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inherd (鐵提督萊茵哈特)》之銘言: : 因為我以前在國術社也有接觸過苗刀 : 我大概介紹一下 苗刀(單刀)的規格跟日本刀(太刀/打刀)畢竟不一樣,不很適合混在一起講。 : 第一: 苗刀的確是日本的太刀演化而來 : 甚至很多國術社團為了省錢 操練苗刀時都是直接拿劍道竹劍而不是用木苗刀 : (大小型制一樣 並且方便對練的安全性) 補充一下,劍道竹劍比打刀(同劍道木刀規格)長,不過剛好跟現行苗刀差不多 (印象中竹劍略短於苗刀,但手邊沒有不很確定),所以拿去當苗刀操確實很常 見。不過畢竟握柄和刃型細節有差,而且劍道竹劍只是常見好買,並沒有比苗刀 規格的木刀便宜多少。 題外話,先不論動作本身,總覺得以下這種規則下苗刀原本設計上的長度優勢不 見了,不過砍腳這點對一般劍道練習者還是很難招架。 http://youtu.be/-eBQNtYv5Mo
: 第二:苗刀何時傳入中國不可考 : 因為中國近代一直有引進日本刀 所以是不是戚繼光引進的也沒人知道 可確認資料上,日本刀在宋朝就有作為高級商品輸入。但到明朝才有主動修改設 計和大規格的仿造,大抵上就算不是戚家工廠(?)研發的,應該也是對倭寇部隊 的產物。 另外,陰流(かげりゅう)為日本兵法三大源流之一,原本也就有同音漢字「影 流」的寫法──日本古文書用同音異同字的是挺常見的事情。專有名詞亦然,如 伊東一刀斎也有少數資料記為伊藤一刀斎。 從上面那個影片後面(5:22)看來,陰流被抄成隱流而非影流,還比較有機會? : 第三: 苗刀似乎是清末民初才有的名稱 : 至少在明朝和清朝初年都稱為單刀或是倭刀 : 我舉個例子 清出的武俠小說 兒女英雄傳 : 女主角十三妹就是拿一把倭刀 : (我覺得這個故事超適合改編成動漫 美少女拿武士刀到處砍人~~XDD) : 不知為何到了民初時 改稱苗刀(中央國術館也定其名為苗刀) 如果這邊的倭刀是單刀(苗刀),不太適合稱為日本刀,畢竟規格還是明顯不一 樣。不過倭刀一詞本來就有泛指日本刀和仿日本刀規格的武器,屬於比較容易混 淆的名詞,沒看敘述無法判定。 : 第四:漫畫版中真的很不倫不類..... : 至少我在台灣看過學過的苗刀術都是雙手打法(民初南京中央國術館傳下) : 我沒看過有人那麼麼大這麼重的刀全程單手揮舞(還是說雪代緣特別牛) : 還有我還真沒看過有哪把苗刀的護手長成那樣 漫畫本來就是娛樂物,不能太認真,不然要吐槽的話,被那把逆刃打到的沒人死 於粉碎性骨折我還真的不相信 ( ′-`)y-~ : 5. 兵書上沒提到不代表沒有佩苗刀/日式軍刀 : 因為明末清初以後中國的佩刀真的受到日本影響不小 : 例如清朝初年的制式佩刀 : http://www.rsw.com.hk/c-ching-dao.htm : 刀身像是日本刀 : 但是為了單手方便使用 用的是中國傳統柳葉刀的握把 : 所以可能用其他的名稱來稱呼仿日本刀 : 如果對苗刀的歷史淵源有興趣 : 我推薦馬明達教授寫的武學探真這本書 : 因為他是專業歷史學者 又是家傳練武 本身也對苗刀花不少時間考據 :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9041272555 : 這本書是中國武術/兵器史的論文集 值得一看 推。我個人對於部分喜歡以訛傳訛或覺得歷史傳承不重要完全不屑一顧或信口開 河的武友頗感冒…… : 另外 關刀只是俗稱 如果你去查關刀還真的查不到使用的案例 : 但是實際上武術界稱呼他是春秋大刀 台灣中南部還蠻多人練的 : 沒練沒接觸過 好不好用有不有用不予置評 : 只是中國古兵器真的是五花八門 : 但是主流就是四種 刀 槍 劍 棍 : 其他都是"奇門兵器" 包含春秋大刀都算是奇門兵器 : 有沒有類似且比較多人用的兵器? 有 那就是雙手帶 : http://blog.longfist.info/2009/08/blog-post_18.html 有些東西練得人越來越少了,欣賞不到讓我覺得好難過 ( ′_ゝ`) --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云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說到心酸處 荒唐越可悲 由來同一夢 休笑世人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1.254.127.194
mackulkov:硬要金雞獨立的動作有點好笑 06/25 07:04
amaranth:在別篇文有看過明朝官造武器有倭刀,只是忘了作者引用何處 06/25 13:48
ataching:說不定就是怕人砍腳阿 06/25 21:02
Bastain:明朝官造記得有倭刀阿 另外朝貢貿易中琉球也會進倭刀 06/26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