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4.思考一下鑓・槍・矛 對比於西方來看日本的長柄鑓,其構造是中央以木幹為芯材,周圍裹以竹片,既 不容易折斷也相對輕量化。其中隱含的戰術思想首先是,日本與西方不同,「把槍投 擲出去」的技術與戰術並不發達。古代集團戰中的主力矛被廢除後很長一段時間,與 足輕的大量出現同時產生的日本的鑓,並不是矛的復活。 根據菅谷文則的說法,矛(ヤリ)與劍其實很難區分。由於矛的使用方式很簡單, 即便是完全不懂武藝的農民也能有攻擊輸出,他推測早期應有首長所編組的長柄武器 部隊。不過,作為利器的矛在青銅器時期是作為祭器而傳來的,在以鐵鑄造的時代或 許連鑄造方法都不知道。而作為祭器的矛既不適合當作兵器,也就沒有相應的使用跡 象。在中國,武器在漢朝替換為鐵器,但仍是以刀劍矛戟的形制流傳下來而沒有另外 產生鑓。在其後的東晉與南北朝的重騎兵時代,不受重視的步兵只有沿襲前代的輕裝 備。在中國開始使用長槍是唐代以後的事,能夠以之與騎兵對抗的步兵重要性才開始 提升。 3世紀末、4世紀初的遺跡弘法山古墳曾出土鐵槍,但當時的東方並不存在使用長 槍的地區,恐怕是短劍之誤。雖然短劍也有當作矛頭來使用的可能。 在かぎや散人(本篇作者)看來,鑓其實應歸類於太刀的譜系,是從長刀分化出去 的。這是因為在矛頭與槍桿之間的連接方式與眾不同之故;鑓不像西方的矛有個類似 蓋套的構造,而與日本刀的裝配法相同。如果說古代矛的蓋套構造是從劍發展而來的 ,那鑓的構造大約是從矢鏃發展而來的--同樣是在刃頭後方繼以長莖。然而,熟悉 典制掌故的專家近藤好和則認為長刀是從矛演化而來的。雖然所持理由並不明確,但 他認為長刀雖然刀身是打造的曲刃,卻與太刀大異其趣;長刀刀後的莖的部分比刃部 還長,木製刀柄的斷面呈橢圓形,而且多是以稱作「蛭巻」的帶狀鐵板螺旋狀紮綑起 來防止其滑逸。這是從與矛同為長柄兵器,且刀莖長於刀刃這點所作的論斷。然而在 かぎや散人看來,矛與長刀最大的區別在於出品的工場根本不同。由於軍防令的關係 ,私藏長柄兵器是被禁止的。太刀的製造技術是由於出征時要求徵募者自備武器而在 民間發揚光大,而矛的製造技術則僅存在於政府的工場。由此看來,誕生於民間的長 刀當然只會是從太刀的技術與思想中衍生而來的。 因為同樣的緣由,在日本,律令制崩壞後的結果是與矛並用的手楯與矛一同消失 ,從此以後不曾再出現一手持矛一手持楯的狀況。也因此像希臘重裝步兵那樣,反握 持槍(虎口與矛頭相背)、從盾的上方往下戳刺對手無防備的足部的戰法也就不曾發展 ,也不會產生像羅馬兵團那樣投擲標槍使敵陣崩壞的戰術。儘管除了短刀之外,武器 很少是反手握持的,但在使用槍的場合反握倒是主流,反握使用騎槍的繪畫場面也很 常見。當然,矛也是可以正握或者雙手並持來使用的。西方的反握使用法可說是為了 配合盾牌而不得不如此。在合戰圖繪卷如〈長久手合戦図屏風〉中所描繪的水野勝成 刺倒敵人的場面,也是以反握的方式使用持鑓,也就是說對於位處身下的敵人以反握 的方式來攻擊較順手。此外,流傳於沖繩空手中的釵(サイ)術也是反握使釵,儘管這 應該是從中國傳來的。古代日本與手楯配合的矛大概也是反握使用。在勝部遺跡三號 墓中就有長17公分、寬3.5公分的大型石槍,就以刺在腰骨處的狀態被發現。儘管石槍 尖端有缺損,從右背後方往纖腰彎處刺下去是可以想見的。 5.日本的鑓 在日本以鑓為主要兵器的足輕,其護甲很是貧弱。進入戰國末期也只有半被或皮 革製的陣笠,只能算是完全追求機動力的輕裝步兵的類型。日本的重裝步兵是如龍騎 兵般有騎馬資格的武士,這些戰國時代的武士騎馬行軍但下馬戰鬥。乘馬襲擊布陣中 的軍隊在日本很少發生,只發生在奇襲大意的敵人或者雙方陣形崩潰、混戰的場合、 或者追擊敗退敵人的場合。 順便一提,儘管在朝鮮戰役初期有與明軍騎兵交手的經驗,日本鑓完全沒有因此 產生進一步的改良,也沒有變成鐵砲隊的護衛隊,只是很自然的被逐漸淘汰,到大阪 冬、夏之陣時鐵砲的裝備率後來居上取而代之。這是因為日本的長柄鑓在對付騎兵時 效果有限的關係。雖然名和弓雄認為「平場的大鑓」就是對付騎兵的戰法,瞄準著馬 胸前待機然後利用槍柄的瞬間彈力爆發撥倒馬匹、將武士擊下馬。日本之所以沒有發 展出刺刀,其實是因為根本沒有需要應付騎兵衝鋒的場合,因此連護衛的長槍兵也不 曾出現過。關原之戰時的鐵砲裝備率比朝鮮戰役時期還更高,從35%提高到40%,幾乎 與槍的裝備比例相當,這是把槍的狀備比率排擠掉而代之以火繩銃。初看似是輕視突 破決戰用的兵力,實際上突破能力卻並未下降。島津軍的捨姦戰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阪之役中東軍的鐵砲裝備率達到了50%上下,幾乎是長柄鑓的兩倍。 關於這些現象,身為軍人的金子常規認為,如果鐵砲增加,那麼槍兵的突擊能力 也就跟著弱化。這完全是將長柄鑓當作近戰兵器所產生的謬誤。這是因為かぎや散人 在下面會論及的、鑓的主要作用是沒有近戰能力的鐵砲的替代品,其作用相當於手槍 的緣故。金子常規在《兵器與戰術的日本史》中寫道,「在夏之陣五月七日與西軍的 決戰中,被幸村的持槍步兵突擊的家康狼狽退至三十町(3.27公里)之後的生玉(地名) 一帶,…針對這次失敗所作的反省是,在隔年(1616)的元和軍役令當中,弓、鐵砲被 拉回到長槍(連騎槍在內)的1.7倍的裝備率,…這是為了加強突擊能力所作的規定。鐵 砲的裝備率變成25%」。假設以上所言無誤,那麼家康軍沒有意識到是鐵砲裝備不足使 得壓制力不足,反誤以為是突擊力道不足。也就是說沒有朝鮮參戰經驗的家康把鐵砲 使用的戰術教訓輕易放過了,這是沒有朝鮮經驗的家康的失策… 鐵砲裝倍率的增加與長柄鑓的減少反應的並非是突擊力的不足,而是壓制敵人攻 擊力的力道不足。德川軍並沒有後世所想像的那樣強大。在他的軍事歷練中確實的勝 利也只有長久手一役;他之所以能奪得天下,因為他是未參加朝鮮征伐而使其領地不 至於疲於奔命的關係。島原之亂與一向一揆幾乎相同的是,戰意旺盛的商人(町人)與 農民(百姓)手持容易操作的鐵砲,據守在近代織豐式的城郭當中,對付職業軍人綽綽 有餘。上述的觀察再加上家康所缺乏的朝鮮役的經驗,可以理解到德川家的軍事思想 是落後於時代的。天下太平是武士阻止足輕壯大的潮流後達成的,由於武士階級的贊 同而使得德川家取得霸權。 戰國大名為了維持被極限榨取而疲敝的農村,由秀吉所進行的兵農分離也把藉由 下克上的現象流動人才的來源給切斷了,而朝鮮役的致命失敗又使得提供足輕生活出 路的機會被截斷。三成、行長等人不孚人望所造成的關原之戰的敗北使得霸權轉移到 醉心於武田信玄的龍騎兵的德川家康手中。家康勝利的實質是,在朝鮮戰役中取得最 新銳經驗、最強悍的西國的顧命大臣之間的分裂。 綜上,所謂的日本的鑓: 1.不是標槍。 2.兩手持用。 3.不持盾、不披甲且輕裝。 4.伴隨著鐵砲的普及而被廢除。 5.大量動員。 6.輕量、修長且有彈性,無蓋套結構等特徵。 由此得來的結論是,日本的長柄鑓足輕是輕裝步兵的一種。重裝步兵所組成的方 陣在歷史上是公民的戰術,而不是一般庶民的戰術。斯巴達人忌諱捨棄自己身上的盔 甲與盾牌,那是因為盾牌並非防備自身之用,是為了保護左鄰同袍右半邊的身體。日 本既沒有公民也沒有持盾戰術,也可以說根本不存在重裝步兵;所有日本的步兵都是 輕裝,而戰國時代的武士則是所謂的龍騎兵。輕裝步兵是簡化裝備的士兵,其職責是 自由的聚散並騷擾敵人、使用投射兵器在遠距離進行攻擊。由於重視機動力而輕裝, 決不膠著於與重裝步兵的肉搏戰,遠遠的打了就跑是其基本。輕裝步兵也有其他的功 能: 1.保護己方最薄弱的右翼。 2.偵察。 3.縱火等破壞活動。 4.填塞騎兵與重裝步兵的間隙。 反過來看則是: 1.碰到重裝騎兵,逃。 2.不打肉搏戰。 3.作為輕裝步兵最主要代表的弓箭手,其主要功能是破壞敵人的陣列。 這也就是說,同樣是使用長槍,西方的重裝步兵與日本的足輕在使用的目的上完 全不同。極端來說,長柄鑓真正用途其實是不需要技術的弓,不會消耗掉的箭。因此 在運持的極限內是越長越好。這是投擲兵器的替代品,能殺傷敵人當然最好,但是勉 強要求殺傷敵人並無必要。教敵人不敢抬頭直面、擾亂對手、打散隊伍、打壞敵人的 陣列,只要這樣就夠了,不需要進一步刺殺對手。結果長柄鑓變得與與連發手槍的功 能一致。之後,控制在後方下馬待命的持槍武士才從足輕間穿越,突擊敵人肉搏陷陣 。在《名將言行錄》當中確實的敘述了足輕鑓的戰術目的,而《朝倉宗滴話記》第五 十一條訓誡中也說鑓是弓的替代品。不過,在長柄鑓出現之前的矛並不是弓的替代物 。 6.鉾與鑓的不同 (這段離題有點遠,我就略過了。下回應該可以全翻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86.89
GroundWalker:頭推 09/24 07:36
slcgboy:斯巴人的盾牌是右手拿的? 左手拿擋左邊弟兄的右邊比較順吧 09/24 10:42
ThomasJP:右手持槍,左手持盾,最強的兵在右邊 09/24 11:01
ThomasJP:這是基本的希臘方陣戰術... 09/24 11:02
咈因為我打錯了…更正更正。
stand1234:這系列很有趣耶!謝謝翻譯 09/24 16:54
stand1234:不過蠻好奇中國使用槍的方法,畢竟中國視槍為百兵之首 09/24 16:55
stand1234:理當有一定的戰術使用啊... 09/24 16:55
Hartmann:在下比較好奇的是,希臘人常常把長槍反持?以希臘長矛的 09/24 19:34
Hartmann:長度,應該除非折斷、或是被切到近身戰時,才可能這樣拿 09/24 19:35
Hartmann:不然這麼長的長矛(記得2.7~3.6公尺)要反手拿應該很難 09/24 19:38
Hartmann:使用? 09/24 19:38
嗯不過我翻了一下手邊的資料似乎都是七到九呎(2.1到2.7公尺)為主流。 大概是因為上文的敘述不夠詳細的關係所以看起來有互相矛盾處。詳細來說,希 臘人用的矛叫作dory,是兩頭都有刃的;葉狀的矛頭之外,末端還有尖細的金屬刺底 座,叫作「蜥蜴殺手」(sauroter,"lizard killer")。這個「蜥蜴殺手」原本的目的 是插在地上方便,也可以斜插著嚇阻敵人往前衝;不過在混戰的時候,在後排的希臘 重步兵可以用它來了結倒臥在地上的敵人,而前排的士兵在矛頭折斷時也可以拿它作 後備。 而持矛的方式是隨著戰役進行的階段而改變的。在最初的排陣對峙的狀態,虎口 與矛頭都是朝前,雙方緩慢接近,互相打熬、緊繃著對抗彼此施加的精神壓力。實際 上有不少戰役是在這個階段就結束了,勝利的一方只是因為能比對方多踏出一步就把 對手逼過壓力承受的臨界點而全線崩潰,倒不需要真的交鋒。「再多踏出一步就能獲 勝」也就成了那時期指揮官激勵將士的口頭禪。 當然也有激烈交鋒的狀況。交戰某方如果一心求戰,可能會在相距一stadion(600 呎或約150公尺)處開始喊殺聲向前衝刺。不過為了維持陣型,這個衝鋒其實不會太快 ,但相對來說既能夠保持隊形又衝得較快的一方當然是訓練有素、比較占優勢的。在 雙方接觸的那一瞬間巨大的撞擊擦出火花,力道有時大到最前排的士兵盾牌深嵌入人 體裡,戰後打掃戰場撿戰利品時拔不出來。不過,衝鋒時正握還是反握長矛這點是聚 訟紛紜,沒有肯定的答案。 緊接著撞擊之後是一陣狂風暴雨式的長矛戳刺,瞄準的是無裝甲或防禦薄弱的部 位,這個時候多半就是反握了,這個可以從一些出土陶器上的繪畫中看出:   http://tinyurl.com/9dev79z 不過在這個階段,很重要的另一點是後排的士兵也要用盾牌用力把前排的朝前頭 往死裡頂,戳刺之外使對手失去平衡、被撞倒、在極擁擠的情況下被眾人踐踏而過, 可以看作是拔河的相反;當然拔河比賽時雙方的人數是一致的,但戰場上當然是人多 勢眾的一方推擠起來更夠力。因為這個原因,希臘方陣越發展到後來越厚實,這樣在 後面負責推的人才夠多夠力。 又如前述,在對峙階段雙方也是在比賽誰夠膽敢更進一步的,這時候也是後面負 責推的人在發揮作用。
rainycloud:中國遊場競技的槍法跟上戰場用的槍法不同喔 09/25 00:32
rainycloud:槍乃百兵之王是指游場競技 09/25 00:32
fw190a:日本槍兵參照日耳曼槍兵如何呢?(部落也有無甲長槍方陣) 09/25 00:51
※ 編輯: Nomic 來自: 1.162.77.142 (09/25 01:59)
amaranth:上戰場還是有槍王之說,不過軍隊用跟民間用的槍法有差 09/25 12:32
stand1234:喔喔,感謝雨雲解說 09/25 22:28
Hartmann:原來如此,那表示夠近時前排就會反握嘍,在下還以為會以 09/25 23:23
Hartmann:正握法捅到最後 09/25 23:23
jimmy5680:轉錄至看板 WarringState 10/02 11:08
sneak: 右手持槍,左手持盾,最 https://muxiv.com 08/13 07:36
sneak: 日本槍兵參照日耳曼槍兵 https://daxiv.com 09/16 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