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hinaviva (chinaviva)》之銘言: : 明中期,明朝幫朝鮮,和日本打了一戰。 : 根據中國的記載,中國贏了; 明朝的戰略目標就是把日軍逐出朝鮮,這點100% 達成 : 根據朝鮮的記載,朝鮮贏了; 朝鮮的戰略目標一樣是逐出日軍並解保住自身政權,這點超成功,接下來還活了快300年 : 根據日本的記載,日本贏了。 日本的戰略目標從吃下大半亞洲下修到只要朝鮮最後連半吋朝鮮土都沒拿到,頂多只抓了 些工匠跟寶物回來,怎算贏了? 豐臣政權更是急速的崩壞,固然這不完全是朝鮮之役的 結果但... : 有很多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解讀歷史 : 究竟史實如何,有人有綜合的考證結果嗎 史實很其實很明白,這場戰爭史料算是很齊的了,固然細節當然不盡理想,但大至過程 的史料幾乎毫無爭議的空間,而且非常好找,網路上就有完整的宣祖實錄了,該紀錄雖然 是以李朝的觀點出發但內容是忠實的記載他們當下的訊息。 過程很簡單,92年日軍五月登陸,朝軍準備不足反應太慢又久不知戰導致出現大崩潰, 日軍20天就從釜山打到漢城,再一個月連平壤都吃下了,考慮到用兩條腿行軍的速度這 基本上表示朝鮮軍等於是完全沒有威脅,等到明朝第二次派使到朝鮮了解狀況的時候 朝廷已經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了。 明朝當時也還有寧夏之亂在打,而且事先沒有想到會有這種事情出現,所以等到反應過來 朝鮮基本上已經整個被打掉了,而此時才開始準備當然不可能立刻就出兵,準備了大概三 個月,然後過年後反攻,明軍此時其實遠比日軍小,但日軍也沒料到不到幾個月就吃下整 個朝鮮,兵力嚴重分散而且補給困難(而他們雖然路上幾乎毫無阻礙,但水上卻一再慘敗給 李舜臣的水軍也讓補給的問題雪上加霜),因此明軍雖少但威脅很大,平壤瞬間就被打趴, 此實日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就把戰線大幅收縮回漢城,明軍踢到鐵板後也不敢再繼續硬拼 ,兩軍就在漢城對峙了幾個月後日軍的後勤實在撐不住了只好退出漢城談判。 此後談判了快五年,但兩邊根本就張飛打岳飛的亂彈一通,最後當然破局然後又開打, 一開始日軍靠著反間計幹掉了朝鮮水軍而且明軍當時在朝鮮兵力也只有一萬人上下,但 後來李舜臣開無雙靠十幾艘船就又打爆了日本水軍而且他們被明軍在漢城以南唬到了導致 沒有趁機擴大戰果(而且此時朝軍也進步許多,各地推進都不順利),結果明軍增援一到就 不用玩了,剩下一年都被壓在南海岸打,雖然明軍幾次硬上慘虧但基本的戰略面還是完全 不利於日軍,大家都想收了但卡在秀吉不肯(而且退路也被李舜臣卡住了) ,最後硬著頭 皮退結果出現幾個小時內被殲滅了上萬人的慘況。(注: 這上萬人幾乎都是死亡,不是加 傷者的灌水) -- " A popular government without popular information or the means of acquireing it is but a prologue to farce or tragedy or perhaps bot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4.45.222
kreuzritter:突然想到, 日本對於這種偏長期性戰爭有經驗嗎 @@? 12/12 01:01
kreuzritter:印象中日本戰國在打的大多是短期性的戰役 12/12 01:02
Hartmann:大推!簡潔明瞭! 12/12 01:07
Hartmann:不過還是要說,文祿慶長記咧~XD 12/12 01:08
kerry0496x:李舜臣無雙!!!!!!! 12/12 01:51
kerry0496x:長期戰爭,不曉得信長包圍網算不算長期XD 12/12 01:51
kerry0496x:不過信長包圍網也不是一直都在打 12/12 01:52
jsoccer:大推! 文祿慶長記咧(敲碗) 12/12 08:44
andystupid:推! 跟敲碗 12/12 13:38
T50:本院寺不就是長期包圍嗎 12/12 13:38
kerorofrog:日軍在朝鮮第一次見到主將死了小兵還能繼續戰鬥的,在 12/13 23:14
kerorofrog:他們觀念裡 主將死=戰敗 但在朝鮮及中國可不是這樣 12/13 23:15
viacastaway:德川家贏了 12/14 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