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18世紀以前的人民,都是典型的農業社會,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要成為一個首都,主要就是要能養活大量的人口,所以典型的首都 往往都是坐落在豐富的糧食產區 那為什麼漸漸地首都要搬遷呢?好好的首都不用,為何要另闢他處 原因就在於土壤不適合耕種,糧食不足以供應人民所需,因此要遷都 何謂土壤鹽化?土壤鹽化就是當稻作要灌溉的時候,過多的水會往裡土 甚至更深的土壤灌入,此時底層的鹽巴便會溶解出來,漸漸地堆積在 表土,隨著水分蒸散,水去了,鹽巴卻留下來,漸漸堆積,導致沒有作物 可以在上面耕種,失去了植被的土地,慢慢也因為風化作用而沙漠化 這是完全不可逆的,直到現在科技才能減緩此一現象的發生 但古人當然是不懂這種原理,所以當長安,洛陽等地,慢慢土壤鹽化 理所當然就要遷都,後來人解決的辦法就是選在交通發達的地方, 運糧方便的地方,以減輕這種糧食不足的現象 古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兩河流域,很多古城的毀壞,都是因為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40.10
Hartmann:推 02/16 20:43
wansincere:為什麼我覺得農業社會跟逐水草而居不太能連到一起 02/16 20:56
kira925:但這個原理跟逐水草而居是類似的沒錯 02/16 21:15
lukehong:所以羅馬可能沒在迦太基灑鹽 02/16 21:18
goodrain:慢性的逐水草而居 02/16 23:08
gitaboy:連年連作加速地利的消耗,並導致病蟲害容易發生 02/17 00:01
gitaboy:或許也有關聯 02/17 00:01
mackulkov:北非在羅馬時代不是大糧倉嗎 02/17 07:44
mackulkov:應該也是鹽化跟過度放牧所致 現在變沙漠一攤 02/17 07:45
GermanNavy:可是上面文章也有提到 有運河可以用來運糧食 02/18 17:29
GermanNavy:運糧食的費用不高的話 不會成為主要原因吧 02/18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