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inherd (鐵提督萊茵哈特)
看板Warfare
標題[心得] 小弟我對甲午戰爭的看法
時間Sun Oct 28 10:49:11 2012
因為前面各位討論的有一點混亂,所以我也就不用回文直接發新文章好了.
我個人認為李鴻章/北洋海軍的守軍港戰略沒有錯.
甲午戰爭的失敗主因也不是海軍艦隊不力. 而是陸軍太差.
而陸軍太差的問題關鍵在於整個中國的社會/政府體系無法維持一個近代化軍隊.
而海軍/海關基本上半獨立於正常的清朝政府體系所以表現反而好很多.
我先討論大東溝戰役北洋艦隊的行動合不合理.
我不是海軍戰術專家所以我也部討論海軍艦隊陣型. 我只討論一點,
應不應該在大東溝出任務?
我認為那是不得不為之的任務.
因為當時中國軍隊在朝鮮兵力過少,亟需增援. 而中國到朝鮮沒有鐵路.
(這也反映出中國整個社會/產業經濟的問題 也決定戰爭結果).
所以只能靠海運. 才可能快速運兵.
(因為當時中國有半獨立於當時中國傳統社會的海運/海事事業-輪船招商局/海關)
大部隊運動不可能不需要艦隊護航. 所以只好出擊.
而當時我認為中國海軍在大洋上和日軍交戰是沒有優勢的.
關鍵在於艦船速度/噸位.
海戰不外乎三種情境
1. 在我方近海進行防禦 (例如甲午戰爭中的威海衛戰役)
2. 在外海爭奪交通/航路 或與敵方艦隊主力決戰 (例如珊瑚海戰役, 瓜島戰役)
3. 在敵方近海進行兩棲攻堅敵人海軍要點
例如美日琉球戰役中的美軍
若在我方近海作戰,則我方艦艇不需要太好也可以防禦軍港海岸.
因為近海水淺,所以守方小型的炮艦,海防艦,魚雷快艇,甚至是水雷/岸炮,
都能夠以小克大發揮其用途. (這也就是小船派海軍的思想).
而攻方必須橫渡大洋才能攻擊守方的海岸要點,所以限制來襲之艦艇不能太小.
我自己研究海軍史能夠橫渡大洋的艦艇最小似乎只能到1000噸上下
(二戰期間盟國的護航驅逐艦也差不多是1000噸上下
這也就是為何美軍想要開發LCS,因為夠大才方便全球部屬機動到任何海域)
而大艦也限制了在近海(水深)航行的自由,
如果在外洋爭奪交通線航路,那雙方基本上只能使用大艦決戰.
日本聯合艦隊占有優勢. 原因是日本艦艇航速高. 例如日本主力艦吉野航速高達24節.
浪速高千穗也有18節的極速.
而中方航速最快的艦艇也只有18節.並且只有致遠 靖遠兩艘
http://www.beiyang.org/bybq/wuqi.htm
其他主力艦艇航速多在14~15節上下.
導致的結果是日本海軍艦隊能夠靠自己的較高的航速.
在外洋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和北洋艦隊接戰(強則擊 弱則跑)
如果中方艦隊的艦艇數量 品質勝過日本也許可以彌補速度上的弱勢.
但是實際上也沒有對日本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我不認為在外海主動求戰是正確的.
如果是直接進逼日本近海, 迫使日本艦隊出戰, 來彌補日本艦隊航速快能夠在大洋主動作戰.
或許是一種可行的做法.
如果把全中國所有的1000噸以上軍艦集結起來,主動開往對馬海峽, 迫使日本聯合艦隊出戰.
用數量來彌補品質和航速的不足也許是一種做法. 但是實際上難以實行.
因為中國海軍在當時並不存在,是四個地方大吏控制的獨立海軍.
你要如何調動南洋 福建艦隊的大艦集中到北洋作戰都是問題.
並且就算全部集中出戰也未必能夠在外洋打贏日本, 更不要提在日本近海.
所以如果我是李鴻章,我的戰略會是把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鴨綠江當作一扇門,
然後把北洋艦隊當作這扇門的海上預備隊.讓日本不敢直接侵入渤海在大沽登陸.
所以如果我是日本, 我的戰略會是想辦法把這兩扇門拆掉. 讓我的部隊能夠直撲大沽.
所以北洋艦隊必須依託旅順港和威海衛港.
利用這兩個港口為基地, 讓日本不敢輕易從海上登陸,也不敢在中國近海使用海上交通線.
所以中國和日本的戰場關鍵是誰能夠掌握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
如果中國掌握兩地,至少能夠不敗. 把戰爭拖下去,等到日本無以為繼之時透過外交解決.
或是把各省兵力集中華北, 然後把華北兵力陸路送往東北過鴨綠江打回朝鮮.
而日本只要能攻下兩地, 就等於拿到進軍大沽 京津的入場卷. 就可以學當年英法聯軍.
這樣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發現中國軍隊在實際上的戰爭過程中犯了兩個錯誤
導致無法執行其戰略. 戰略人人會規畫但是能夠落實是另外一回事.
錯誤一:
海軍沒有落實反登陸作為. 海軍必須要反制日本對遼東以及山東的登陸行動.
才能確保山東/遼東半島防禦作戰之遂行.
但是實際上的結果是, 海軍放任日本在金州灣登陸,
自金州灣登陸之敵軍. 以陸路直撲旅順, 導致北洋艦隊失去最重要的後勤基地旅順.
因為北洋艦隊最重要的造船廠/後勤維修基地就在旅順.
這種錯誤在山東又發生一次, 日本在榮城灣登陸, 登陸後直撲威海衛.
這次成功包圍殲滅北洋艦隊.
錯誤二:
陸軍無法防禦山東和遼東半島.
主要原因除了我提到的陸軍體系 政府 社會的落後外,
另外一個問題是日本能發揮外線作戰的優點, 而中國無法發揮內線作戰.
大家打開地圖就會發現一點, 遼東 河北 山東是個C字型的地形
中間被渤海分開. 所以這三地要點要支援, 最簡單的方式是走直線--渡海.
而日本由於自己艦隊有速度優勢,可以主動發揮海上尋找最佳決戰時機,
所以日本能夠掌握航路的行動安全. 所以日本的軍隊能夠在這三個點上面快速的集中.
中國軍隊一方面無法海運部隊, 一方面沒有發達鐵路, 所以只能處處設防處處不防.
所以當時的中國要能不輸我認為只有兩個選擇
1. 北洋艦隊可以不主動出海作戰,但是必須要肯出海反登陸, 攻擊登陸艦隊的泊地.
反正, 只是近海運動, 中小型艦艇也能傾巢而出.
當初北洋艦隊應該要攻擊日本在金州灣的登陸艦隊泊地.
因為遼東戰場太過重要, 可以從遼東直撲瀋陽/山海關進逼華北.
加上旅順又有北洋艦隊的尾巴 (旅順船塢)
所以北洋艦隊以及清軍必須不計代價的死守旅順.
2. 放棄防守山東以及遼東, 誘敵深入在華北決戰.
北洋艦隊退往天津, 收縮防衛京津, 在華北平原和日軍決戰.
天津還有大沽船塢北洋機器局可以進行一定的船隻維修保養.
只集中一點也抵消日本能夠主動利用海運交通線集中兵力的優勢.
如果我是李鴻章, 我會至少集中手頭所有艦艇對金州灣發動攻擊.
這樣也許可以摧毀一部分的登陸艦隊. 也許可以讓日本軍由於失去登陸的物資和兵力.
迫使日本軍延後遼東戰場作戰.
日本軍把戰爭拖越久,對日本就越不利.
另外還有一個劍走偏鋒的做法就是派南洋艦隊騷擾日本的南方海運航路.
派南洋艦隊的艦艇到台灣海峽或是香港/南中國海攻擊掛日本旗的商船.
或是冒險砲擊襲擊打帶跑攻打琉球群島/南九州的港口.
迫使日本海軍必須分兵去保護其海運航路 來減緩對遼東的海運進軍速度.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最核心的問題是為何中國會被動到防守山東遼東河北這個C型地?
原因是朝鮮的陸戰徹底戰敗, 所以變成被動的守勢.
如果朝鮮戰役沒有戰敗, 清軍持續在朝鮮/鴨綠江戰場與日本纏鬥.
那日本也不會有兵力登陸遼東和山東.
北洋艦隊也能夠單純的當近岸防禦反登陸海軍.
讓日本不敢在中國近海活動.
所以我認為甲午戰爭中後期最關鍵戰役是旅順的失陷, 而非黃海大海戰.
所以俄國記取清軍的教訓, 在旅順港建立防衛陸上來襲部隊的要塞.
成功的拖住日本軍的行動.
甲午戰爭期間 中國肯定來不及把旅順要塞化.
但是至少要反制日本針對旅順的登陸作戰.
題外話, 這三種海軍作戰情境也決定一個國家海軍的建軍打裝邊模式
也就是為何國軍海軍有大船派和小船派之爭的原因.
大艦派主張國軍海軍要集中資源建造大艦,
戰時主動開往外海與中共艦隊決戰或是保護交通海運線.
小艦派主張集中資源建造中小型艦艇, 用來作為反登陸武器.
基本上兩派的都可以當作存在艦隊之用, 因為你有一隻預備隊沒有上台作戰.
迫使敵人必須減少其行動的自由.
但是問題出在於, 不管你是遠洋決戰還是反登陸,
你都不能放任敵艦隊在你眼皮下登陸. 因為登陸後敵軍將會從好打變成難打.
登陸軍最脆弱的時候就是在海上的時候被擊敵於半渡.
如果你沒有辦法擊敵於半渡,那就只能在陸上搞要塞堅守.
但是當時的旅順守軍沒有辦法堅守. 所以北洋艦隊必須要阻止日軍在金州灣登陸.
並且一個有著拖油瓶(大量運輸 登陸艦艇)的聯合艦隊.
會比任務單純純粹尋找敵主力決戰的黃海海戰聯合艦隊好打得多.
更不要提在近海可以把所有近岸砲艇 魚雷艇都動員起來作戰.
還有我不認為把南洋艦隊調來北洋是送死
因為, 任何艦艇不論好壞都有其用途. 黃海大海戰後, 北洋艦隊共損失六艘作戰艦艇:
木殼巡洋艦:超勇 揚威 (1300噸) 廣甲 (1300噸)
鋼殼巡洋艦: 致遠 (2300噸) 經遠 (2900噸)
驅逐艦: 廣乙 (木殼 1100噸)
如果只是因為木殼無裝甲就是廢物的話
這六艘船也只有損失致遠和經遠這兩艦是比較大的損失
重點是如果是近海防衛 船多一些 炮多一些總是會比較好.
南洋艦隊以及福建艦隊當時至少還有7~8艘一千噸以上的炮艦/巡洋艦.
或多或少能補充損失
兵力不求大 但是務必要集中運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0.141.22
※ 編輯: reinherd 來自: 71.70.141.22 (10/28 11:36)
推 warchado:!!! 10/28 17:05
→ FMANT:你要帶入滿洲人觀點再去求解 國家是滿洲人的 不是漢人的 11/01 04:16
→ FMANT:清軍只要由漢人組成 為滿洲皇帝送命的士氣是低落的 11/01 04:17
→ FMANT:種族觀念帶進去就能解釋清末一切敗仗 11/01 04:18
小弟不材 非歷史或是戰略科班出身
但是這種說法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我以為二戰結束後這種民族精神戰力論就已經破產了 沒想到今天還存在
打仗不用討論軍隊編制 戰術實行 戰略規劃 政府社會組織動原力
只要"心誠則無事不成" "民族大義必勝"
我相信如果鈕先鐘 黃仁宇 克勞塞維茲 約米尼也會讚嘆如此創見
推 defenser:推 11/03 00:32
※ 編輯: reinherd 來自: 71.70.141.22 (11/06 10:08)
推 mabikerry:心誠則無事不成是放在兩邊其他條件對等的情形下.. 11/10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