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實際上對於北洋艦隊而言 在補給不足的情況下應該避戰尋求其他的決戰點 : 但是在這個局面下 北洋艦隊是不得不交戰的 : 因為港內還有運兵船還有小型船隻 : 因此這場海戰是打定的 : 戰鬥中日方被命中的砲彈數是高於北洋艦隊的 : 但是實際上卻沒幾個造成了致命傷害 : 就是因為砲彈問題 : 如果北洋艦隊的砲彈是充足而且都是高裝檢過關的 : 那麼這場聯合艦隊應該灰飛煙滅了 : 所以實際上要追究戰犯就應該去追究為什麼整個補給系統出了問題 : 這個問題才是導致戰敗的原因 這是大東溝海戰的最大原因 : 至於北洋艦隊覆滅的原因是因為北洋艦隊缺乏修復戰艦的能力 : 連母港都沒有辦法修復這些受傷船隻讓他們能夠重回戰線 : 這個問題出在哪裡?? 當然是只看表面噸位漂亮卻輕忽後勤補給的官僚體系 : 而最重要的是 制海權怎麼完全失去的?? : 一堆人引用存在艦隊理論 拜託 馬漢當時的整套理論都還沒有出爐呢 : 最好當時的北洋水師知道何謂存在艦隊 : 李鴻章所說的猛虎下山勢 被後面的人穿鑿附會說是存在艦隊理論 : 剛剛看了WIKI 存在艦隊理論的項目錯誤百出 : 最好把船停在港裡面就叫做存在艦隊 : 馬漢的說法從來不是主張存在艦隊就是待在港裡面的艦隊 :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我在戰史版也了很多文章 請自行找一下 : 所謂的存在艦隊是指能夠彰顯自己存在的艦隊 : 也就是說要常常得讓對手知道有你的存在 而且能夠感受到你的威脅 : 進而必須要分兵防守你的意外之舉 : 更重要的是 所謂的存在艦隊前提是 自由的!!!! : 一個沒有被關在狗籠裡面的艦隊才是存在艦隊 : 只能待在港口要塞裡面的艦隊只是擺飾品而已 對手只需要派部分兵力監視就可以 : 只有自由的存在艦隊才能威脅補給線 才能讓優勢方頭痛 : 馬漢的論點裡面最常被忽略的就是指出 : 任何優勢方都願意冒著一定的風險進行運補 並不會因為可能存在威脅就停止運輸 : 所以單純的存在艦隊是無法讓對方停止運輸的 : 半吊子曲解馬漢的存在艦隊理論只會讓人看扁馬漢 : WIKI上面還寫說甚麼現代戰爭進步所以存在艦隊理論不太有效.... : 存在艦隊理論是" 戰略" 等級的觀念 : 這種戰略等級的觀念是不會被時代進步給改變的 : 亂七八糟的WIKI : 論北洋艦隊的存在艦隊問題請搜尋我在板上的文章 :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請查這個系列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戰爭當時對艦戰鬥通常並不是使用開花(高爆)彈的。 由於當時尚未出現高威力的黃色炸藥或更先進的RDX, 高爆彈裡填的是黑色火藥,因此爆炸後產生的東西多是煙霧和碎片, 而不是有實質對艦殺傷效果的強烈爆風和震盪。 實際上一如上個世紀的風帆海戰, 直到甲午戰爭為止各國海軍在海戰中得到的經驗顯示, 火砲只是輔助工具,它們並不具備擊沉敵艦的效果, 魚雷和衝角才是具有決定性威力的可靠武器。 當時使用開花彈攻擊敵艦通常是出於兩個目的: 1.引爆敵艦的甲板砲廓彈藥。 2.殺傷敵艦乘組員。 甲午戰爭當時還沒有所謂砲塔或全周裝甲的概念, 所以鐵甲艦只有艦體中央龍骨與輪機部位有一個主裝甲帶的鐵盒子包起來, 而主砲、副砲均只有水平的薄弱裝甲保護, 這種構造因為由上而下看起來像個沒加蓋的城廓般開放,稱之為砲廓艦。 倘若Lucky shot能夠打到砲盾後或是砲廓上方, 那結果當然就是殺害砲廓裡的操砲官兵或著是點燃備射的發射藥包。 實際上大東溝海戰中的日軍旗艦松島就發生了這樣的大慘事, 被鎮遠(也有說是定遠的)305mm主砲榴彈擊中水面>跳彈到砲廓上方炸開, 直接把副砲彈藥庫引爆而瞬間炸飛了三分之一的船員, 不必說這船當然是當場廢了。 之所以沒有沉要感謝該艦的搶修班迅速控制火勢, 避免讓火災延燒到主砲彈藥庫, 而避免了本來極有可能的大爆沉結果。 但、基本上這種好康的事情不多見,戰場上不是天天都在中樂透的, 北洋水師的官兵也沒點必中必閃集中的精神指令。 就結果來說,開花彈就算擊中也不大可能重創敵艦,哪怕對手是無裝甲的, 開花彈僅能期待造成敵艦發生火災而陷入混亂, 或著是就這樣失控沉沒的Bonus影響。 實際上例如清軍陣容中較老舊的鐵皮木骨艦廣甲, 其沉沒的原因倒不是挨了太多發砲彈, 而是單純的損管不良導致大火無法撲滅沉沒的。 對於鐵甲艦來說,由於開花彈不可能貫穿其主裝甲彈, 因此保持軍艦航行與生存最重要的彈藥庫、輪機艙等部位便可保證平安無事, 使用實心彈頭的穿甲彈進行對艦攻擊乃是絕對必要的行動, 特別是對那些帶裝甲的軍艦。 後來在大東溝海戰中觀戰的洋員報告便有指出, 雖然清軍給予日艦不少有效命中彈, 但是很多砲彈是左進右出前穿後開就這樣出去了--- 換言之,他們浪費了很多穿甲彈在對付沒裝甲的日本船, 特別是最後尾那幾艘衝進清軍陣列裡的日本小船,如赤城、扶桑上。 這種事情並不稀奇, 直到二次大戰都還有薛曼戰車正面吃了老虎的88mm砲一紀, 但砲彈很幸運的避開彈藥庫直接穿了個透心涼, 沒有殺害任何車組員的案例... 扶桑的後艉樓整個被穿甲彈打成了篩子, 但因為這艘船本來就是木頭作的,所以只要輪機不爆炸就沒問題。 而更重要的因素就在於清軍從海戰一開始就喪失了指揮中樞導致了混亂狀態。 丁汝昌與洋員如漢納根在海戰一開場就因落桅重傷, 海戰中實質的現場指揮官其實是鎮遠管帶劉步蟾, 但是他並沒有特別去下達集中火力攻擊何方的命令, (考慮到現場煙霧瀰漫、其實下達了命令大概也發不出去, 日本艦隊這邊也同樣發生了第一游擊隊誤判本隊旗艦松島所發信號的嚴重混亂) 結果就是導致北洋水師開始以一個倒V字陣衝向日軍縱隊腰部時, 將火力集中在慢速的左翼日艦, 而忽略掉了那些快速的右翼日艦,也就是第一游擊隊的艦列。 這個誤判是決定性的, 北洋水師把旺盛火力拿來砸那些小而弱的日本破船, 不但被彈面積小浪費了大量砲彈, 而且還給了火力最旺盛的第一游擊隊充裕的時間作個右迴轉繞行, 在這段期間內第一游擊隊始終保持3000m的間距進行毫不間斷的連續射擊, 給北洋艦隊右翼帶來了慘重的損失。 更嚴重的混亂在日本縱隊遭北洋水師鋒矢陣列突穿後發生了, 見到首尾被切喪失繼續尾隨縱隊可能性之後, 本隊最後尾的幾艘日艦陸續轉右與北洋艦隊平行, 寄望交錯之後能夠殺出重圍, 這段期間北洋各艦的火力被這些一度接近到150m不到的日艦所吸走, 結果是因火線重疊造成了大量的友軍誤擊、 一邊進一邊出來的無效彈、 而沒能擊沉任何一艘做出這個對頭逆航逃脫動做的日艦。 到此為止整個艦隊已經是不知道究竟該180度回頭追擊小船, 還是右迴轉救援翼端對付第一游擊隊, 北洋水師的戰列一邊迴轉一邊崩解, 終於喪失了秩序,到此為止海戰已經沒有任何取勝的希望。 日本這邊雖然同樣也很混亂, 特別是第一游擊隊誤判本隊旗號自清軍戰列前方而非後方通過, 造成了聯合艦隊陣腳大亂、本隊被攔腰截斷、旗艦被打成火把等慘狀, 但這造成了把清軍火力全部吸去對付爛船的意外奇效, 而讓第一游擊隊在沒遭遇什麼阻力的情況下, 一邊迴轉一邊肆意用速射砲蹂躪北洋水師右翼一圈後再與本隊會合... 但事後論功行賞之際時, 伊東佑亨就毫不留情地撤了差點讓聯合艦隊(與他本人)變成篩子的戰犯, 第一游擊隊司令平井航三的職, 由此可見大東溝海戰裡日軍出人意料之外的精彩運動表現, 其實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眼中,也只是個美麗的錯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13.225.3
zhongxia:被88炮貫穿的坦克,組員沒有任何損傷心里也會拔涼拔涼的 10/18 13:35
andystupid:推 10/18 14:04
vt1009:被隊友頂出去當靶打 這種心情很差吧 10/18 15:44
ThomasJP:話說回來,北洋艦隊背後的海域是否足夠第一游擊部隊機動? 10/18 15:55
ThomasJP: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納爾遜在尼羅河口之戰的戰術未必就 10/18 15:55
ThomasJP:適用於大東溝海戰... 10/18 15:56
kusowan:這不就是第三次提亞瑪特會戰嗎 10/18 16:35
kingsmill:印象裡也有說法是伊東佑亨胡發信號而坪井航三抗命切到清 10/18 21:23
kingsmill:艦前方壓住了北洋水師 10/18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