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 引述《dashanew (dasha)》之銘言: : : 表土靠其它地方吹來的塵土維持,其實是很奇怪 : : 的觀念,基本上表土是岩石就地風化,或者是河流帶來 : : 沖積物堆積的結果,這類土中容易有大量生物產物維 : : 持地力,風成土反而是最貧瘠的土,大部份沙漠其實也 : : 是風帶來的沙塵堆積的後果,沒有風帶來的沙塵,反而 : : 還沒那麼容易沙漠化......如果這是您的解讀,那您 : : 讀錯了;如果這是該書的寫法,那要不是翻譯錯了,就 : : 是這本書不值得讀. : 實在跟你說,我也最近才看這本書,不記得他有直接這樣寫, 那就確認問題是出在哪了. : 你的文意混淆, 這話是事實. : : → fw190a:表土那段則是需考慮到顆粒大小,別太早下斷言 12/11 17:25 : : 您以為風成土的顆粒大部份是哪個等級?單顆原 : : 子等級的高嶺土啊!就算是吹到潮濕地帶很快附著水 : : 分堆積,因為顆粒太小,內部空間與再度風化的餘裕度 : : 也不如沖積或現地生成來源的土. : 然後你把風沙/風成土搞混,顆粒大的只會短距離移動,在沙漠邊緣, : 構成沙漠化威脅。這和所謂風成土,就是兩回事,已經提醒你了, : 所以你現在想說風成土會導致沙漠化? : 另外我不太懂你提高嶺土做啥,是想表達風成土性質都等於高嶺土嗎? 上礦物學時,會對礦物顆粒大小與相關的岩種進行 分類;但土壤的東西,主要還是在沉積學那邊的分類,小 弟把兩種學科的東西混在一起談,確實是"文意混淆". : Kaolinite clay occurs in abundance in soils that have formed from the : chemical weathering of rocks in hot, moist climates—for example in tropical : rainforest areas. : 從這段中看不出兩者關係。 這樣看是看不出關係,因為風化到礦物顆粒尺寸僅 餘10^-9公尺等級,不是只有風成沉積物再度風化後會 這麼小,其他沉積甚至非沉積方式生成的岩石再度風化 後,也會.可是,風成沉積的顆粒平均比較小,沉積後變 成土壤,基本上就是內部顆粒比較小的那些分類.找尋 資料的方向倒過來,就會看不懂小弟的意思. : "顆粒太小,內部空間,再度風化餘裕度" : 顆粒小,內部空間密實,可能導致不易含水是真的,但也要先壓過才會變密實。 嗯,這方面是尺度問題,講到礦物與沉積真的是習 慣了百萬年尺度,百萬年內重力自然會替沉積物作壓縮 ,倒是忘了這邊提到的歷史時間只是幾百年尺度...... : 但"再度風化餘裕度"是想表達啥我也不懂,越有餘裕越猛? 混入其他物質的機會. : : → fw190a:沒聽過黃土嗎...人家講塵土,你要看成沙塵。 12/11 18:25 : : 風成的基本上就是沙塵,加了水才會開始固結.黃 : : 土肥沃?不要把經過黃河再加工後的黃土,與風成黃土 : : 搞混啊,雖然來源相同,作用過程可不同. : 就說你把"沙"塵,與風成土搞混了,加水固結是啥道理,做水泥嗎... 風成沉積的"沉積"發生,主要是靠大氣中的水氣, 沒被水汽攔截就沉積成土成岩的,比例不高. 這些與戰史差得比較遠,後面還要討論,就不另開 標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66.123
mackulkov:感覺可以換標題了 12/14 13:16
livestone:大俠,我比較推你的觀點… 12/30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