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mida (東岐明)》之銘言: : 一般非水稻的旱田耕作,因為農耕作物而除草致使表土大多裸露,容易風化吹失。 : 佩特拉城周遭土地就是如此流失表土,最終只剩岩層裸露,再也難以支撐生態。 : (還有過度放牧,致使草皮植被破壞難以恢復,也使情況更加嚴重。) : 現在中國北方草原也是如此正在沙漠化,因為破壞草原後,表土就不斷流失。 : 但若是所在地域還有塵土不斷吹來,就還可能繼續累積表土,不致沙漠化。 表土靠其它地方吹來的塵土維持,其實是很奇怪 的觀念,基本上表土是岩石就地風化,或者是河流帶來 沖積物堆積的結果,這類土中容易有大量生物產物維 持地力,風成土反而是最貧瘠的土,大部份沙漠其實也 是風帶來的沙塵堆積的後果,沒有風帶來的沙塵,反而 還沒那麼容易沙漠化......如果這是您的解讀,那您 讀錯了;如果這是該書的寫法,那要不是翻譯錯了,就 是這本書不值得讀. : 北非耕地就是在汪達爾人入侵下破壞農耕體系,終至急速荒漠化。 這是指亞特拉斯山脈那區,其實羅馬人也大量用 鹽毀滅迦太基的土地...... : 中亞則是在蒙古人入侵下也發生急速荒漠化。 這是最後一擊,回教阿巴斯王朝時為了煉當地的 金銀礦,就已經把當地可以用的木材都幹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6.123
fw190a:羅馬人灑鹽是儀式性吧,哪來那麼多鹽XD 12/11 17:23
fw190a:而且後來又殖民過去照樣種出大量糧食 12/11 17:23
fw190a:表土那段則是需考慮到顆粒大小,別太早下斷言 12/11 17:25
您以為風成土的顆粒大部份是哪個等級?單顆原 子等級的高嶺土啊!就算是吹到潮濕地帶很快附著水 分堆積,因為顆粒太小,內部空間與再度風化的餘裕度 也不如沖積或現地生成來源的土.
a33356:那個時代所謂的灑鹽是指用海水澆下去灌吧 12/11 17:26
fw190a:Salting the earth 用這條目看一下WIKI 12/11 17:29
※ 編輯: dashanew 來自: 140.112.66.123 (12/11 17:33)
fw190a:沒聽過黃土嗎...人家講塵土,你要看成沙塵。 12/11 18:25
風成的基本上就是沙塵,加了水才會開始固結.黃 土肥沃?不要把經過黃河再加工後的黃土,與風成黃土 搞混啊,雖然來源相同,作用過程可不同.
fw190a:"沙漠是風帶來的沙塵堆積後果"一說也有點怪,比較保險的說 12/11 18:30
fw190a:應該是"風力是乾燥區域的主要侵蝕作用之來源" 12/11 18:32
大漠的中心是風力侵蝕,是礫漠,邊緣則是風成堆 積,就是大家擔心會造成沙漠化的那些沙. 在此借題發揮一下,洩洩怨氣,不是針對哪個板友 的發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時書會因為其中心要旨 或立場之類,在某些作者不在意的部份用很容易製造 誤解的寫法,比方今年的國中地球科學教科書審查,審 查委員就批評"長波輻射""短波輻射"是甚看不懂,"能 量"這個詞太深奧,你們大氣的專業在哪,不能更深入 淺出嗎?在審查委員堅持之下,"長波輻射"變成了"可 見光","短波輻射"變成了"紅外線","能量"要用甚代 替,那個編輯的還在頭痛,我們可是"查克拉""小宇宙" "念""氣""內功""轉龍呼吸法"都出來了......再過四 五年,如果有人討論中引用國中地科課本的講法,小弟 大概會毫不客氣的說"這本書沒有看的價值,錯誤連篇 ,烤番薯剛剛好!"...... ※ 編輯: dashanew 來自: 140.112.66.123 (12/12 07:05)
LUDWIN:翻成查克拉,小朋友會不會比較願意念地科XXD 12/12 09:02
LUDWIN:雖然在我們那個年代地科跟國考文化教材一樣都是有念有分 12/12 09:03
LUDWIN:的邊緣科目XXD 12/12 09:03
YoursEver:我想知道有沒有審查委員的八卦...(走錯版) 12/12 12:33
JosephChen:沒辦法 市面上 "能量水" "能量手鍊" 之類的東西太多了 12/12 21:48
sneak: 沒辦法 市面上 "能量 https://muxiv.com 08/13 07:18
sneak: //muxiv.com https://daxiv.com 09/16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