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Warfar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要在短期間動員大量的軍隊,並移動到戰場, 在無力(或不想)保持足量常備軍情況下, 就是盡量節約指揮或後勤上的負擔, 常見的作法, 第一種就是如福特汽車般的 一條鞭裝配型, 如羅馬帝國,中國的宋&明朝, 都類似用這種做法, 平常累積大量的倉儲, 臨戰時,把海量的新兵分配兵種和武器, 分批調動至戰場, 這樣武器統一化,硬體的品質有保障, 而把兵塞進本來就完善的組織,指揮也簡單許多. 但付出的代價,就是後勤複雜, 這樣動員的方式, 動員兵今天在哪開飯,哪個省負責?明天在哪坐船? 哪個省先代中央發餉?要在哪拿武器? 中途下雨,橋斷了,替代路怎走? 到前線領用才發現火藥潮濕,怎麼辦? 每個細節都必須由中央統籌, 小部隊調動還好,要把20萬人從十幾個省聚集起來並裝備, 通常是出兵之前,內勤就已經夠繁複了,出兵後更困難. 舉例來說, 北宋征西夏,不含各將領的私兵,有紀錄的就38.5萬人, 後勤動員巨大"役及婦", 五路出兵三路全勝, 西夏小規模的襲擊宋軍後路,僅能破壞而不能切斷, 結果宋軍自己補給沒跟上,損失超過一半,軍儲盡喪, 明軍第一次征剿李自成, 兵一到山西前線就兵變,因為已數月未領餉, 而其實明政府是有撥餉的,只是延誤,沒到位. 可見其後勤複雜造成的傷害, 在開戰前就已經發生, 而且許多新兵到前線才配給不熟悉的武器, 如明朝征女真, 就有過新兵使用火銃對空拋射,卻未考慮風向, 導致銃子打到己方的例子. 另一種作法,多民族王朝常用, 就是封建兵為主的部落動員型, 如各個世代的波斯王朝,哈布斯堡家族, 這樣動員的方式,對後勤的難度降低很多, 因為大部分的封建兵,必須自備武器, 並自行負責到戰場前的補給, 中央只需要在前線儲備出戰時的軍儲, 過程中的細節不需太費心,動員時間很短, 而且封建兵使用熟悉的武器,素質也較高. 當然缺點也是一大堆, 指揮一直是大問題,封建兵屬地主義非常高, 中央要協調來自各地的軍隊, 而它們有不同的組織,賞罰標準,作戰習性... 這種封建帝國常常敗在低劣或困難的指揮上, 如同波斯跟亞歷山大帝國的決戰, 波斯的優勢兵力順利迂迴馬其頓軍側翼, 但結果如何就不必多說了. 而封建兵的忠誠度也比較不可靠, 所以這樣的封建王朝, 通常會混搭武器佳忠誠度高的常備軍(或傭兵). 在化學肥料還沒出現的年代, 動員力上做得最好的,就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了, 舉例來說,土耳其帝國的巔峰時期, 它擁有強大的常備軍-土耳其新軍&重砲, 專業又忠誠的騎傭兵, 和龐大的封建兵,而且封建兵的戰力也很強, 如克里木的韃靼騎兵和南歐的重騎兵, 動員面面俱到,補給也做得很好, 就算是土耳其帝國開始落魄的17世紀. 在"1683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人的對決"中, 就有詳細介紹,20萬的土耳其軍, 出征後必須行軍9個月,打3個月的仗, 走甚麼路線?誰先出發誰後到?放牧地在哪? 通通都事先規劃好. 若非波蘭國王義氣值破表傾國相助,維也納掉定了. 就算是土耳其軍潰敗後, 要撤到哪都備好案了,而4萬人的後備軍團也到達匈牙利, 在這邊又要虧一下明朝XD <註1.> 明末孫傳庭指揮明軍在晉陝與闖王民軍決戰, 糧道斷四天,全軍大潰, 而明將左良玉居然在河南收容到潰兵25萬, 結果沒糧餉,導致左良玉強佔襄陽城養兵, 可見戰略規劃之混亂. <註1.>這篇虧明末虧很大,只是本人相對熟悉, 還有許多中外反例值得一舉. -- 兄弟們 follow偶的戰艦 我們要衝!破!冰!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42.121
Bastain:戰場與補給的規畫是個大問題 希望多看到這方面的研究 04/06 22:15
hgt:鄂圖曼不簡單 一個家族可以連續統治600年 說是西亞黃金家族 04/06 22:28
hgt:不為過 也只有周天子帳面上贏他 04/06 22:29
jimmy5680:這本書還有提到鄂圖曼有計算走到哪裡鞋子差不多磨破 04/06 23:51
jimmy5680:提前安排鞋匠到定點 04/06 23:52
jimmy5680:另外,哈布斯堡和鄂圖曼統治期帳面數字好像差不多(?) 04/06 23:54
hgt:哈布斯堡家族是裙帶關係狂 有一點點血緣就算進去 04/07 00:00
vklo:敢問jimmy大是指哪本書啊?想收藏 04/07 04:16
GilGalad:1683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人的對決←文中有提到 04/07 05:35
jimmy5680:就是這本,個人很推薦 04/07 08:56
jimmy5680:譯者常用音譯是少數缺點 04/07 08:58
jimmy5680:像是"居拉西耶騎兵=胸甲騎兵"/"胡薩里亞騎兵=翼騎兵" 04/07 09:04
GETpoint:話說回來土耳其海權沒法封頂真是頗可惜的...... 04/07 12:06
Rhomboid:這本書不錯 04/08 22:13
※ 編輯: darktiticat (114.32.217.51 臺灣), 03/14/2020 10:33:45