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之銘言: : ※ 引述《HellSpawn (獄靈)》之銘言: : : 漢王劉季不理楚霸王 : : 據說後續發展如下 : : 項王令壯士出挑戰。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 : : ,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 : : 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閒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 : : (史記 項羽本紀) : : 《資治通鑑》也有抄這段 只稍微改了幾個字 : "樓煩"是春秋戰國時,山西北方華夏跟北狄混居區域的一支部落名 : 簡而言之就是劉老四派了外籍傭兵出戰,結果楚方先後派了三人都被遠程狙擊爆頭 : 然後項羽自己開裝甲車衝出來...對方狙擊手一看靠你有裝甲車,當然就落跑了(茶) : 以上是不負責任翻譯... : 除了項羽之外,另外三人連名字都沒有 : 外籍傭兵也一樣沒有自己的名字,顯然這四人都是無名之輩 這些人沒有名字不意外 尤其是項羽手下那三個 這剛好對應到三國「史」為何如此有趣的議題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極高 當然居功厥偉 然而三國史有著(某方面來說)最後三國都是失敗者的先天優勢 沒有哪一方是最後的勝利者 就比較沒有人去壟斷歷史記載 後天而言 陳壽功不可沒 他以極為微妙的方式同時保存了三方的史料 同一個人寫的書 赤壁之戰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視角 這是哪招??? 《三國演義》被稱為七實三虛 儘管很多人對這虛實的比例有意見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三國演義》很大程度只是串接《三國志》(併裴松之注)的內容 再加上自身的想像和創意做藝術加工 (另一種說法是《三國演義》其實是以《資治通鑑》已經剪裁串接好的內容為本) 根本而言 三國「歷史」本來就既豐富又有趣 所以三國故事早在《三國演義》寫成前就已經很流行了 《三國演義》的寫成也頗受惠於前人「集思廣益」 項羽卻是失敗者 歷史留給漢朝來寫 項羽本人至少還有屢敗劉邦的光環和超級粉絲司馬遷加持 項羽又是他們家的大頭目大統領 又是秦亡後數年間天下實至名歸的霸王 集萬千目光於一身 項羽的手下就沒那麼幸運了 陳平說項羽麾下為劉邦忌憚畏懼的有范增、鍾離眛、龍且、周殷...... 這些人除了范增還多少留了些故事下來 其他人呢? 甚至包含范增 大半生都是一片空白吧 至於被樓煩射殺那幾位「壯士」就更不用說了 : 真正的大將例如韓信,武力值就未必很高了 不過韓信在後世是跟英布齊名的「勇」將就是了 所謂「勇如信布」、「信布之勇」之類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204.194
borriss: 輸家要貶低 到後來大將都是殺敗一堆垃圾上來的 (誤 07/29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