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untersa (Negative)》之銘言: : 自古從埃及時代,白刃戰時便開始有了盾牌的出現 : 不論到羅馬時代、中世紀,盾牌一直都是近戰不可缺少的配備 : 東方也是,一直到漢朝都仍有使用盾牌的記錄 : 然而盾牌出現在戰場的機會愈來愈少 : 甚至在冷兵器時代後期,都幾乎不使用盾牌作為戰鬥的配備 : 請問是什麼原因讓盾牌逐漸消失於戰場上? : 如果說西方的雙手劍出現後讓盾消失了作用 : 那東方如日本、中國又該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 因為盾牌在中國並沒有消失…這只要把唐、宋、明、清的例子一一舉出來就明白 了。先看唐代。 在《新唐書》的〈儀衛志〉裡頭單兵裝備刀盾或排槊的組合都見得到。〈儀衛志 〉內容很多,這裡不具引。當然儀衛擺得五花八門主要是為了觀瞻而非實戰,我們還 得看一下演習的時候唐代的士兵怎麼排陣的。《新唐書》的〈禮樂志〉講武的那段寫 道: 「…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持槊 者次之,弓箭者為後。」 這是講演習時雙方的陣形。除了陣形之外當然還有模擬交戰,其中一種預演就是 「二軍各選刀、楯五十人挑戰」。 另一方面,唐初的府兵制所明文規定的兵種有以下幾種:「其能騎而射者為越騎 ,其餘為步兵、武騎、排并手、步射。」(《新唐書》〈兵志〉)越騎為騎射手,武騎 大概是乘馬步兵,而除了步射手和排并手(盾牌又稱彭排)之外,步兵沒有其他分類。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唐代排手在軍中的地位。 當然演習、編制甚麼的可能都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還要找實戰紀錄來看。新舊 《唐書》的〈李密傳〉、〈王世充傳〉、〈尉遲敬德傳〉都有提到唐初其他群雄麾下 的短兵盾衛或排槊手。安史之亂時,哥舒翰麾下被擊敗的唐兵是將長矛和盾牌綑紮起 來爭搶渡河(〈哥舒翰傳〉),〈僕固懷恩傳〉則提到與史朝義交戰的馬璘「單騎奔擊 ,奪賊兩牌,突入萬眾之中」。 ﹍ 宋的軍事制度繼承自晚唐五代,刀牌手或者槍牌手的編制並不罕見。在《宋史》 當中與儀衛相關的幾卷一樣有類似的搭配,如〈禮志〉卷一百一十一有「槍牌步兵」 ,〈儀衛志〉載有「刀盾XX人」、〈兵志〉當中也紀錄了一些刀牌手的番號。文獻 在說明具體的編制時擺在前方的槍、刀、牌常與後方的弓弩對舉,如《續資治通鑑長 編》紀錄了哲宗朝的兩種編制,分別是「以十分為率,置弓弩六分,槍牌手二分」(元 符元年十一月壬子)、「十分為率,置弓二分、弩五分、槍牌手三分」(元符二年六月 壬午)。仁宗朝的《武經總要》則寫道: 「或排長陣,或排方陣,以步軍槍刀手在前(小字註解:為方陣,即四面排布,凡 一指揮五百人,則八十人槍手,四十人陌刀手),雜以旁牌標槍(今廣建步軍,悉教槍 牌)。」(卷七〈大陣〉段) 同書卷二給出了幾張排陣圖: http://tinyurl.com/88vhkqg http://tinyurl.com/6w94eq3 每個圓圈代表一名士兵,並沒有特別畫出牌手的位置,儘管牌手可能是牌刀手或 牌槍手。這裡《武經總要》的敘述牽涉到宋代牌手的特殊發展:刀牌手或槍牌手之外 出現了第三種武器編裝,即標牌手。照《續資治通鑑長編》的記載,標牌手的引入始 於真宗朝: 「先是,太宗聞南方多以標槍、旁牌為兵器,命有司制之。上(真宗)即位,令內 臣蕭延皓取廣德兵教習之。至是,試於便殿,頗精練。」(真宗咸平五年正月甲寅) 槍槍旁牌原本是南方洞庭鼎澧直到現在的桂粵一帶少數民族的兵器;這些少數民 族在與中原政權的戰鬥中證明了這種編裝的價值,所謂「蠻地險氣毒,其人驍悍,善 用鋋盾,北軍不能與之角」(《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慶曆六年二月癸亥)。狄青平儂 智高,所遭遇的也是「執大盾、標槍」(《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皇祐五年正月丁巳) 、「賊皆翳大盾,翼兩標,置陣甚堅,矢石不可動」(《續資治通鑑長編》仁宗皇祐五 年二月乙酉)的對手。標牌的技藝傳至中原以後,京畿派駐邊方的戍兵倚之為利,用來 對付西夏,「關東戍卒,多是硬弩手及摽牌手,不惟扞賊勁矢,亦可使賊馬驚潰」、 「若遇賊於山林險隘之處,先以牌子扞賊,次以勁弓強弩與神臂弓射賊先鋒,則矢不 虛發,而皆穿心達臆矣」(《宋史》卷一百九十〈兵志〉)。從上述這些紀載來看盾牌 在北宋不僅繼續傳承,還有進一步的發展。 ﹍ 唐、宋、明各時代一連串講下來,時間上離我們越來越近,史料也越多得不像話 ;史料的繁雜提醒我們一件事,以中國的地理疆域和歷史跨度之大,從相對稀少的資 料得出任何概括都有如以管窺天。讀者或許急於得到這類概括,不過對一個研究者來 說,他手中得到的資料未必都能達成某種簡單的一致性令人一目了然,不同來源的資 料即使勉強拼湊,拆碎下來不成片段。明代以後的史料其實已經多到可以反映不同地 區的差異性,不過為省瑣屑,下面還是以一條鞭的方式來掌握看起來比較清晰的發展 脈絡。讀者須知這條脈絡省卻了許多或許很重要的枝微末節。 明初在盾牌的運用上與前代無大差別;不過關於明初群雄之間戰爭的資料多不講 細節,具體情形要看成祖時代的史料。記載明成祖起兵始末的《奉天靖難記》裡頭的 這條資料特別有趣: 「(洪武)三十四年(建文三年。成祖不承認建文年號)…三月…辛巳,(成祖)令諸 將列陣前進,午至夾河,盛庸亦列陣以待。上先以三騎覘賊陣,見其火車、火器、強 弩、戰楯悉列陣前,遂掠賊軍而過。… …將交鋒,步卒下馬,攻其左掖,賊擁盾層疊自蔽,我軍攻之不能入。上預作木 [矛贊],長六七尺許,橫貫鐵釘於其端,釘末逆鈎,令勇士直前擲之,連貫其盾,亟 不得出,動則相牽聯,不可以蔽,遂乘其空隙以攻之。賊被箭,遂棄盾走,倉卒發火 器,俱不能着人,反燒其陣,賊眾亂。騎兵乘之而入,直擣其腹心,賊皆前奔。…」 這條資料說明三件事:第一,盾牌一如往常掩護著遠射兵器,只是到了明初除了 弓弩之外現在還配合威力更強大的火器,諸如「多管火箭」(「火車」)之類。第二, 成祖的對應之道也很有趣,是把大型標槍釘在敵人盾牌上造成累贅,參照羅馬人使用 標槍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三,惠帝陣營的盾牌大概排列得很密集,以至於標 槍可以「連貫其盾」。 不過這只是一個小插曲,成祖的創意空谷足音,前無古人,後來者也沒有繼承。 倒是火器戰車與盾牌的搭配成為此後的慣例。明代的盾牌的發展與前代不同之處有二 ,其一便是戰車的成規模運用逐漸縮現了使用盾牌的場合。所謂「拒馬木止能拒馬不 能避箭,挨牌止能避箭不能拒馬,惟有所謂戰車者,既能避箭,又能拒馬」(《明實錄 》景泰二年六月庚午),戰車的泛用性高、集其他類型障礙物的優點於一身,搭配戰車 的「挨牌夾車兩傍,以為伍承彌縫」(《明實錄》成化元年二月己卯),盾牌在戰車當 道以後多變為塞滿空隙用的輔助性角色。嘉靖朝的《曾襄愍公復套議》中有陣圖為證 : http://tinyurl.com/84p5kr5 http://tinyurl.com/6s4e56v 這兩張車牌交錯 ,前一張排手在戰車前組成兩重屏障,後一張是用盾牌來補戰車間的空隙。 http://tinyurl.com/8ynwchy http://tinyurl.com/7bsz3de 這兩張牌手的主 要任務是掩護槍炮手。 不過車戰是北方平原曠野的事業;在南方不便車轍處,盾牌依然有其利多,這層 重要性在後來的剿倭諸戰役中越發鮮明。唐順之的《武編》卷五有專章是專門討論盾 牌的,開篇就論證道「牌乃陣中第一器,所不可少者」。他所記載的編隊與戚繼光一 樣以十人為率,不過編裝上大有不同: 「陸戰之法大率以十人為一隊,每隊以一人為隊長,就將原熟竿子鎗上縛一號旗 ,以便擺陣用。內牌手三人執牌在前,謹蔽敵鋒,用手牌者執鏢一二枝以備飛擊,鏢 既發矣而隨用腰刀;其用挨牌者,手持長鎗,一以護眾,一以旋刺,而腰刀又隨身, 可用則用也。次鎗手四人傍牌而行,避身牌後,亦各兼帶鏢槍一支。次又或弓或弩或 銃共三人,又藏身於鎗手之後。」 http://tinyurl.com/88fucky 《武編》當中執牌者的畫像。 於是在南方產生了第二種盾牌的變化,那就是輕巧靈便的藤牌全面的取代了其他 類型的竹木革牌;這是為了適應南方不適合大陣的破碎地形,牌手不僅要跟得上小編 隊行動的士兵,在短兵相接時鏢槍先發,實際上還是帶動攻勢的起頭人,牌不輕便不 行。 ﹍ 入清之後,戰車趨於式微,只岳鐘琪在雍正朝成效不彰的試用過幾次。清代的盾 牌發展沿著上述明代南方藤牌的軌跡,逐漸擴大至全國。藤牌之外大型的挨牌還有保 留,但似乎不是一般士兵的固定武裝;除了數量非常少的滾被雙刀手(兩手握刀的同時 各執「戰被」的一角;戰被其實就是浸濕的特厚棉被)之外,清代幾乎完全是藤牌的天 下了。以下列出雍正五年以後所訂全國各處綠營兵器利用分數,以見藤牌運用之氾濫 : 「山東省各鎮協營應用軍器,…每兵百名,分作十分,鳥槍五分,弓箭三分,藤 牌一分,長槍一分。此外別設礮兵專演礮位。… 河南省滿漢各營軍器,駐防八旗兵設有馬步弓箭兵、鳥槍兵、子母礮兵、長槍兵 。督標左右兩營設有馬步弓箭兵、鳥槍兵、藤牌兵、礮兵、大刀兵。河北鎮標九營各 設有馬步弓箭兵、鳥槍兵、礮兵、護礮刀兵。南陽鎮七營。各設有馬步弓箭兵、鳥槍 兵、礮兵、護礮刀兵、藤牌兵。… 直隸省各營器械弓箭礮位鳥槍、及三眼槍大刀長槍藤牌之屬,均隨時演習。但地 勢之險夷不同,軍器之利用各別。除騎射鳥槍礮位永遠畫一演習外,至藤牌於宣化鎮 平陽之地最利,應以該鎮向設之三眼槍大刀長槍改換藤牌。… 晉省多崇岡峻嶺,地屬沿邊。每兵百名分作十分,以四分演習鳥槍,六分演習弓 箭。別設礮兵專演大礮。惟殺虎協舊有藤牌兵三百名,仍令演習。… 江南、江西水師各營所用軍器,槍礮弓箭之外,如大刀、藤牌、鉤鐮槍、過船槍 、鉞、斧、標、鐵彈之屬,均為水師營利用之器,毋庸議改。其陸路各營。有設三眼 銃、長槍而無藤牌者。按三眼銃不能致遠,長槍遇險狹之地,不能旋轉任意,應將三 眼銃改為鳥槍,長槍改為藤牌。… 福建省陸路各營,每兵千名,分為二十隊,馬上弓箭兵四隊,步下弓箭兵二隊, 鳥槍兵十隊,礮兵一隊,藤牌兵一隊,大刀兵一隊,長槍兵一隊。… 浙江省各營,每兵千名,分為二十隊。礮位為一隊,長槍五十為一隊,鳥槍四百 為八隊,弓箭三百副為六隊,藤牌一百為二隊,[扁刂]刀一百為二隊。… 陝西、四川二省各營兵丁,除礮位、鳥槍、弓箭通行演習外,其馬上弓箭兵兼習 槍棒,守兵兼習[扁刂]刀。藤牌令提標守兵二百名專習。 廣東省各協營,每兵一百名內,分為弓箭二十名,兼習雙刀、長槍。鳥槍五十名 ,藤牌十名,挑刀十名,礮兵十名。 … 滇、黔、粵三省各營,每兵千名內以一百名操演大礮,兼習牌刀。以六百名習鳥 槍,以二百名習弓箭,以一百名習藤牌。」(《大清會典事例》卷七百十〈給發軍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57.74
Bastain:推這篇~~而且還慷慨的附上史料與解讀 06/25 07:52
GroundWalker:推! 06/25 08:39
dennis99:: 06/25 09:26
easycompany:push 06/25 11:20
slcgboy:突然想到 乞丐中的乞丐 蘇察哈爾和在跟清兵對峙也是面對 06/25 11:29
slcgboy:兩條細線的盾槍手 丐幫清一色槍兵XDDDD 06/25 11:29
ThomasJP:武狀元蘇乞兒是在婊八旗子弟吧,真正的蘇燦應該不是旗人 06/25 11:46
RollingWave:+++++++ 06/25 13:13
NKN:請受我一拜 06/25 13:51
Hartmann:大推 06/25 20:51
MOONRAKER:戰被是不是反戰車用的 |D 06/25 22:23
mackulkov:結果戰被是特種裝甲XD 06/26 06:40
LCAC:Push~! 06/26 09:22
andystupid:推 06/26 13:50
GETpoint:有強大到 推 06/26 14:00
GETpoint:CD完 補推 06/26 14:02
cobrasgo:原po是老師嗎@@ 06/28 20:41
JustinTW:強!這週初看到外國人討論中國對上羅馬,外國人正抱怨說 07/28 00:19
JustinTW:如果全軍破敵出中國,兵種會都是農民兵,不少高手出面反 07/28 00:19
JustinTW:駁,而我正好奇說以中國這麼大的疆域和時間,怎麼可能兵 07/28 00:19
JustinTW:種會少呢? 07/28 00:19
sneak: CD完 補推 https://noxiv.com 08/13 07:32
sneak: 如果全軍破敵出中國,兵 https://daxiv.com 09/16 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