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篇外傳要講的,是二次大戰美國少數擁有驅逐艦等級的艦體和火力的 掃佈雷艦艇。它跟桑拿級算是系出同源,只是之前做報告的時候將它忽略了。 現在就張貼在此讓大家認識認識,同時也請多多指教<(_ _)>。 --------------------------------------------------------------------------- 羅伯特.H.史密斯級(Robert H. Smith class)佈雷艦   桑拿級驅逐艦表面上一共建造了58艘,但是實際上桑拿級另外還有個被改建為佈雷 艦的表親,那就是羅伯特.H.史密斯級佈雷艦。   二次大戰末期,美國海軍除了仿照德國海軍在大西洋的作法,大量利用潛艇進行通 商破壞戰,以切斷日本的海上交通之外,更進一步準備在日本的重要航道,以及美國控 制區的港口周邊水域佈設水雷。除了要讓日本的任何船艦出不了港口,即使能出港,也 無法安全抵達其目的地之外,同時也用水雷保護美國控制區港口和泊地的安全。而為了 達成這項任務,就需要大量的掃佈雷艦艇。問題是專職的掃佈雷艦艇往往其防衛火力都 是貧弱的可憐,而用主戰艦艇來充當掃佈雷艦艇卻又會有攜彈量不足的問題。因此美國 海軍就把腦筋動到了當時正在建造中的桑拿級驅逐艦身上。桑拿級不但有6門火力強大的 5in./L38艦砲,還擁有夠寬敞的上甲板,只需要把魚雷發射管跟部分的防空砲位撤銷, 就可以輕鬆攜帶大量的水雷或掃雷裝備進行掃佈雷作戰。又保有跟驅逐艦同等級的火力 ,既能自衛,也能跨刀從事火力支援。因此美國海軍就將建造中的12艘桑拿級調撥出來 ,改建成佈雷艦使用。而這12艘被改建為佈雷艦的原桑拿級艦,稍後就以其首艦為級別 名,改稱為「羅伯特.H.史密斯級」佈雷艦。   本級艦的性能諸元基本上跟桑拿級幾乎完全一樣,全長376.5呎(114.8m)、寬41.75 呎(12.5m)、吃水19呎(4.6m),標準排水量2,200噸,滿載3,320噸。與桑拿級同樣採用4具 重油蒸氣鍋爐,搭配2具主機,採雙軸推進。惟最高航速稍快可達34節;乘員363人。艦 上武裝為雙聯裝Mk-38砲塔3座(前二後一,各配備2門Mk-12 5in./L38高平兩用艦砲)、 波佛斯40mm/L60防空機砲8門、奧勒岡20mm/L70防空機砲12門、深水炸彈施放軌2組和投 射器4具(共備彈26枚),以及多達100枚的水雷。   本級艦大部分戰績平平,只有少數曾經參與硫磺島和沖繩之役的掃佈雷跟岸轟支援 作戰,大部分時間都在東海從事掃雷或搜救任務。不過也有2艘在沖繩之役時慘遭神風特 攻自殺機重創,其中一艘J.威廉.戴特號更因此在戰爭剛結束短短一個月後隨即遭到退役 的命運。而其餘各艦除少數曾經參與韓戰之外,其餘都陸續在1945~47年間陸續退役封存 ,最終除格文號以外,全部都在1970年代除籍、拆解。 羅伯特.H.史密斯級各艦列表: 1.羅伯特.H.史密斯號 Robert H. Smith DD-735/DM-23 1944年1月10日起工建造,同年5月25日下水,8月4日竣工服役。1947年1月29日退役, 1973年12月3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2.湯瑪斯.E.福拉瑟號 Thomas E. Fraser DD-736/DM-24 1944年1月31日起工建造,同年6月10日下水,8月22日竣工服役。1955年12月12日退役, 1974年6月1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3.桑農號 Shannon DD-737/DM-25 1944年2月14日起工建造,同年6月24日下水,12月8日竣工服役。1955年10月24日退役, 1973年5月18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4.哈利.F.巴約號 Harry F. Bauer DD-738/DM-26 1944年3月6日起工建造,同年7月9日下水,12月22日竣工服役。1956年3月12日退役, 1974年6月1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5.亞當斯號 Adams DD-739/DM-27 1944年3月20日起工建造,同年7月23日下水,10月10日竣工服役。1947年1月29日退役, 1973年12月16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6.托爾曼號 Tolman /DD-740/DM-28 1944年4月10日起工建造,同年8月13日下水,10月27日竣工服役。1947年1月29日退役, 1997年1月25日於除籍後作為靶艦擊沉。 7.亨利.A.懷利號 Henry A. Wiley DD-749/DM-29 1943年11月28日起工建造,1944年4月21日下水,同年8月31日竣工服役。1947年1月29日 退役,1972年3月30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8.榭爾號 Shea DD-750/DM-30 1943年12月23日起工建造,1944年5月20日下水,同年9月30日竣工服役。1958年4月9日 退役,1974年12月1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9. J.威廉.戴特號 J. William Ditter DD-751/DM-31 1944年1月25日起工建造,同年7月4日下水,10月28日竣工服役。1945年9月28日退役, 1946年7月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10.林賽號 Lindsey DD-771/DM-32 1943年9月12日起工建造,1944年3月5日下水,8月20日竣工服役。1946年5月25日退役, 1970年10月1日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11.格文號 Gwin DD-772/DM-33 1943年10月31日起工建造,1944年4月9日下水,同年9月30日竣工服役。1958年4月3日 退役,1971年8月15日售予土耳其海軍(TCG Muavenet(DM-357))。1992年10月2日於 參與北約聯合軍演時遭美國航艦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 CV-60)發射的RIM-7海麻 雀(Sea Sparrow)艦隊空飛彈誤擊重創,因損傷過重而放棄修復,於同年除籍拆解。 12.阿隆.瓦德號 Aaron Ward DD-773/DM-34 1943年12月12日起工建造,1944年5月5日下水,10月28日竣工服役。1945年9月28日退役 ,1946年於除籍後出售拆解。 參考資料: (美國海軍船艦網) http://www.navsource.org/ (世界的艦船:艾倫.M.桑拿級驅逐艦(日文)) http://military.sakura.ne.jp/navy3/us_d-allenmsumner.htm (英文維基:羅伯特.H.史密斯級驅逐艦)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H._Smith_class_destroy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68.143
GroundWalker:頭推 10/29 17:45
NKN: 次推 10/29 17:49
geosys:推 10/29 20:50
Calfstrong:推 10/30 00:19
pcepan:被麻雀砸到是怎麼回事???想八卦一下!! 10/30 08:44
英文不好所以附上 http://0rz.tw/TwBV3,有能力的就去啃吧......。 勉強用GOOGLE翻譯後大致的意思是: 當時薩拉托加號奉命執行一次模擬任務:以海麻雀對附近的「敵方部隊」發動攻擊, 藉此驗證以海麻雀直接攻擊敵方水面艦的可行性。但是由於目標捕捉系統(Target Ac- quistion System)操作員下達了不正確的指令(arm and tune),結果導致海麻雀發射 台小組依照該指令的慣例省略了兩道確認程序,真的打了一枚海麻雀出去!=口=||| 結果,這枚飛彈擊中了Muavenet號的艦橋和CIC,這兩個部位當場全部完蛋,並造成 艦上官兵5人死亡、22人輕重傷。 事件發生之後,美方並未針對實際發射飛彈的水兵進行懲處,但薩拉托加號的時任 艦長詹姆士.M.德格上校(Captain James M. Drager),以及4名軍官及3名相關人員, 受到了該次演習的指揮官,T.約瑟夫.羅培茲上將(Adm. T. Joseph Lopez)的直接 懲處(non-judical punishment)。 這種直接懲處(簡稱NJP)為免軍法審判的懲處,懲處內容依照情節及官階而有不同,輕 則警告、減薪、禁閉,重則賠償、拔階、降級。本次事件後德格艦長便退役,後轉任 民間造船公司的副總裁等職務。 此外,美方將一艘諾克斯級(Knox)巡防艦贈送給土耳其,做為這起誤擊事故的賠償。 而土方也將該艦延用Muavenet號這個名字(惟因艦種不同,舷號更改為F-250)。 ※ 編輯: LCAC 來自: 122.126.172.49 (10/30 09:53)
chuckbrown:PUSH 10/30 21:44
有關海麻雀的誤擊事件,因謬誤甚大已改寫,感謝版友beiowolf0615協助指正<(_ _)> ※ 編輯: LCAC 來自: 122.126.169.183 (11/02 11:51)
pcepan:推!!!才想說麻雀怎麼砸到船上去??原來也可以反艦呀??? 11/02 20:35
PsycoZero:只要能引爆,什麼東西都嘛能反艦 11/02 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