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ashanew (dasha)》之銘言: : ※ 引述《armida (東岐明)》之銘言: : : 但若是所在地域還有塵土不斷吹來,就還可能繼續累積表土,不致沙漠化。 : 表土靠其它地方吹來的塵土維持,其實是很奇怪 : 的觀念,基本上表土是岩石就地風化,或者是河流帶來 : 沖積物堆積的結果,這類土中容易有大量生物產物維 : 持地力,風成土反而是最貧瘠的土,大部份沙漠其實也 : 是風帶來的沙塵堆積的後果,沒有風帶來的沙塵,反而 : 還沒那麼容易沙漠化......如果這是您的解讀,那您 : 讀錯了;如果這是該書的寫法,那要不是翻譯錯了,就 : 是這本書不值得讀. 實在跟你說,我也最近才看這本書,不記得他有直接這樣寫, 但就理論上,這說法沒問題,倒是你的批評瑕疵多得多。 你的文意混淆,先說表土就是就地風化與沖積,然後回頭才承認一下有"風成土", 但他最貧瘠,那到底表土包不包括風成土,如果有的話,你在反對啥? Most soils derive from transported parent materials that have been moved by wind, water and gravity many miles.[15]. Windblown material called loess, common in the Midwest of North America and in Central Asia, may have been moved many hundreds of miles. 簡陋翻譯: 大多數土壤都被風/水/重力,搬運過數哩,風吹的物值稱黃土,在中西/北美州與中亞很 常見,可以被搬運數百哩。 : → fw190a:表土那段則是需考慮到顆粒大小,別太早下斷言 12/11 17:25 : 您以為風成土的顆粒大部份是哪個等級?單顆原 : 子等級的高嶺土啊!就算是吹到潮濕地帶很快附著水 : 分堆積,因為顆粒太小,內部空間與再度風化的餘裕度 : 也不如沖積或現地生成來源的土. 然後你把風沙/風成土搞混,顆粒大的只會短距離移動,在沙漠邊緣, 構成沙漠化威脅。這和所謂風成土,就是兩回事,已經提醒你了, 所以你現在想說風成土會導致沙漠化? 另外我不太懂你提高嶺土做啥,是想表達風成土性質都等於高嶺土嗎? Kaolinite clay occurs in abundance in soils that have formed from the chemical weathering of rocks in hot, moist climates—for example in tropical rainforest areas. 從這段中看不出兩者關係。 "顆粒太小,內部空間,再度風化餘裕度" 顆粒小,內部空間密實,可能導致不易含水是真的,但也要先壓過才會變密實。 但"再度風化餘裕度"是想表達啥我也不懂,越有餘裕越猛? : → fw190a:沒聽過黃土嗎...人家講塵土,你要看成沙塵。 12/11 18:25 : 風成的基本上就是沙塵,加了水才會開始固結.黃 : 土肥沃?不要把經過黃河再加工後的黃土,與風成黃土 : 搞混啊,雖然來源相同,作用過程可不同. 就說你把"沙"塵,與風成土搞混了,加水固結是啥道理,做水泥嗎... Fertility Loess tends to develop into highly rich soils. Under appropriate climatic conditions it is some of the most agriculturally productive terrain in the world One theory states that the fertility of loess soils is due largely to electron exchange capacity (the ability of plants to absorb nutrients from the soil) and porosity (the air-filled space in the soil). 簡陋翻譯: 在適當氣候條件下,黃土可以發展為高度肥沃土壤 理論指出其肥沃可能來自於電子交換能力(讓植物易於吸收養份)與多孔性(土中可容納 空氣的空間) 不要把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搞混,除非你要說黃土高原上的黃土都經過黃河加工。 : → fw190a:"沙漠是風帶來的沙塵堆積後果"一說也有點怪,比較保險的說 12/11 18:30 : → fw190a:應該是"風力是乾燥區域的主要侵蝕作用之來源" 12/11 18:32 : 大漠的中心是風力侵蝕,是礫漠,邊緣則是風成堆 : 積,就是大家擔心會造成沙漠化的那些沙. : 在此借題發揮一下,洩洩怨氣,不是針對哪個板友 : 的發言."盡信書不如無書",有時書會因為其中心要旨 : 或立場之類,在某些作者不在意的部份用很容易製造 : 誤解的寫法,比方今年的國中地球科學教科書審查,審 : 查委員就批評"長波輻射""短波輻射"是甚看不懂,"能 : 量"這個詞太深奧,你們大氣的專業在哪,不能更深入 : 淺出嗎?在審查委員堅持之下,"長波輻射"變成了"可 : 見光","短波輻射"變成了"紅外線","能量"要用甚代 : 替,那個編輯的還在頭痛,我們可是"查克拉""小宇宙" : "念""氣""內功""轉龍呼吸法"都出來了......再過四 : 五年,如果有人討論中引用國中地科課本的講法,小弟 : 大概會毫不客氣的說"這本書沒有看的價值,錯誤連篇 : ,烤番薯剛剛好!"...... 我絕對同意"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但你對這句諺語的解讀自成一格。 人家是在說,太執著,直接相信一本書,不如"沒讀", 你則是用這句,否定一本書之存在價值,很妙的一種轉換。 就像你這篇文有許多說法不同意,但我並不會覺得他沒有看的價值, 反而覺得可以引起討論。 但如果是看別人講一句話就可以嫌書爛,找到一個錯誤就認為沒有價值, 只好說這價值觀我不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43.149
ssarc:「盡信書不如無書」不是說別太迷信書中所寫得,但沒說從此可 12/12 14:31
ssarc:以不看書阿? 12/12 14:31
youtien:審慎讀書 >>> 無書 > 盡信書。多少人就是忽略最高級。 12/12 15:37
hinenak:不如說,看了書不會自己思考或是找實證就當聖經, 12/12 15:37
hinenak:那不如不看。 12/12 15:37
ssarc:還是要看書。塞了"不一定正確"的東西總比腦袋空空來的好吧? 12/12 18:26
tamago1985:假如有人跟你說話時滿口似是而非的東西 而且還自我感覺 12/12 20:35
tamago1985:非常良好時 你可能會寧可他完全沒看過?? XD 12/12 20:36
nawussica:自我感覺良好是書害的嗎?? 12/12 20:46
tamago1985:當然跟書本身無關囉~ 只是單純在講"盡信書"這件事而已 12/12 21:44
tamago1985:沒特別指涉什麼^^" 12/12 21:44
tamago1985:假如把看過的書一律當聖經 可能會出現什麼症狀@@ 以上 12/12 21:52
qlz:兩部書觀點衝突時產生矛盾? 12/13 00:17
schinshikss:我比較驚訝的是現代的教科書審查竟然這麼離譜。 12/13 17:57
nawussica: 可以透漏一下委員是誰嗎 12/13 19:10
chungrew: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本來就有不同的詮釋與論述 12/13 20:36
chungrew:端視你用什麼角度去思考問題、切入問題,用什麼邏輯? 12/13 20:37
chungrew:這是多元的思考,有時候會有驚喜 12/13 20:38
blaukatze:一堆鄉民「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沒念書的我最懂」 這都 12/17 10:41
blaukatze:快要變成不看書的藉口了 12/17 10:41
sneak: 我比較驚訝的是現代的教 https://muxiv.com 08/13 07:18
sneak: 假如有人跟你說話時滿口 https://daxiv.com 09/16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