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ewSung (全民亂講之全民大悶鍋)》之銘言: 前恕刪 : 1.西域政策影響 :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本身就對西域態度很消極,認識也不清 : 當然一方面也與當時內戰剛止,國家剛一統有關系 : 可是劉秀連他人送上門來,要歸順的莎車王賢也棄之 : 即可知劉秀從沒把西域太當一回事來看待 : 而開國皇帝的態度,往往很容易引起後世子孫效法,因為他們會推說這是祖制 : 東漢對於西域經營的三通與三絕,正可看出東漢對於西域經營的的遲疑與反復 : 總歸來說,相比於西漢,東漢對於西北較不積極 : 當然這也與定都長安與否有關聯 : 從東漢版圖來看,對於西域的經營上,其趨勢大致是往內縮的,戰線逐漸往東移 : 有棄西域的退縮風氣存在,則一旦涼州麻煩又像以往西域的那樣大時 : 「棄涼州」的想法很容易會隨之而生 : 2. 財政不足,百姓困頓 : 這個不用解釋,不積極用軍事干預,缺錢也是原因之一 : 3. 涼州諸郡官吏有很大比例非涼州邊地之人 : 這一點在王符的《潛夫論》裡有說明,以下節錄《潛夫論》的《實邊》 : 太守令長,畏惡軍事,皆以素非此土之人,痛不著身,禍不及我家,故爭郡縣以內遷。 : 用台灣俗諺來說,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 : 許多涼州郡內官吏看羌亂一起,就上書中央,論點無非就是內遷 : 並鼓動中央的老鄉官僚一同響應 : 涼州又不是我家鄉,整天鬧個不停,不如丟掉,反正涼州沒了,老子照樣當官! 第三點的外來官員怕死解釋,雖然在史料上很占優勢,而且屢次看到關西人以此為據 ,砲轟涼州長官與中央高官的棄涼派是短視近利、貪生怕死之輩,認為把涼州等 "邊地"放棄的邏輯,到最後是把關中甚至首都洛陽都棄掉的失敗論點。這些關西 士人的主張雖然慷慨激昂,而且似乎頗有見地,但實際上無助於後人了解羌亂與涼州 問題的真相。 這雖然一方面是史書幾乎都不記載棄涼派的詳細論點與立論過程,造成讀史者容易 直接接受關西士人的保涼觀點,二方面也是源於後代對羌亂問題不易有深刻了解的 關係。 從漢朝過去"棄邊"的例子來看,棄邊論的主要依據都是邊地難治又花大錢,為了 統治邊地保持國威與面子,結果是要對人民加稅、抽兵,以人民的痛苦換來國威 邊地與的保持,這樣打腫臉充胖子的土地不要也罷,於是就有漢昭帝時放棄朝鮮 的真番、臨屯二郡,以及海南島(或在雷州半島)的儋耳郡之罷廢等"棄邊"的行為 ,作為經濟理性下的務實政策,矯正漢武帝虛耗人民、過度擴邊的錯誤。 這樣的思考當然不是錯的,對於這些編戶極少的邊郡,當地的稅收遠不足以支付 郡政府的開銷,透過這些邊地與外部世界的往來又極少貿易利潤(因為通常胡人的 生產力低落,沒啥漢人想要的商品),反而是中國(西漢)為宣揚國威、厚往薄來的 灑錢行動(注意,此跟明清的朝貢貿易完全不同),這樣的賠本生意本來就很難做 下去。此時邊郡唯一有賺頭的買賣,大概就是人口買賣與人口掠奪的生意,邊郡 的有力者(漢人豪強、豪族或中級官員)靠著與官府勾結(郡縣的大小吏員都是本地 人)或者本身即代表官府的力量,以低價強買郡內與郡外的胡人與番人,或者用更 省錢的方法,直接以自身的軍力或官府的軍力掠奪番人,然後再轉手以高價賣到 內地,賺取暴利,這也是漢朝能夠維持十分之一奴隸人口的原因。 對胡人的買賣與掠奪雖然賺錢,但缺點是造成邊地的胡漢衝突,當胡人串連結盟進行 對漢朝的大反抗時,就會造成嚴重的邊亂。此時外來的郡縣長官就會覺得自己莫名 其妙的背負與己無關的責任,阿掠買胡人又不是我的主意,問題在你們這些一股腦 跑來我身邊當大吏的豪強大姓,平常任意欺負胡人,現在踢到鐵板了吧。所以我 乾脆報請中央遷徙郡縣,遠離這些胡人,就不會有衝突啦,叛胡也不會砍到我的頭, 這真是一勞永逸的絕妙辦法阿,於是就出現了東漢將近八十年的棄涼論與棄涼派官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49.149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49.149 (12/21 21:12)
kerry0496x:那年代的陸上跨國貿易成本過高,貨品又沒那麼值錢 12/21 21:19
kerry0496x:應該說對朝廷來講利益不大~~ 12/21 21:20
newSung:推,受教了! 12/21 21:54
dennis99:推 12/21 22:36
syucha:推!! 12/21 23:11
darthv:中國始終要跟農民起義還有天災洪水戰鬥... 12/21 23:47
darthv:擴大到不適合農耕區域之後出現內縮性,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吧 12/21 23:47
darthv:整個民族社會有其強大的慣性,不是幾個官員就可以扭轉 12/21 23:48
(東漢)涼州的核心在隴西,而隴西是適合農耕的區域,所以涼州的問題不是 擴張到農耕區外的退縮,而是:1.東漢時漢人欠缺往關隴等西北一帶移民的動力; 2.羌人在隴西的增殖速度遠大於東漢政府的控制力,這可能跟羌、胡分從青海與 陝北等地移入有關,或是羌人的人口增長率太高(可能跟收繼婚有關)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49.149 (12/21 23:57)
karl7238:推這篇 12/22 00:19
kerry0496x:推回文 12/22 01:53
viking0518:這篇真是一針見血@@...受教了 12/22 04:44
calebjael:推 12/22 09:47
NKN:少子化跟移民入侵 先進國發展到後來之正常現象 12/22 10:47
andystupid:推 12/22 13:13
geosys:推 12/22 23:53
zenoofelea: 12/23 05:18
Voony:推y 12/23 23:08
Voony:可否稍微指點這和明清的朝貢最大差異是? 12/23 23:09
明清時藩國來朝貢,(主要)圖的是豐厚的賞賜和貿易利潤,此為經濟取向; 漢魏時藩國來朝貢,(主要)圖的是軍事保護或政治光環,此為政治取向, 比如西域諸國為了與漢朝同盟對抗(北)匈奴,向漢朝送質納貢,倭與高句麗 等東北諸國,為了獲得對內部君長的統治正當性,向漢朝納貢,獲得銅鏡或 印璽、玉器等寶物,強化自己的合法性與神聖性。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49.149 (12/24 00:16)
skytank:讚 12/24 05:44
pths40:好文! 12/24 06:38
Karamalz:專業推,原來是這樣! 12/24 12:58
chungrew:推 12/25 21:07
LCV:推 12/30 14:06
sneak: 那年代的陸上跨國貿易成 https://noxiv.com 08/13 07:18
sneak: 讚 https://daxiv.com 09/16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