的分類和強化。 : 而越軍則進一步完全脫離山洞、巖石﹐挖到森林底下去。 : 所以請不要以為除了越軍﹐其他軍隊碰到美軍就會蒸發﹐ : 也不要以為隻有越軍才是鼴鼠。事實上可以說﹐對於美軍來說﹐ : 所有東方猴子﹐不管是日本人、中國人、越南人﹐都是一脈相承的鼴鼠...... 日軍很會打地道戰,但是不愛打,只有硫磺島.沖繩..etc這些比較極端的戰例. 中共軍很早就在游擊區挖地道, 小弟曾口訪一個保定老人,白天日軍巡邏看不到半個八路, 晚上中共軍就從地道中鑽出來蒐集糧食. 中共軍挖地道的概念跟日軍有點類似,坑道本身就是防禦陣地的一部分, 所以支線挖的多,互相聯通,大多直達火力點或堡壘,出口分布比較集中, 如河北冉莊地道,總長不過16km,卻有4條主線跟24條支線,環繞著主陣地延伸. 越共挖地道的概念感覺較傾向於交通壕, 讓軍隊或補給移動時有隱蔽性,開口分布比較廣, 如1969漢堡高地一戰(北越正規軍 NVA), 防禦戰多發生在線性的戰壕或坑道口, 而非像日軍或中共會退入坑道防禦之中, 北越也在美軍進攻時,從美軍後方的坑道口鑽出,發動襲擊作戰. 補充一下,有紀錄的有6次,最大兵力不明, 短暫包圍了美軍一個連,最小兵力一個排. 更大型的如胡志明小徑一部分的寮國文格斯戰略地道, 和像古芝地道那種從打法國人就開始挖的巨型地道網, 總長度超過200公里,可直達湄公河去高棉. 春季攻勢來自北越的特戰人員, 就是從胡志明小徑轉古芝地道,籌畫對西貢的突襲. 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坑道,越共絕對是挖最兇的, 既然準備好要打一場消耗戰,多的是時間扒土. -- 兄弟們 follow偶的戰艦 我們要衝!破!冰!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98.231
amurosheu:heyyyyy Charrrrrlie, wake up! 09/18 04:22
overwhelming:let's go to the candy cave of the candy mountain~ 09/18 07:28
※ 編輯: darktiticat 來自: 114.32.198.231 (09/19 00:55)
KoujikiOuji:推 09/19 21:27
NKN:現在才發覺我忘了推 09/25 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